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制盐工业手册

石盐矿床基本特征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制盐工业手册》第586页(2036字)

石盐矿床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石盐与其他盐类矿物密切共生;有时还富含稀散元素,常具有综合利用价值。

2.盐类矿物具有易溶于水的特性。在溶液蒸发浓缩过程中,各种盐类因溶解度不同,出现规律性的沉淀,其顺序为:碳酸盐→硫酸盐及其复盐→氯化物及其复盐。由于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种类及含量不同,在不同的条件下可形成不同的矿物。

3.具有明显的韵律结构。在成盐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盐类物质的分异总是按照各自溶解度的大小而先后沉积,这种结晶层序称为“沉积旋回”或“沉积韵律”。在一般石盐矿床中,完整的沉积旋回较少见,大部矿床仅发展到石盐阶段就停止。在盐类沉积过程中,如卤水被冲淡,以后再一次蒸发浓缩,又会重现上述结晶层序。因此,石盐矿床中,常发育若干个沉积旋回。

许多石盐矿床中,常见许多小的沉积韵律,即含盐岩系由粘土与各种盐类的互层组成。这些微层的厚度为数厘米至数十厘米,形成条纹结构。这种韵律结构是气候周期性、季节性变化和卤水淡化、浓缩交替变化的结果。

4.石盐矿床的含盐岩系大致有碳酸盐岩系和碎屑岩系两个基本类型(图3-1-9)。碳酸盐含盐岩系的主要特征是:石盐矿层的夹层及其顶底为灰岩、自云质灰岩、白云岩(有时夹泥灰岩、页岩)等海相沉积,如四川震旦纪的长宁盐矿、三迭纪的川中盐矿。碎屑岩含盐岩系的主要特征是:石盐段的上部和下部由红色或杂色碎屑岩组成,含碳酸盐和硫酸盐;在石盐段中,由于地壳运动影响、机械沉积作用与化学沉积作用交替进行,常出现较多的碎屑岩与盐类沉积互层,形成明显的韵律结构。我国广布的中、新生代陆相盐矿属之。

图3-1-9 含盐岩系基本类型

Ⅰ-碳酸盐岩系 Ⅱ-碎屑岩系 1-石灰岩 2-硬石膏、石膏 3-石盐 4-钾盐 5-白云岩 6-碎屑岩

5.石盐矿床盐类沉积有时呈现岩相水平分带。盐类矿床在成盐过程中,盆地内的水体不断蒸发浓缩,其中溶解度小的盐类物质先沉积,分布面积较大;溶解度大的后沉积,分布面积较小。例如山东东营凹陷面积为5700km2,石膏、硬石膏分布面积为1349.2km2,石盐分布面积474.4km2,杂卤石分布面积80km2

若盐类沉积过程中,成盐盆地地形变化不大,且物质来源无常年性定向补给,则沉积岩相在平面上呈现环带状分布。自盆地边缘往盆地中心的沉积岩相依次是:石灰岩、白云质石灰岩、白云岩(或杂色碎屑岩系)→石膏、硬石膏(或硬石膏、钙芒硝等)→石盐(有时还有钾镁盐)。石盐和钾镁盐沉积在盆地中心。这种环带状岩相分布特征,也称“眼相带”。海相如四川川中盐矿、陆相如山东大汶口盐矿属之(图3-1-10)。

图3-1-10 大汶口盐矿沉积岩相分带图

1-见无水钾镁矾、硫镁矾钻孔 2-钠镁硫酸盐相区 3-石盐相区 4-硬石膏相区 5-泥灰岩相区 6-碎屑岩相区

因盐类物质成分的差异,在成盐过程中常伴随有较强烈的地壳运动;盆地地形变化较大,以及成矿后的构造破坏等影响,常使“牛眼相带”分布不规则、不完整,石盐带常在石膏、硬石膏(或硬石膏,钙芒硝)带的边缘。如湖南衡阳盐矿。有时因盆地水体中主要盐类物质成分单一,成盐作用强烈,盐类沉积快,则不显“牛眼相带”,如云南思茅拗陷各盐矿。

6.石盐矿体常呈层状、似层状或扁豆状产出。但受地下水溶解后,常使矿体变得不规则;选择性溶解的结果,也会使盐类物质成分发生局部性变化;受构造应力作用后.易随围岩褶皱而发生复杂的褶曲和穿刺构造,形成盐丘,改变盐层厚度。

7.我国石盐矿床总的特点是:矿层较薄,一般埋藏较深,不溶物含量较大,成分复杂,可以综合利用。

我国石盐矿床的形成受大地构造控制。许多石盐矿床形成于大的造山运动之后,多处在地壳相对稳定、并具有一定活动性的拗陷区。我国东部沿海的中新生代盆地形成于印支运动后和燕山运动阶段,是大陆边缘受太平洋板块俯冲而形成的裂岩带、裂谷带边界,均系张性或张扭性断裂。其中主要是北北东向深断裂,其次是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这些断裂控制着成盐盆地的形态和发展,在盆地中沉积石盐矿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