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大小异常的诊断与治疗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内科门诊手册》第460页(36884字)

一、正常头颅大小

头颅的形状和大小因人、种族、性别和年龄有明显区别。成人正常头颅大小:常以头颅前后径、横径、高径及头围的数值来表示。

前后径——即颅长,系眉间与枕骨最远点间的最大距离。

横径——系两侧鳞状缝上缘间的最大距离。

高径——系枕骨大孔前缘中点至颅顶最高点间的最大距离。

不论头颅大小,其各径在同一年龄男性均较女性为大,这是由性别基因决定的。成年正常男性头围为53~59cm,女性为51~58cm。

小儿头颅大小:常以头围来衡量头颅大小,3岁以内小儿应常规测量头围。

二、头围的测量及其正常范围

1.测量头围的方法 患儿取立位、坐位或卧位,测量者立于被测量者的前面或右方。用右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齐眉弓上缘部位,软尺从头部右侧经过枕骨粗隆最高处(枕部结节)回到零点,读到小数点后1位。测量时应将软尺紧贴皮肤,左右对称。发长者应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上、下拨开。刚出生的新生儿由于颅骨重叠,故头围较小,数日后方能逐渐回复至正常大小。加之新生儿有头皮水肿或头颅变形,故应在生后第3日或第4日测量头围比较准确。此外,对于头部畸形儿,按上述方法测量,有时并非为最大径的头围,应予注意。

2.小儿头围的正常范围 据调查,新生儿平均头围男孩为33.9cm,女孩33.5cm,头围比胸围大1~2cm;头围在第一年增长最快,约增11~12cm,其中,以头半年增长更快,约增8~10cm(平均每月约增1.5cm);后半年约增2~4cm(平均每月约增0.5cm)。1岁时头围约为46cm;第二年全年只增长2cm,故在2岁时头围达48cm,5岁时约为50cm,15岁时约为51~58cm(接近成人),以后很少增长或不增长。头围大于或小于同年龄、性别平均值的2.5标准差者,可诊断为头颅增大或缩小。

3.判断头围大小异常与否的注意事项

(1)小儿头围大小与体重、身长呈正相关。肥胖婴儿的头围常较同龄瘦小婴儿为大;身长、体重皆小的婴儿一般比高大婴儿的头颅为小。因而观察头围大小必须参考其体重及身长的数值。

(2)应多次测量小儿头围,据此可以观察小儿头围增长的数值是否偏离其正常百分位的坐标,作为判断头围大小是否异常的根据。

(3)未成熟儿及营养不良婴儿(9~12个月)的头颅与其躯体比较相对较大,因此,其头围也相对较大。

(4)头颅大小和家族或遗传因素有关,故对大小不正常头颅的小儿进行检查时,必须同时观察其家族的头颅大小。如家族中有人头围较大或较小,而小儿头围偏大或偏小,但无智能障碍,则不属异常范围。

(5)头颅的个体变异较大,一般可与自身的胸围相比较。2岁以前胸围与头围相近或稍小,2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如不符合以上比例,或相差数值过大,均应作进一步检查。

三、致使头颅缩小或增大的原因

引起小头畸形的原因很多。例如母亲妊娠早期受到过感染、营养不良、中毒、放射线等有害因素的影响,就可影响胎儿的颅脑发育。如果孩子本身患有代谢病、染色体畸变等也可引起孩子小头畸形。如果孩子在出生过程中或出生后受到外伤、感染等可引起脑萎缩,也可使头围变小。还有些孩子的小头畸形与家族遗传有关。

引起头颅增大的原因也是很多的。但被称为大头畸形的病人却是很少见的,引起它增大的原因是先天性大脑皮质增厚及神经胶质细胞的增生,使大脑异常的增大。而头围增大最常见的原因是脑积水,脑积水的基本特征是过量的脑脊液产生高压,因而扩大了正常的颅内空间,如果这一切发生在小儿颅缝融合之前,头围增大就是它最突出的特征。

