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杆菌属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兽医微生物实验诊断手册》第383页(1889字)

革兰氏阴性直的杆菌,无芽孢,不运动或以周毛而运动,严格厌氧,化能有机营养,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胨或其中间产物。分解蔗糖的细菌,代谢产物有琥珀酸、乙酸、乳酸、甲酸、或丙酸,有的还产生乙醇和丁酸;分解蛋白胨的细菌还可产生少量到中量的异丁酸和异戊酸;只分解蛋白胨不分解蔗糖的细菌,代谢产物可能为少量到中量的A类物质(含琥珀酸、甲酸、乙酸或乳酸),也可能是中量到大量的B类物质(含乙酸、丁酸、琥珀酸、异戊酸、丙酸、异丁酸和乙醇。当产物有正丁酸时,同时就伴有异丁酸和异戊酸)。

DNA中含G+C的克分子量百分比为28~61%。

此属有39个种,报道与动物疾病有关者,有结瘤拟杆菌(B.nodosus)、脆弱拟杆菌(B.fragilis)、产黑色素拟杆菌(B.melaninogenicus)、超巨拟杆菌(B.hypermegas)等。节瘤拟杆菌为绵腐蹄病主要病原之一,其他几种有引起动物的脓肿(组织或器官的)、流产或乳房炎等的报告,但不是引起重大流行病,故本属中只叙述与腐蹄病有关的结瘤拟杆菌。

它是羊腐蹄病的重要病原,也可引起其他偶蹄动物的蹄部感染。主要症状为蹄部软组织发炎、化脓,严重者蹄壳脱落,此菌与坏死梭杆菌(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共同感染造成严重病变,发病率高。病的初期以结瘤拟杆菌为主,它可为坏死梭杆菌在深层繁殖、为浅部繁殖的化脓棒状杆菌(学名Corynebacterium pyogenes,现名,化脓放线菌(Actinomyces pyogenes)提供生长因素。

1.样品采集 采样时应尽量对病变部位进行清洗和用弱消毒液处理,去掉表层坏死组织,用消毒的刀、剪、镊取新发生的病变组织,放入斯图尔特(Stuart)运输培养基*中,于冰块中保存,送往检验。

2.涂片检查 将样品剪开,作划线培养及厌气肉肝汤(或熟肉基或PYG)接种后,并做组织涂片,培养物有生长后也做涂片,革兰氏染色可见单个或成对排列的阴性杆菌,大小为1~1.7×3~10μm,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培养物中的菌体膨大不明显,培养条件不适宜时可出现多形性。

病料中可能存在几种病原菌,根据涂片观察及划线培养后出现的菌落情况,应及时地尽量挑选不同的菌落纯化、鉴定。

3.分离培养 将病料放入0.25%的蔗糖液中充分振荡数秒钟,在蹄粉琼脂培养基上划线分离,厌氧培养2天,取出,见菌落为0.5~2mm大、光滑、突起、半透明、奶油状者,可作涂片染色,如果像,移植纯化。结瘤拟杆菌的菌落有三种。B型为乳头状或珠子状,绵羊腐蹄病的分离物属此型;M型为粘液状,分离自羊的趾间皮肤,毒力较弱,无侵袭性;C型菌落为圆形,无病原性。菌体有大量菌毛,菌落形态的不同及变化,菌毛数亦异。一个菌株的致病性、弹性纤维蛋白酶活性和免疫原性发生变化时,菌落形态也变化。此菌菌落常陷入培养基中,至于此菌是否有荚膜,意见不一。

此菌液体培养物稍浑浊,有时现颗粒状生长,10%CO2和10%血清可促进生长,0.02%吐温80、10%腹水、10%瘤胃液、0.9%丙酮酸钠也有生长刺激作用。最适生长的pH为6.4~7.6,pH低于6、高于8就可能不长,低于4高于9绝对不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7~45℃,30℃时生长很差,在含有酪蛋白胰酶水解物的培养基中加入0.02~0.05M的精氨酸生长很好。此菌在碎肉培养基中培养4~6周后出现酪氨酸结晶。

4.生化反应 PYG培养基的代谢产物为量不多的乙酸、琥珀酸和丙酸,或有少量的甲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乳酸。不产H2,20%胆汁中不生长或生长不佳,吲哚阴性,不分解尿素,液化明胶,消化牛乳,不还原硝酸盐,可能产生少量H2S,不使任何炭水化物(自然包括乳糖、淀粉、麦芽糖等等在内)产酸——指在pH5.7以下。

本菌有14个血清变种,各国流行的血清型不一样,故这国疫苗对他国可能无效。抗菌毛抗体可引起典型的K凝集反应,这种抗体能保护实验性攻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