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牙痛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565页(1375字)

牙齿或牙龈作痛叫牙痛。好发于幼童和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龋齿、牙周炎、牙髓炎可属本病范畴。其发病因素主要有肠胃积热,邪火上攻;或肾阴不足,虚火上浮。胃火上攻者,症见牙龈肿痛,甚则溢脓,口臭便秘,渴喜引饮,舌红苔黄糙,脉数;虚火上浮者,隐隐作痛,时作时休,牙龈不肿,齿根浮动,脉细。

【治疗】

治则:疏通阳明经气。

1.体针 取穴:下关、颊车、大迎、巨髎、合谷。胃火上攻者加内庭;肾虚火浮者加复溜。方法:前五穴用导气法,余穴用捻转补泻,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运针3分钟,每日1次。

2.耳针 取穴:神门、肾、胃、牙、颔、垂前、屏尖。方法:辨证选取4-6穴,针刺后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3.腕踝针 取穴:上1、上2。方法:每日1次,留针30分钟。

4.水针 取穴:阿是穴。方法:用0.5%-1%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0.5-1毫升,每日1次,治疗齿痛。

【现代临床举例】

(1)水氏治疗牙痛,在牙龈肿痛处点刺放血,同时针颊车、大迎、合谷、内庭,取得疗效。(水竹林,针灸临床杂志,1996;(7、8);13)

(2)尤氏等治疗牙痛,在头维处点刺放血(用毛巾缚颈,使紫络充血),足外踝下凹陷处点刺放血,取得疗效。(尤仁秋等,针灸临床杂志,1996;(7、8):105)

【古代文献选录】

《针经指南·流注通玄指要赋》:“牙齿痛,吕细堪治。”

《神应经·鼻中部》:“牙疼:曲池、少海、阳谷、阳溪、二间、液门、颊车、内庭、吕细(在内踝骨尖上,灸二七壮)。”

《针灸大全·治病十一证歌》:“牙痛三分针吕细,齿疼依前指上明。更推大都左之右,交互相迎仔细寻。”

《针灸大全·席弘赋》:“牙齿肿痛并咽痹,二间阳溪疾怎逃。”

《针灸聚英·百证赋》:“耳门丝竹空,住牙疼于顷刻。”“承浆泻牙疼而即移。”

《针灸大成·玉歌》:“牙疼阵阵苦相煎,穴在二间要得传。”

《针灸大成》卷九:“第三十二、牙齿肿痛:吕细、颊车、龙玄、合谷……复刺后穴:肾俞、三间、二间。”

【备注】

针刺对虚火上浮引起的牙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胃火上攻的牙痛,能结合药物同治,则效果较好。平时要注意口腔卫生,不要过度劳累,忌食辛辣之物。

上一篇:咽感觉异常 下一篇:牙龈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