四、头颅增大或缩小的危害

头颅缩小可限制小儿颅内的脑发育。一般来讲,小头畸形的患儿头小而尖,前额窄小,可存在体力和智力的落后。部分患儿还会有抽搐。头颅增大往往是某种疾病的结果,而不是造成疾病的原因。所以头颅增大不会直接给患儿造成危害,它的出现只提示某一种疾病可能发生了。而真正给患儿造成不良后果的是其本身的疾病。

五、头颅增大的疾病

(一)脑积水

脑积水(Hydrocephalus)是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的脑室系统,蛛网膜下腔脑脊液量增多而常伴颅内压增高的综合征,婴儿因颅缝尚未闭合,头颅常迅速增大。

1.病理生理 脑脊液主要由各个脑室尤其是侧脑室脉络丛分泌,经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最后经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和侧孔到小脑延髓池,再流入脑和脊髓表面的蛛网膜下腔和脑池,80%的脑脊液由上矢状窦旁的蛛网膜颗粒吸收,20%由脊髓静脉的蛛网膜绒毛吸收。

2.病因与病理 脑积水有许多原因可引起,主要与脑脊液的吸收不良有关。脑脊液循环的过程中任何一点产生阻塞均可致脑室及蛛网膜下腔扩大。

根据病因,可将脑积水分为交通性和非交通性。在非交通性脑积水时,脑脊液梗阻在脑室系统之内;而在交通性脑积水时,脑脊液能从脑室系统流至蛛网膜下腔,在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吸收发生障碍,吸收障碍亦见于胎儿期中的脑膜炎症。绝大多数先天性脑积水系因脑脊液循环阻塞所致的非交通性脑积水。少数为遗传如X-性联遗传脑积水,系导水管狭窄所致。最常见的中脑导水管先天性畸形为狭窄、分叉、中隔形成或导水管周围胶质增生,有时可伴有小脑蚓部发育不全,第四脑室扩大,称为Dandy-Walker综合征。其他还有脑膜膨出、小脑异位或蛛网膜粘连,也是先天性脑积水的一个原因。新生儿缺氧、产伤所致的颅内出血,脑膜炎继发的粘连也是脑积水的常见病因。

根据发病的速度,又可将脑积水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1)急性脑积水 可由任何急性原因引起的脑脊液吸收和回流障碍所致。开始脑脊液增加引起侧脑室额角扩大,而后整个脑室系统扩大,继之出现脑室管膜分离,邻近白质水肿,颅内有限的空间迅速被增加的脑脊液充填,导致皮层表面脑沟变平,脑回消失,急性脑积水可见于脑出血、肿瘤、感染或导水管和第四脑室出口的迅速梗阻,包括脑外伤所致的导水管梗阻等。如急性梗阻不解除,可发展为亚急性或慢性脑积水。

(2)慢性脑积水 多由急性脑积水梗阻数周之后转化而来,也是脑积水的常见形式。当代偿功能下降后,大多数脑室扩张。对于婴儿,脑室扩大引起头围明显增大,颅缝分离,皮层表面脑沟变平,脑回消失。梗阻平面以上脑室明显扩张。白质受损的速度比灰质快,胼胝体、锥体束、基底节、四叠体和脉络丛等均因长期受压而萎缩。第三脑室扩大可造成视神经与垂体的压迫,皮层破裂可造成脑室蛛网膜下腔穿通。

3.临床表现 脑积水重要体征是头颅增大,头颅增长的速度增加。头颅增大常在出生时或出生不久出现,且进行性加剧。在一定的时间里头围有明显的改变。前囟扩大,张力增高,颅缝裂开。由于颅内压增高,静脉回流受阻,头皮静脉可有明显的怒张。头颅叩诊有破壶音(Mac Even征)。

