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肢端动脉痉挛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304页(1347字)

肢端动脉痉挛病,是指由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又称雷诺氏病。

【诊断要点】

(1)发作与受寒、情绪激动有关。

(2)两侧对称性发作,发作为阵发性指(趾)苍白,继之紫绀、潮红,伴有烧灼、刺痛感,然后恢复正常。发作间歇期,肢端可完全正常。

(3)无坏死或只有很小的指(趾)端皮肤坏死。

(4)激发试验阳性,甲皱微循环检查可见毛细血管改变。

(5)排除任何器质性疾病所致的“雷诺氏现象”。

【治疗】

1.体针 取穴:病在上肢取缺盆、小海、手三里、内关、阳池、合谷、十宣;病在下肢取气冲、血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冲阳、丘墟、照海、气端。方法:缺盆穴进针得气后作小幅度雀啄法,不留针,十宣、气端点刺放血,其他穴进针得气后用捻转补法,留针20分钟,隔10分钟运针1次,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2.灸法

(1)温针灸 取穴:同“体针”(去缺盆、十宣、气端)。方法:每穴灸3-5壮,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2)温和灸 取穴:同“体针”(去十宣、气端)。方法:每穴灸3-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温热而无灼痛为度,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3)艾炷灸(无瘢痕灸) 取穴:膻中、关元、膈俞、肾俞、命门。方法:施灸时先在穴位上涂少量凡士林,然后将麦粒大的艾炷黏附于穴位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即易炷再灸,每穴灸3-7壮,以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3.耳针 取穴:热穴(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下)、指(趾)、交感、肾上腺、心、肝、皮质下。方法:每次针刺一侧,中等刺激,留针1小时,隔30分钟运针1次;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4次,以耳郭发热发红为度。两耳交替进行,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备注】

(1)本病多发于20-30岁女性,男女比例为1∶10。

(2)针灸疗法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重症患者可考虑作交感神经切除术。

(3)本病属中医学“血痹”、“痹证”等病范畴。

(4)患者应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和四肢末梢的外伤;注意保暖,防止局部受寒;加强活动锻炼,以促进血液流通;戒绝烟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