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与气血瘀滞、痰饮水湿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102页(1570字)
经络中运行着气血,血液本身也是人体津液中的一部分,《内经》中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赤”的认识。所以经络行血的功能,也是人体中津液输布和渗泄的重要机制之一。在正常情况下,津液“各走其道”。有“灌精濡空窍”的作用,凡血液不到之处,皆由津液渗灌支持营养,其中濡入下焦,渗注膀胱者为尿;发于腠理者为“汗”;出于目窍者为“泪”;从鼻孔流出者为“涕”;泌于口腔者为“唾”。倘若人体为邪气所中,津液运行失常,就会停聚而成痰、饮、水邪,留滞于经络,构成种种病理变化。
1.痰邪 宋·杨士瀛曾指出:“痰为津液之异名”,就是说痰液是由于津液变化而产生的。津液变化为痰液的原因,朱丹溪认为,有因热而生的“热痰”,有因风而生的“风痰”,有因惊而生的“惊痰”,有积饮而生的“饮痰”,有多食而生的“食痰”,有因暑而生的“暑痰”,有因伤冷而生的“冷痰”或“寒痰”,有因脾虚而生的“湿痰”,有因嗜酒而生的“酒痰”。由于六淫之邪侵袭及其致病都与经络的功能有关,所以痰邪的产生及其病理影响也和经络有密切的联系。此外,痰液的生成也与脏腑的虚实,尤其和脾气转输失常,津液停滞有关。所以李士材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论述,联系经络则与手足太阴和阳明关系较为密切。
至于痰邪所引起的病症,可因痰邪性质和所侵犯器官的不同而出现各种病变和症状。例如朱丹溪曾指出,“惊痰则成心包痛,癫疾;热痰则成烦躁惊悸;风痰则成瘫痪,火痰眩晕,饮痰成呕吐胁痛,四肢不举;食痰成疟痢口臭,痞块满闷;暑痰成呕逆眩冒;冷痰成气刺痛;酒痰多成胁痛臂痛;脾虚生痰,食不美,反胃呕吐,倦怠软弱。”李时珍也说,“(痰)入心则成癫痫,入肺则壅窍为喘咳背冷,入肝则膈痛、干呕、寒热往来,入经络则麻痹、疼痛,入筋骨则牵引钓痛,入皮肉则瘰疬、痈肿。”由于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内则五脏六腑,外则五官七窍,皮肉筋骨,都受经络功能的影响,所以尽管痰邪的性质,或所侵犯的脏腑不同,但所涉及的生理病理关系,都与经络有关,因而在治疗上也必须充分考虑经络的因素。这种情况在审证求因,处方用穴运用针灸治病时显得更为重要。
2.饮邪 饮邪是水液不能传化,停积而成。痰与饮常联名并称,但亦有所区别。明·张景岳指出:“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饮为水液之属”,“饮清澈而痰稠浊,饮惟停积肠胃,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但两者亦有联系。明·张三锡指出:“痰为饮之积,饮为痰之渐。”说明痰可由饮液凝聚而成。饮邪的产生一般均由脾胃亏损,水液不能传化而致。也有认为“三焦气涩”,“脉道不通”,“水饮停滞”亦可“聚而成饮”。可见其生成与足太阴、阳明二经关系最为密切。此外,三焦者太阳之别,其脉上合于手少阳经,故同足太阳、手少阳二经也有一定的关系。
3.水邪 水邪亦称水气,系由体内之水液不能输布和排泄所致。《内经》中指出,如果人体中“气道闭塞”,“三焦不泻(排泄)”,“津液不化”,就会使饮入的水液不能正常地渗入膀胱,从尿中排出体外,于是泛溢而成水邪。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更具体地指出:“(肾)虚不能宣通水气,(脾)虚不能制,故水气盈溢,渗泄皮肤,流偏四肢”而为水病。须知气血依靠肺气而能宣行,肺气通调,水液才能生成尿液;脾主健运,主输布津液于全身。如果肺脏受邪而气道不通,或肾气衰微而不能化生尿液,或脾胃损伤,不能正常输布津液于全身,都会导致水液停积,发生水病。所以水邪所致之疾病,就其发病原因而言,总与手太阴、足少阴、足太阴诸经的关系最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