病程进展缓慢,早期生长发育可正常,晚期生长发育停顿,智力下降。在脑积水早期,常有颅内压增高症状。

双眼球下旋,眼球下半部常落到下睑下方,称为落日征(Setting sun),是脑积水的特有体征。第Ⅳ对颅神经麻痹引起的斜视亦很常见。晚期常可见腱反射增强,痉挛性瘫痪。头颅控制力差,一般不能坐及站立。其他症状尚有视觉和嗅觉障碍、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和智能发育不全等。有的患儿常合并有脊柱裂和脊膜膨出等。

4.诊断及鉴别诊断 结合临床表现,头颅的快速增长及特有的形态、一般脑积水的诊断并不困难。病史中可提供有产伤史。产伤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致导水管梗阻或大脑凸面蛛网膜颗粒吸收障碍而致脑积水。新生儿败血症和细菌性脑膜炎也是脑积水的重要原因。X-性联遗传所致的导水管狭窄也可致脑积水。头颅外伤所致的导水管闭塞引起的脑积水也并非罕见。

儿童定期测量头围周径可证明头颅进行性增大情况。后囟门生后6周闭合。婴儿超出正常头围或生长速度过快,囟门饱满或闭合延迟,应高度考虑脑积水的可能。如果枕部明显扩大,考虑为DandyWalker综合征。颅腔两侧不对称性扩大,常提示脑穿通畸形或继发于侧脑室间孔狭窄所致的一侧脑室扩大。双侧顶部扩大常见于双侧硬膜下血肿。

头颅的透光试验也是对头颅增大患儿的一项主要检查,一般严重脑积水婴儿整个头颅都透光。额顶部透光者常见于硬膜下血肿或水肿。

头颅平片可见颅腔扩大,头面比例不对称,颅骨菲薄,颅缝分离,前囟后囟扩大,蝶鞍加深等改变。

脑CT检查是最为确切的诊断方法。

前囟门穿刺(两侧侧角入路)是诊断脑积水的一项简单方法。交通性或非交通性脑积水可通过脑室及腰椎穿刺及脑脊液酚红试验来区别。

5.治疗 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尤其对有进展的脑积水应采用手术疗法。手术治疗可以去除病因或重建脑脊液循环通路。对病情轻,发展缓慢者可给予内科治疗。可采取头高脚低位(床头抬高15°~30°),低盐饮食,适当限制水的入量。

(1)药物治疗 对脑积水患儿内科治疗主要采取对症处理,给予减少脑脊液分泌的药物来减轻脑积水。常首选醋氮酰胺,用量一定要大(每天25~50mg/kg),分3~4次口服,此药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用时应注意。另外,常用生理盐水配成50%浓度的甘油盐水口服,按1~15ml/kg口服,每3~6h一次;地高辛可减少脑脊液生成66%~77%,用于治疗各种交通性脑积水,但要注意补钾。

(2)手术治疗

①解除阻塞病因 如大脑导水管扩张术、第四脑室正中孔切开术、枕大孔先天畸形者作颅后窝及上颈椎椎板切除减压术等。

②脑脊液通路改道术 如侧脑室枕大池分流术、脑室心房分流术、脑室上腔静脉分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等。

6.预后 差别较大,主要取决于治疗是否及时及引起脑积水的病因及病程,如能及时治疗阻塞的原因,有可能痊愈,智力体格发育不受影响,如不能及时解决阻塞的原因预后差,先天性所致者预后亦差。

(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致使体内钙、磷代谢失常,从而引起以骨骼生长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多见于婴幼儿。本病虽很少直接危及生命,但可致生长发育受阻,免疫功能降低,易并发肺炎及肠炎等,且往往迁延不愈,严重影响小儿的正常发育。

1.病因

(1)日光照射不足 人体日常所需的维生素D主要是利用日光中紫外线照射皮肤而获得。如孩子的户外活动过少,居室朝阴,窗户紧闭(因玻璃不能透过紫外线而影响紫外线的通过)以及城市高层建筑多,空气尘埃多而阻挡紫外线的通过等,均是使小儿易患佝偻病的因素。

