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眩晕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364页(2079字)

眩者目花,晕者头晕,因两者常同时并存,故称眩晕。发作时轻者数秒,闭目倚身片刻即止,重者如坐车船,周围物体旋转不定,站立不稳,摇摇欲坠,可伴有耳鸣、恶心呕吐、汗出等。本证可见于高血压、低血压、脑动脉硬化、颈椎病、贫血、耳源性眩晕和部分心血管病等。

【发病因素】

(1)肝阳上亢:可因谋虑太过,暗耗肝阴,阴液亏损,则水不涵木,致肝阳上亢。

(2)痰浊上蒙:膏粱厚味,内损脾土,痰浊内生,上蒙清窍。

(3)气血两亏:可因劳倦伤气,致清阳不升,或因亡血过多,阳无所附,则虚阳上浮而成眩晕。

(4)肾气不充:老年肾亏,或少壮色欲过度,内伐肾元,致髓海空虚。

【辨证分型】

(1)肝阳上亢:遇事辄易激动,颜面时有升火,眩晕少眠,舌红苔薄,脉弦数。

(2)痰浊上蒙:头晕而重,形体肥胖,胸闷纳少,神倦好寐,舌苔厚腻,脉滑。

(3)气血两亏:头晕目花,面色白,肢体倦怠,懒言音低,舌淡胖,脉细弱。

(4)肾气不充:眩晕耳鸣,腰膝痠软,舌红,脉沉弱。

【治疗】

治则:肝阳上亢者予育阴潜阳;痰浊上蒙者予健脾化痰;气血两亏者予补益气血;肾气不充者予补肾健脑。

1.体针

取穴:(1)肝阳上亢:百会、风池、行间、太溪、睛明(双)。(2)痰浊上蒙:率谷、太阳、完骨、丰隆、阴陵泉、公孙(双)。(3)气血两亏:百会、足三里、太白、膈俞、太阳(双)。(4)肾气不充:肾俞、复溜、百会、风池、睛明、风府(双)。

方法:捻转补泻,留针2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2.灸法 取穴:百会、肝俞、肾俞、膈俞、中脘、足三里、气海、膻中。方法:隔姜灸,每次辨证选取2穴,每穴灸3壮。

3.耳针 取穴:肝、脾、肾、内耳、眼、神门皮质下、枕、肝阳、颞。方法:每次辨证选取5穴,针刺后留针30分钟,隔日1次,或贴压王不留行籽。

【现代临床举例】

(1)陈氏等以小艾炷灸足三里、绝骨治疗高血压61例,见收缩、舒张压分别下降8.0、2.4kPa,总有效率为93.45%。(陈作霖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7):31)

(2)张氏等取风池、太阳、百会、上星、足三里、太冲,呕吐者加内关,失眠者加三阴交,留针0.5-1小时,留针期间用提插手法增强刺激,每日1次,一般施治2-3次,治疗内耳眩晕症,结果有效率达74.4%。(第二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中国针灸学会,1984;27)

(3)严氏等以王乐亭“胃十针”治疗眩晕,即取上脘、中脘、下脘、天枢、气海、内关、足三里,加头维、印堂、太阳,取得疗效。(严晓春等,针灸临床杂志,1998;(11):9)

【古代文献选录】

《针经指南·流注指要赋》:“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

《神应经·诸风部》:“风眩:临泣、阳谷、腕骨、申脉。”

《神应经·头面部》:“头旋:目窗、百会、申脉、至阴、络却。”

《神应经·耳目部》:“目眩:临泣、风府、风池、阳谷、中渚、液门、际、丝竹空。”

《针灸聚英·百证赋》:“目眩兮,支正飞扬。”

《针灸逢源》卷五:“头旋:百会、络却、目窗、风池、侠溪、丰隆、解溪、申脉、至阴。”

【备注】

首先要查明眩晕的病因,结合病因辨证治疗,必要时结合其他疗法。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者,饮食宜清淡。耳源性眩晕,请参阅“膜迷路积水”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