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抗御病邪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96页(1038字)

在疾病情况下,经络有抗御病邪,反映证候的功能。《内经》说孙络(最小的络脉)能“以溢奇邪,以通营卫”,这是因为孙络的分布范围最广,最先接触到病邪,而营卫--特别是卫气,就是通过孙络散布到全身。《难经·8难》中将原气称为“守邪之神”,意即原气具有抗御病邪的生理功能,而原气也是由经到络,由络脉而孙络布散于全身的。《内经》中还认为神气也属人体正气的范围,经络舍藏神气,当然也包含着抗御病邪的功能。人体体表反应点,一般也可从孙络的“溢奇邪”作用来理解。穴位(包括反应点)有孙络的分布,也是正气所输注和邪气所侵犯的部位,正邪交争,在体表部可出现异常现象。如果疾病发展,则可由表及里,从孙络、络脉、经脉……逐步深入,并出现相应的证候。温病学派运用“卫、气、营、血”概念来分析热性病发展过程的浅深关系,其理论依据也是以经络运行营卫气血的功能为基础。经络及其所运行的营卫气血,是有层次地抗御病邪,同时也有层次地反映证候。

经络反映证候,可分局部的、一经的、数经的和整体的。一般说来,经络气血阻滞而不通畅,就会反映为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气血郁积而化热,则反映出红、肿、热、痛。如果气血运行不足,就会反映出病变部位麻木不仁、肌肤萎软及功能减退等。如果经络的阳气(包括卫气、原气)不足,就会出现局部发凉或全身怕冷等症状,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阳虚则寒”;经络的阴气(包括营气、血液)不足而阳气亢盛,则会出现五心烦热或全身发热等症状,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可见寒热虚实的多种证候都是经络的阴阳气血盛衰的反映。

经络与经络之间、经络与脏腑之间,在反映证候上也是互相联系的。如《伤寒论》总结了热性病的“六经传变”规律,疾病的发展由表入里,可以从太阳经传至阳明经或少阳经,也可以由三阳经传入三阴经。在经络和脏腑之间病邪也可以相传,如太阳病可出现“热结膀胱”和小肠的腑证,阳明病也有“胃家实”证等。

关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络脉、经筋的证候,既是各经所反映的证候,又是该经穴位所能主治的适应证,两者是一致的。由此可以理解,运用针灸等法激发经络本身抗御病邪的功能,从而使有关的病症减轻或消除。抗御病邪,反映证候,是“正邪交争”的错综表现,针灸等法就是以达到扶正祛邪、纠正阴阳的偏胜为目的。

上一篇:卫气的运行 下一篇:中国针灸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