(2)维生素D摄入不足 乳类(包括母乳和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都很少,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有的需要,加之牛乳中钙、磷比例失调(1.2∶1),不利于钙、磷的吸收,所以牛乳喂养较母乳喂养更易患佝偻病。人工喂养多以米糊、稀饭等淀粉类食物为主,因谷类食品含大量植酸和纤维,可与小肠中的钙、磷结合成不溶性植酸钙,也可影响钙、磷的吸收。

(3)生长过速 生长速度快的婴儿期,骨骼发育快,对钙的需要量也多,故易致缺乏。早产儿则因体内钙和维生素D的储备不足,生长速度较快,也易患佝偻病。2岁后生长速度渐慢,且户外活动增多,故佝偻病的患病率和活动性佝偻病较少。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因生长迟缓而少患佝偻病。

(4)其他疾病的影响 慢性胃肠道疾病可影响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和利用。肝和肾是羟化维生素D的器官,其有病变时可影响维生素D的羟化过程,也可影响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另外,长期服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类药物,可促进肝氧化酶的作用使维生素D和25-(OH)D3分解失去活性,导致佝偻病。

2.病理 佝偻病时骨骺端排列整齐的成熟软骨细胞及成骨细胞因不能钙化而继续增殖,形成骨样组织堆积于骨骺端,导致临时钙化带增宽且不规则,骨骺膨大,临床上表现为肋骨串珠、手镯或脚镯征,骨的生长停滞。扁骨和长骨皮质骨化障碍,使颅骨软化(乒乓头),骨样组织堆积则形成方颅。骨干骨化障碍造成骨质疏松,骨质变软,当受肌肉韧带牵拉和重力压迫时易发生弯曲畸形(如胸、肋骨外翻、“0”形或“X”形腿等),甚至出现病理性骨折。

3.临床表现 佝偻病主要为骨骼病变,同时有肌肉松弛,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生长迟缓,免疫力低下及相应的血液生化改变。临床上分为以下四期:

(1)活动早期(初期) 多数在3个月左右开始发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患儿爱哭闹、易激惹、睡眠不宁、多汗(与室温和季节无关)及枕秃。骨骼改变不明显,X线检查可正常或仅呈干骺端临时钙化带轻度模糊,血液生化检查变化不多。血清总钙正常值为2.25~2.75mmol/L(9~11mg/d1)。血磷可略降低或正常,正常值为0.97~1.61mmol/L(3.0~5.0mg/d1),但钙、磷乘积已稍低(30~40),碱性磷酸酶多稍增高。

(2)活动期(激期) 常见于3个月至2岁的小儿,除了神经精神症状更为明显外,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

①骨骼系统的表现

a.头部 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的婴儿,表现为前囟增大,边缘变软,颅骨软化部分常发生在枕骨或顶骨中央,以手指按压该处,可感颅骨内陷,放松后即弹回,犹如按压乒乓球感觉(乒乓头);方颅:多见于8~9个月以上小儿,表现为前额角突出,头颅成方形,严重者呈鞍状或十字状头;前囟过大或迟至2~3岁方闭合;出牙延迟:可迟至10个月甚至1岁后方萌牙,且牙齿缺乏釉质,齿质不坚,易患龋齿。

b.胸部 肋骨串珠: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见或触及钝圆形隆起,以两侧第7~10肋骨最明显,上下排列如串珠样,由于肋骨串珠向内隆起可压迫局部肺组织而影响肺功能,易合并肺炎;鸡胸或漏斗胸:多见于1岁左右的佝偻病患儿,肋骨骨骺端内陷,胸骨软化向前突出,形成鸡胸;胸骨骨骺端内陷形成漏斗胸;肋膈沟(赫氏沟,Harrison沟):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膈肌的牵拉而内陷,又因腹部压力使下部肋缘外翻,形成一条横沟状肋膈沟。

