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呕吐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315页(2145字)

胃内容物从口而出谓呕吐。中医称有声无物谓呕,有物无声谓吐,有物有声才称呕吐。本症可见于颅脑疾患、食物中毒、急性胃炎、贲门痉挛、幽门痉挛或梗阻、代谢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病。

【发病因素】

呕吐致病因素较多,可因风寒或暑热秽浊之邪冒犯胃腑,致胃气上逆;或因误食毒物,损伤胃气;或因暴饮暴食,损伤脾胃;或因七情内伤,木旺乘土;或痰饮内聚,困顿脾胃;或脾胃虚弱,升降失司等都可造成呕吐。

【辨证分型】

(1)风寒犯胃 胃脘隐冷,呕吐稀涎,或伴有恶寒发热,脉浮紧,苔薄白。

(2)暑热犯胃 感受暑邪,身热汗出,或恶热无汗,吐物热臭,烦渴溲赤,大便秘结,脉洪大而数,舌红苔黄腻。

(3)饮食伤胃 胃脘饱胀,吐物酸臭,厌食肠鸣便泄,矢气酸臭,苔厚腻,脉滑实。

(4)肝气犯胃 平时忧思善感,遇事易怒,胁肋胀痛,嗳气频作,不思饮食,食入即吐,苔薄,脉弦。

(5)脾胃虚寒 饮食减少,若稍加餐或稍添油腻,呕吐即作,便溏乏力,脸色萎黄,舌淡苔剥,脉虚弱。

(6)痰饮内停 呕吐痰涎,食入胸膺似哽,舌苔白腻,脉滑。

【治疗】

治则:和胃止呕。

1.体针 取穴:内关、中脘、足三里。方法:用导气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新病急病每日1次,慢性病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1周后接下一疗程。风寒犯胃者加外关、风池、太阳、风府;暑热犯胃者加曲池、合谷、大椎、委中(放血);肝气犯胃者加期门、太冲;脾胃虚寒者加脾俞、胃俞、公孙;饮食伤胃者加陷谷;痰饮内停者加丰隆。

2.灸法 对慢性呕吐及久治不愈者,特别是痰饮内停引起的顽固性呕吐,可用隔姜灸,或隔饼灸,也可用直接灸。取穴:内关、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方法:每一疗程只灸1穴,3-5壮。若作直接灸,灸后贴上灸疮膏,每日调换1次,直至灸疮愈合为一疗程(约1月左右),后接下一疗程,再灸另1穴。

3.埋线 适用于顽固性呕吐。取穴:中脘、胃俞。方法:用1号肠线埋于穴下,每次1穴,1月1次。

4.耳针 取穴:神门、交感、胃、脾、皮质下。方法:毫针直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5.头针 取穴:额旁2线。方法:针尖向前,平刺1寸,用捻转泻法,运针3分钟,留针2小时,每隔30分钟运针3分钟。

【现代临床举例】

(1)柳氏等治疗暴发型胃肠炎301例,采用金津、玉液、委中放血,足三里用烧山火手法,神阙隔姜灸3壮,治疗寒证患者;用金津、玉液放血,大椎、足三里用透天凉手法,神阙灸3壮,治疗热证患者。结果296例治愈,其中多数在施治后半小时内症状缓解,5例因有其他宿疾而转入他院治疗。(柳岸等,北京中医,1985;(3):51)

(2)党氏等用灯芯草灸治疗小儿顽固性呕吐26例,取内关、隐白、中脘、足三里、天枢,取得疗效。(党建卫等,山西中医,1996;(1):42)

【古代文献选录】

扁鹊神应针灸玉经·针灸歌》:“呕吐当先求膈俞。”

《神应经·痰喘咳嗽部》:“呕吐:曲泽、通里、劳宫、阳陵、太溪、照海、太冲、大都、隐白、通谷、胃俞、肝俞。”“呕食不化:太白。”

《针灸聚英·天元太乙歌》:“心疼呕吐上脘宜,丰隆两穴更无疑,蛔虫并出伤寒病,金针宜刺显明医。”

《针灸聚英·行针指要歌》:“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翻胃吐食一般针,针中有妙少人知。”

《针灸大成·玉龙歌》:“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若患翻胃并吐食,中魁奇穴莫教偏。”“脾家之症有多般,致成番胃吐食难,黄疸亦须寻腕骨,金针必定夺中脘。”

【备注】

平时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过量饮酒。注意保暖,胃部不要受凉。

上一篇:呃逆 下一篇:中国针灸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