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咳嗽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276页(2629字)

咳嗽是呼吸系统的一种症状。古谓无痰有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有痰有声才曰咳嗽。此病四季皆可发,但以秋冬为最。可见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

【发病因素】

(1)外感六淫之邪,致肺气壅遏不宣。

(2)禀赋不足,摄养无方,致肺脾肾气耗伤。

(3)嗜烟吞雾,熏灼肺系,致生痰浊。

【辨证分型】

1.外感咳嗽 起病多急,常属实证。

(1)风寒:鼻塞流涕,头胀肢痠,形寒发热,咳嗽痰白,苔薄白,脉浮缓或浮紧。(2)风热:身热口渴,咽干而痛,咳嗽痰黄,舌红苔黄,脉数。(3)湿浊:咳声重浊,痰多黏稠,身重肢怠,苔腻脉濡。(4)暑热:身热口渴,心烦,痰黄或白,脉虚数,苔薄黄。(5)风燥:干咳无痰,鼻干口渴,咽喉涩痛,舌边尖红,脉浮或细数。

2.内伤咳嗽 起病多缓,常属虚证。

(1)肺肾阴虚,燥火刑金:两颧发赤,午后潮热,夜有盗汗,咳嗽痰少,甚则痰中带血,五心烦热,舌光红,脉细数。(2)脾肾阳虚,湿痰干肺:畏寒肢厥,精神疲惫,形容憔悴,面纳少,胸闷痰多,舌淡嫩,脉濡迟。

【治疗】

治则:风寒束肺者宜宣肺散寒,风热犯肺者宜清泄肺热,湿浊壅肺者宜健脾化痰,暑热袭肺者宜清暑宣肺,秋燥伤肺者宜清金润肺,肺肾阴虚者宜滋肾润肺,脾肾阳虚者宜温补脾肾。

1.体针

(1)风寒束肺 取穴:风门、尺泽、外关、迎香、风池、天突。方法:捻转补泻,留针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直至痊愈。

(2)风热犯肺 取穴:天突、肺俞、中府、际、曲池、大椎。方法:同(1)。

(3)湿浊壅肺 取穴:天突、肺俞、足三里、丰隆、太渊、阴陵泉。方法:同(1)。

(4)暑热袭肺 取穴:天突、大椎、合谷、委中、内关、阴陵泉。方法:同(1)。

(5)秋燥伤肺 取穴:天突、肺俞、太渊、太溪。方法:同(1)。

(6)肺肾阴虚 取穴:天突、肺俞、复溜、太渊、鱼际。方法:同(1)。

(7)脾肾阳虚 取穴:肾俞、命门、脾俞、天突、列缺、肺俞。方法:肾俞等穴用艾炷隔饼灸,每穴3-5壮,隔日1次。天突等穴施捻转补法,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停1周后接第二疗程。

2.耳针 取穴:气管、肺、肾上腺、神门、大肠为主,脾虚者加脾,肾虚者加肾。方法:选半寸毫针,直刺至耳软骨,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急性患者,针至痊愈而止。慢性患者,6次后停针1周再续针。亦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并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耳穴6次,每次按压务令耳壳发红发热,每周换王不留行籽2-3次。

3.头针 取穴:额中线、额旁1线。方法:针尖朝前平刺约1寸,用提插泻法,运针3分钟,留针1-2小时,每日1次。

4.拔罐 取穴:风门、肺俞、中府、膻中。方法:拔罐。

【现代临床举例】

(1)殷氏等治疗感冒后咳嗽59例,用药线点灸廉泉、人迎、水突、天突、气舍、膻中、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风门、肺俞、足三里等,取得疗效。(殷昭红等,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9;(6):322)

(2)高氏等治疗咳嗽,在大椎、肺俞处直接灸,取得疗效。(高春长等,中国针灸,1999;(3):165)

【古代文献选录】

《针经指南·流注通玄指要赋》:“咳嗽寒痰,列缺堪治。”

《针灸大全·席弘赋》:“冷嗽先宜补合谷,却须针泻三阴交。”

《针灸聚英·百证赋》:“咳嗽连声,肺俞须迎天突穴。”

《针灸聚英·玉赋》:“天突膻中医喘嗽。”

《针灸聚英·行针指要歌》:“或针嗽,肺俞风门须用灸。”

《针灸大成·玉龙歌》:“寒痰咳嗽更兼风,列缺二穴最可攻,先把太渊一穴泻,多加艾火即收功。”“伤风不解嗽频频,久不医时劳便成,咳嗽须针肺俞穴,痰多宜向丰隆寻。”“腠理不密咳嗽频,鼻流清涕气昏沉,须知喷嚏风门穴,咳嗽宜加艾火深。”

《针灸大成》卷九:“第八十二、肺壅咳嗽:肺俞、膻中、支沟、大陵……复刺后穴:风门、三里、支沟。”“第八十三、久嗽不愈:肺俞、三里、膻中、乳根、风门、缺盆。”

【备注】

(1)针灸对本症有效,外感较内伤者为好,兼有喘息者提示病情严重,疗效往往不佳。

(2)本症见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结核、肺及支气管癌等,请参照西医有关病种。

(3)平时慎避风寒,胸背部宜保暖,忌食肥腻腥膻及辛辣之物,禁烟酒。

上一篇:昏迷 下一篇:中国针灸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