c.四肢 腕踝畸形:6个月以上患儿多见,腕和踝部骨骺处骨样组织增生局部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状如手、脚镯样,称佝偻病手(脚)镯;下肢畸形:常见于1岁以上开始独立行走的小儿,在重力影响下引起长骨变形,表现“O”形或“X”形腿。“O”形腿检查时,患儿立位,两足跟靠拢,两膝关节间距<3cm为轻度,3~6cm为中度,>6cm为重度。“X”形腿检查时,两膝关节靠拢时,两踝关节不能靠拢,以其间距大小定畸形程度如同“O”形腿。

d.脊柱和骨盆 佝偻病患儿会坐后因负重可致脊柱侧弯或后突;重症者骨盆前后径变短,女孩成年后可致难产。

②肌张力低下 由于肌肉糖代谢受血磷降低的影响,患儿全身肌张力低下,关节松弛,腹部膨隆如蛙腹,坐、立、行发育均落后。

③其他 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语言发育亦迟缓,治疗后可恢复。

④血液生化改变 血钙可稍低,而血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多数低于30,碱性磷酸酶明显增加。

⑤X线片骨骼改变 腕部摄片发现长骨骨骺软骨带明显增宽,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毛刷状,并有杯口状凹陷,骨干骨质疏松,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易发生弯曲和骨折。

恢复期经合理治疗后上述症状、体征逐渐好转至消失,血清钙、磷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下降,4~6周可达正常。骨骼X线改变也于2~3周后改善并逐渐恢复,骨骺处重新出现临时钙化带,杯口状凹陷渐消失,骨密度增浓。

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后小儿。经治疗或自然恢复,临床症状消失,血液生化和X线检查均恢复正常。重度病例可遗留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如“O”形或“X”形腿、方颅及鸡胸等。

此外,尚有以下两种非典型佝偻病类型:

①先天性佝偻病 孕期母体内维生素D已极度缺乏,或有严重的软骨病史。新生儿期就出现明显的佝偻病,常伴低钙惊厥。血钙、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骨骼X线检查,可见典型的佝偻病改变。

②晚发性佝偻病(儿童期佝偻病) 多见于北方寒冷地区,且10岁以后儿童也可发生,主要症状有下肢酸痛和无力,还有多汗、倦怠、下肢麻木、腓肠肌痉挛及睡眠不稳等,而体征不明显。X线检查可见典型的佝偻病骨骼改变。维生素D治疗有效。

4.诊断 典型病例可根据临床表现和骨骼改变做出诊断,但对活动早期尚未出现骨骼体征之前不易诊断,应测定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并作骨骼X线摄片。碱性磷酸酶多在骨骼体征和X线改变之前已增高,有助于早期诊断。血液25-(OH)D3(正常值10~80.8ng/m1)和1,25-(OH)D3(正常值0.03~0.06ng/m1)在佝偻病活动早期已明显降低,也是诊断佝偻病的敏感指标。

按1980年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修订的诊断标准,佝偻病活动期根据骨骼改变的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1)轻度 只有轻度的骨骼改变如方颅、颅骨软化、肋骨串珠及肋膈沟或有某些神经症状。血钙近于正常,血磷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增高。X线检查正常或可见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

(2)中度 已发现较明显的骨骼体征,如鸡胸、肋串珠、肋膈沟、囟门大、迟闭及出牙延迟、手(脚)镯及下肢畸形等,血钙稍低,血磷低,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X线检查具有典型的活动性佝偻病征象。

(3)重度 严重骨骼畸形,如重度鸡胸、漏斗胸、脊柱弯曲、下肢畸形或有运动功能障碍、神经精神发育迟缓、营养障碍及贫血等。血钙、磷均降低,碱性磷酸酶显着增高。X线表现除活动性佝偻病征象外,尚存严重畸形或骨折。

5.鉴别诊断

(1)呆小病(克汀病) 属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不全,导致生长发育障碍。多在生后2~3个月出现症状。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前囟大且闭合晚,出牙迟及身材矮小等,均与佝偻病相似。但本病有特殊外貌,如表情呆滞、眼距宽、塌鼻梁、唇厚、舌大并常伸出口外。皮肤粗干、腹胀、四肢短、智力明显低下,可有黏液性水肿等。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均正常。X线示骨龄落后,但骨钙化正常,此点亦不同于佝偻病。

