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的形态和结构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山大学出版社《临床人体解剖生理学》第105页(798字)

人体全身肌的形态虽然不尽相同,但依其外形仍然可分为长肌(long muscle)、阔肌(brod muscle)、短肌(short muscle)、轮匝肌(环形)(oribicular muscle)和扁肌(flat muscle)等(图3-11A~H)。其分布情况是:长肌多见于四肢;扁阔肌多位于胸、腹壁浅层;短肌则多在躯干的深层;而轮匝肌主要位于孔、裂的周围,具有明显括约作用,如眼轮匝肌(orbicularis oculi)、口轮匝肌(orbicularis oris)等。

图3-11 骨骼肌形态示意图(A~H)

根据航天医学的研究,在失重状态下,骨骼肌按功能可分为抗重力肌(antigravity muscles)或姿势肌(postural muscles)和与重力关系较小的肌。抗重力肌如臀肌,对人体站立或行走时维持姿势和维持臀部稳定性十分重要;大腿前面的四头肌、小腿后面的腓肠肌和比目肌等对抗重力作用显然有密切关系。故在空间飞行条件下,由于重力消失,使得与抗重力有关的肌肉的负荷大为减轻,而出现肌肉萎缩,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小腿的比目鱼肌。

失重条件所引起的肌“萎缩”效应在航天环境下是无害的,但通常在返回地面后可造成直立困难和行走无力。航天实践经验证明,在几天的航天飞行中,一般采取对抗措施(couritermeasure)能得到有效的防护。其原理是增加肌肉静态或动态负荷,如对身体进行弹性加载(穿企鹅服)是很有效的,或在弹性加载条件下进行跑台锻炼(在空间站上航天员要进行2小时的锻炼)能有效地防护失重下的肌“萎缩”。实践认为只要能认真坚持锻炼,返回地面后不仅不良反应小,而且恢复快。

上一篇:肌学 下一篇:临床人体解剖生理学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