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常见精神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第208页(2898字)

【针灸配方】

1.治则醒脑开窍、镇肝熄风。

2.配方主穴:内关、人中、风府。

配穴:癔症性发痉:百会、阳陵泉、太冲。癔症性郁证:百会、四神聪。癔症性吞咽不利:天突。癔症性晕厥:合谷、太冲。癔症性呕性:天突、中脘。

3.操作风府穴坐位低头取穴,针尖对结喉方向进针1.5~2寸,轻提插泻法,以针感向全身放窜为度,不留针。内关,针1~1.5寸,施捻转提插泻法,针感放射到肘和手指。人中向鼻中隔下斜刺,针2~3分深,然后向同方向捻转3~4圈,再做雀啄手法,每次约15秒钟。天突向下进针,与胸骨柄相平行,针1.5寸深,施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合谷、太冲进针1寸,均施捻转泻法1分钟。中脘直刺2~3寸,施捻转泻法1~2分钟,不留针。

4.疗程急性发作时针1次,均可取得满意疗效,尔后每日针2次,1~2周为1个疗程。

【癔症性瘫痪·针灸配方】

取穴:内关、人中、风府、上星、委中、三阴交。

操作:风府穴坐位低头取穴,针尖向结喉方向进针1.5~2寸,轻提插泻法,以针感向全身放窜为度,不留针。人中向鼻中隔下斜刺针0.2~0.3寸深,然后向同一方向捻转3~4圈,再做雀啄手法,每次约15分钟。内关针1~1.5寸,施捻转提插之泻法,针感放散到肘和手指。委中提插泻法,以肢体抽动3次为度。上星进针0.5~1寸,提插泻法。三阴交沿胫骨后缘与皮肤呈45°斜刺,提插泻法,以肢体抽动3次为度。

疗程:急性发作经1次治疗后,一般患者瘫痪可缓解,再治疗1周为1个疗程。病程较长的患者见肢体肌肉萎缩,故除采用针灸治疗外,应配合电脉冲刺激及按摩治疗,45天为1个疗程,需2~3个疗程。

【穴位埋线】

■方法1

取穴:气海。

操作:用穿线法。局部消毒局麻后,取9×28号缝合针穿上1号肠线,然后在穴位一侧从水平方向将羊肠一穿到另一侧,剪断皮外两端线头,皮下留置肠线2厘米外盖敷料。20天埋线1次。

■方法2

取穴:膻中、颈夹脊3、颈部阿是穴。

操作:患者仰卧,头向后仰,暴露出前颈部,询问病人自觉不适处,用手指探测出揉压之有舒适感之外为埋线点,颈夹脊3则位于3、4颈椎间旁开约1厘米处。膻中,阿是穴用穿线法。在穴位两侧做局麻皮丘,用穿有0号肠线的三角针穿过两皮丘,剪去皮外两端肠线,使穴内留置肠线1.5厘米。颈夹脊穴用注线法:用9号穿刺针放入00号肠线1厘米,刺入穴位深2厘米,使有酸胀感。注入肠线,退出穿刺针,外盖敷料。30天埋线1次。

■方法3

取穴:大椎、身柱、长强。

操作:用穿线法。在穴位局部消毒局麻后,用三角针穿以2号肠线(双折对齐),从穴旁1厘米处进针,深0.5~2厘米,然后从穴位另侧1厘米处出针,剪去两端线头,埋入肠线3厘米,外盖敷料。20天埋线1次。

■方法4

取穴:安眠2、内关。耳聋配翳风;失语配廉泉;失明配风池;上肢瘫配曲池;下肢瘫配阳陵泉;抽搐、震颤配太冲;呕吐、纳呆配中脘;木僵、嗜睡配大陵;头痛配太阳。

操作:用注线法。将00号肠线置于9号腰穿针尖端,在穴处消毒局麻后,将针刺入穴内。内关、太冲直刺1.5厘米肠线于皮下;余穴直刺2~3厘米,埋入肠线1厘米,20天埋线1次。

【癔症性抽搐·针灸配方】

取穴:内关、人中、风池、太冲、百会、阳陵泉、风府。

操作:风府穴坐位低头取穴,针尖向结喉方向进行1.5~2寸,轻提插泻法,以针感向全身放窜为度,不留针。内关针1~1.5寸,施捻转提插之泻法,针感放散到肘和手指。人中向鼻中隔下斜刺,针0.2~0.3寸深,然后向同一方向捻转3~4圈,再做雀啄手法,每次约15分钟。余穴均施捻转之泻法。

疗程:在急性发作期每日针2次,待症状减轻后继续施上述手法直至症状消失。

【毫针治疗】

■方法1

取穴:情感障碍者取额中线,顶中线;躯体运动障碍耳;斜线(对侧或双侧);感觉障碍取顶颞后斜线;耳聋取颞后取枕上正中线。

针刺方法:额中线自神庭沿经向下平刺1寸;顶中线百会透刺;顶颞后斜线自百会向曲鬓透刺;颞后线自率谷刺;枕上正中线由强间穴透刺至脑户穴。针入帽状腱膜下抽气法,每针持续行手法1~3分钟。留针至患者症状得出针后如患者再次发作,可继续进行头针治疗。

■方法2

取穴:伏象、伏脏、倒脏头部及仿体针相应部位。配穴:思维、信号、人字缝尖。

针刺方法:快速进针至头皮下骨膜层,可直刺、斜刺或透穴。进针得气后行捻转补泻手法。留针至患者症状减轻或消失。1次未痊愈,可隔日针刺1次。

【电针疗法】

取穴:同方法1、方法2。

操作方法:进针得气后,接C6805电针仪,通电,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连续通电至患者症状得到控制或消失。

癔症急性发作,即予针刺额中线、顶中线,平补平泻,留针48小时。针后症状即被控制。留针期间及出针后1天,共计72小时内,仅发作2次。

●护理:癔症护理可参照神经衰弱的护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