(2)软骨营养不良 属先天性软骨细胞发育障碍性疾病,患儿头颅增大、前额突出、长骨骺端膨出、肋骨串珠及腹胀等,均与佝偻病相似。但患儿四肢及手指粗短、五指齐平、腰椎前凸、臀部后凸等可与佝偻病鉴别。血钙、磷正常。X线可见长骨粗短和弯曲,干骺端增宽呈喇叭状,部分骨骺可埋入扩大的干骺端中。

(3)抗维生素D佝偻病 2~3岁以上小儿患重度佝偻病,经维生素D正规治疗无效者应考虑此类疾病。

(4)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 为遗传性疾病。本病为肾小管磷再吸收及肠道吸收磷的原发性缺陷,故血磷低,尿磷高而血钙正常。佝偻病症状多在1岁以后发生,2~3岁后仍有活动性佝偻病表现。对一般治疗剂量的维生素D无效,每日需服用大剂量维生素D制剂才起作用,并同时口服补磷。

(5)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膜的一种运转功能障碍。由于远曲小管泌氢不足,以致影响肾小管对电解质的重吸收功能,从尿中丢失大量钾、钠、钙,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质脱钙,出现佝偻病症状,伴严重骨骼畸形。临床上表现多尿、碱性尿、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钙、低血磷、低血钾和高氯血症等。维生素D治疗无效,主要应纠正酸中毒和补钾。

(6)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分为两型:Ⅰ型为肾脏1-羟化酶缺陷,使25-(OH)D1转化为1,25-(OH)2D2发生障碍,血中25-(OH)D3浓度正常。Ⅱ型为靶器官对1,25-(OH)2D3无反应,所以血中25-(0H)D3及1,25-(OH)2D3浓度均正常。本病有严重的佝偻病症状,生长发育迟缓,除血钙血磷降低及碱性磷酸酶增高外,还有氨基酸尿症。可在1岁以内发病,需终身大剂量维生素D3或1,25-(OH)2D3治疗。

(7)肾性佝偻病 各种先天性或后天性肾脏疾病引起慢性肾功能障碍者,均可影响维生素D代谢和肾脏排磷功能。血钙低,血磷升高,导致甲状旁腺继发性功能亢进,可使骨骼脱钙,钙盐沉积障碍,而发生佝偻病改变。多有慢性酸中毒及肾功能异常,治疗在于改善肾功能,并给大剂量维生素D3或1,25-(OH)2D3治疗。

6.治疗

(1)一般治疗 加强护理,合理喂养,供给丰富的营养,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不宜久坐、久站,不要太早行走,以免因负重过早而形成脊柱侧弯等畸形。

①维生素D疗法

a.普通疗法 活动早期:给予维生素D每日125~250μg(0.5~1万IU),口服,持续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活动激期:给予维生素D每日250~500μg(1万~2万IU),口服,持续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恢复期:一般用预防量的维生素D维持。如需长期大量服用时,宜用纯维生素D制剂,不宜用肝油,以免发生维生素A中毒。

b.突击疗法 对于重症、有并发症或拒绝口服的患儿,可考虑采用肌肉注射维生素D2或维生素D3作突击疗法。活动早期:维生素D37500μg(30万IU)或维生素D210000μg(40万IU),肌肉注射,一般注射一次即可;活动激期:维生素D37500μg(30万IU)或维生素D20000μg(40万IU),肌肉注射,连用2次,间隔2~4周;重度佝偻病可给维生素D2或维生素D33次肌肉注射,每次间隔2~4周。突击疗法后2~3个月后起给预防量口服直至2岁。

②在应用维生素D治疗的同时给予适量的钙剂,可用10%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每日2~3g)或其他钙制剂,剂量以元素钙计算,每日200~300mg。如有过手足搐搦症病史者,肌肉注射维生素D3前宜先口服钙剂2~3d。

