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和中耳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山大学出版社《临床人体解剖生理学》第716页(1838字)

外耳包括耳廓(auricle)、外耳道(external acoustic meatus)和鼓膜(tympanic membrane)(图13-17、图13-18)。外耳有收集声音的作用;外耳道并非直管,成人其外1/3向内、向后、向上,内2/3则转向内、向前、向下。用耳镜检查鼓膜或欲看清外耳道全貌时,须将耳廓轻轻向上后提取,使之形成一直线方可。

图13-18 耳廓

鼓膜(tympanic membrane)为半透明、椭圆形薄膜,位于外耳道与中耳之间(图13-17,图13-19A、B)。其位置并非垂直,向前外侧倾斜与外耳道底呈45°,新生儿约35°。故外耳道(external acustic meatus)的前下壁长于后上壁。鼓膜通常可分为大,小两部:小部分在上,位于锤前皱襞和锤后皱襞之上(anterior and posterior fold of malleus)称松弛部(flaccid part)或Shrapmell膜,约占上1/4,此部缺少纤维组织层,故较薄弱,中耳炎症引起的鼓膜穿孔,多在此部;大部分称紧张部(tense part),较坚实,附着于颞骨鼓部的鼓沟中,约占下3/4(图13-19A)。

图13-19 鼓之膜(A、B)

鼓膜形似浅漏斗形,凹面向外,其中心向内凹陷称鼓膜脐(umbo)。由膜向上通过鼓膜可见到锤骨柄,呈一白色条纹,称锤纹(malleolar stria)。用耳窥镜检查时,正常鼓膜呈银灰色,有光泽。在鼓膜前下方有一三角形光区,此三角区的尖端起自鼓膜脐,底向鼓膜边缘,称光锥(cone of light)或光反射(light reflex)(图13-19A)。此乃是外来光线由于鼓膜集中反射所致。常见的中耳炎用耳镜检查时可见到鼓膜内陷,光锥变形或消失。

为了便于记录和说明鼓膜病变位置,可将鼓膜分成四个象限(Qradrant),以锤骨柄延长的垂直线与鼓膜脐相交的水平线,即将鼓膜分成前上、前下和后上、后下四个象限(图13-19A)。在耳硬化症(otoscleosis)患者,有时可见发红之鼓岬(promontory of tympanum)映于后下象限内。

鼓膜厚约0.1mm,它由三层组织组成(图13-19B)。外层(external layer)为复层鳞状上皮(stratified squamous epithelium),与外耳道皮肤相延续;中层(middle layer)为固有层,松弛部缺乏此层,故较薄弱;内层(internal layer)为黏膜层(mucosa),与鼓室黏膜相延续,表面覆以单层扁平上皮(simple squamous epithelium)。

中耳位于外耳与内耳之间的窄隙(图13-20A~D),包括鼓室(tympanic cavity)、咽鼓管(pharyngotympanic tube or auditory tube)和乳突小房(mastoid cells)(图13-21A、B)。鼓室内有三块听小骨(auditory ossicles)所形成的听骨链(chain of auditory ossicles)(图13-22A~D),是声音传导的主要部分。

图13-20 中耳(A、B)

图13-20 中耳(C、D)

图13-21 咽鼓管(A、B)

图13-22 听小骨和听骨链(A)

图13-22 听小骨和听骨链(B~D)

鼓室是中耳最主要的部分,通常依鼓膜紧张部上下缘之水平线将鼓室分为上鼓室(鼓上隐窝)、中鼓室及下鼓室三部。鼓膜位于外耳和中耳之间的薄膜(图13-19),可接受声波刺激传至听骨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