(2)手术矫形疗法 较轻的骨骼畸形3岁前治疗多能自行矫正。严重者待4岁后佝偻病痊愈时进行手术矫形。

7.预防 孕期及乳母要多食富含维生素D、钙、磷及蛋白质的食物,常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小儿满月后即可抱出户外活动,并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日10μg(400IU)。早产儿、双胎及低出生体重儿自生后2周起即可补充,在头3个月每日给20μg(800IU),以后减至每日10μg(400IU)。一般服至2岁以后可不再用维生素D预防。青春期体格生长加速,如饮食中维生素D不足,且户外活动少,也可考虑服用维生素A、维生素D制剂预防量。肝胆疾病,长期应用苯巴比妥及苯妥英钠等药物均可影响维生素D和血钙、磷的代谢,应同时给予维生素D预防。

(三)畸形性骨炎(Paget氏病)

1.畸形性骨炎(Paget氏病) 为一种慢性骨骼病,主要病理过程为破骨细胞活动过度及继发成骨细胞再生,因而导致颅骨的增大、脊柱畸形、锁骨与四肢长骨弯曲,出现继发的神经系统症状。病因不明。

2.临床表现 多见于男性,症状多隐匿,大部分病例在40岁以后才出现症状。也有不少病例生前并无症状而于尸解时才发现。由于颅骨受损,脑神经出入颅的孔洞口径狭窄,因此任何脑神经均可被压迫,其中以嗅神经、视神经、听神经受压最多见。眶周部骨炎、视神经孔狭窄、蝶骨变形都可产生视神经萎缩,或可有视乳头水肿。有时有眼肌麻痹、眼球突出等。内耳孔狭窄时听神经受压,则出现耳聋及面神经麻痹。此外,尚可有癫痫发作、头痛、偏瘫等。

畸形性骨炎时颅骨变化分为两期,第1期表现为颅骨增大、变尖、产生所谓的地图样颅骨,此型是很常见的。第2期产生骨质破坏及增生,此时颅骨极度菲薄,X线颅片可见不规则结节样致密的阴影和小的稀疏区,即所谓毛样改变。颅骨各部都可受侵(包括面骨),但以顶骨最属常见。

3.诊断 以整个头颅变大、颅骨X线所见为依据。畸形性骨炎的颅骨X线表现为:①头颅增大;②颅板增厚,骨质普遍疏松,板障内有多数大小不等,不规则的絮状钙斑,内板硬化;③蝶骨扁平;④颅底凹陷。

4.治疗 过去主要为对症治疗,氟化物、阿司匹林及皮质激素效果均不明显。近年来,开始使用下列对骨组织有特异作用的药物,其疗效较前提高:

(1)降钙素 可抑制破骨作用,使骨痛减轻并使骨质改建。高血糖可刺激内源性降钙素释放,故有同样效果。其缺点为胃肠反应,此外,降钙素可继发使成骨作用降低,故长期用药可发生骨质疏松。

(2)光辉霉素 有较强的止痛作用,其机制不明,因有胃肠刺激、血小板减少、皮疹及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故不宜长期使用。

(3)乙羟双亚磷酸氢钠 能减少过度的骨质替换,病变稳定,症状改善,但同时也具有抑制正常骨内钙盐沉着的副作用,故使用也有一定限制。

(四)骨性狮面

1.骨性狮面(1eontiasis ossea) 由Pyle(1931年)所描述,故又叫Pyle综合征。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有关。其骨骼进行性增厚,失去正常结构,由于在颅骨中面骨过度增生形成狮性面容。颅骨孔洞亦缩窄产生与Paget氏病类似症状。小儿多见,常出现头颅增大、颅神经麻痹、眼球突出。

2.临床表现 婴幼儿期起病,性别无差异。表现为慢性进行性颅骨增生畸形,即头大而似狮面状。或一侧性增生肥厚,鼻梁宽扁,眶距增大。病变可波及眼、耳及颜面而造成眼球突出、溢泪(泪管阻塞)及视神经萎缩,或失明、耳聋、面瘫等症状。如病程持续进展则可发生慢性进行性颅内高压症,早期诉头痛、呕吐,晚期可发生惊厥。

3.诊断 具有典型的颅面骨呈狮状面的婴幼儿,出现慢性进行性颅高压症,伴有视神经萎缩或失明、耳聋、面瘫等症状者应考虑本征。经X线检查证实颅底骨增厚;副鼻窦及乳突无气室腔形成;长骨骨骺区变宽等病理改变。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正常时可以确诊。

4.治疗 本征无特殊治疗。对颅高压症可施行减压手术。

5.预后 预后差。终因疾病累及枕骨大孔区而致死。

(五)巨脑性婴儿白质营养不良

1.巨脑性婴儿白质营养不良 是病因不明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可能系干扰脑白质髓鞘形成所致。

2.主要病理改变 是巨脑畸形,脑体积增大和重量增加,髓鞘脱失。镜下检查的特异性改变是软脑膜和室管膜下层以及血管周围星形细胞足板内有广泛的玻璃样嗜伊红性沉积物。其化学成分似为神经角蛋白。白质营养不良主要在额叶。

3.临床表现 婴儿期起病,男婴多见,病程呈慢性进行性发展。智力和运动发育均迟缓,于6个月开始头颅渐进性增大。常有惊厥发作。初期肌肉松弛,以后肌张力增高、强直和角弓反张。多死于2~8岁间。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脑电图呈弥漫性高电位活动,可伴有痫样放电。

4.诊断 根据临床特征可初步诊断,确诊依赖于病理检查。

5.治疗 无特效治疗方法。

6.预后 预后不良,多在起病后1~2年内死亡。

(六)巨头—假性视乳头水肿—多发性血管瘤综合征

1.巨头—假性视乳头水肿—多发性血管瘤综合征首先由RileySmith(1960年)描述,故又叫Riley-Smith综合征。病因不明,可能与杂合子(单一常染色体基因)有关。

2.临床表现 出生时即呈巨头,但无脑积水和颅高压症,智力正常;双侧眼底视神经盘模糊,呈假性视乳头水肿,视力及中心视野正常;出生时或至童年期出现皮下多发性血管瘤,但无出血表现及出血倾向。此外,还可反复并发肺部感染而导致肺纤维化变性。

3.诊断 根据患儿出生时或儿童期呈现巨头、假性视乳头水肿、皮下多发性血管瘤三联症;而神经系统无进行性加重症状;结合胸部X线检查可能发现肺纤维化表现,CT、MRI及脑血管造影未发现脑水肿、脑积水及血管异常,可作出诊断。

4.治疗 无特殊治疗方法。

5.预后 预后良好,神经系统症状无进行性加重表现。

(七)Marie-Sainton综合征(锁骨颅骨发育不全)

1.临床特点:本综合征系1898年Marie和Sainton首先报道。为颅骨、手部诸骨与骨盆骨骨化障碍,又称突变性骨发育不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家族性,但也有散发者,因为锁骨有不同程度的发育不全,所以肩部活动范围常异常扩大。且锁骨残端可压迫血管、神经而出现一些相应的症状。头颅过度发育。在临床上见到短头畸形,超过囟门闭合年龄而囟门仍未闭合者,如伴有其他畸形时,应考虑本病。

2.病因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但也有散发的病例。在病人生命的早期,初级骨化中心的骨化过程发生了障碍,致使相当一部分的骨组织停留在发育的早期阶段。

3.病理 在受累诸骨,如头颅骨、手部各骨、骨盆骨等,骨化过程逐渐减慢甚至中止。同时也可见到有骨硬化现象。除颅骨锁骨发育不全外,恒齿迟出或异常,骨盆与脊柱骨化不全,胸廓呈圆锥形畸形,并伴有邻近的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增粗。

4.临床表现 由于本病对生活和劳动均无明显影响,故任何年龄组均可来诊。常因恒齿迟长和异常而由口腔科医师所发现。头面部的比例失调,颅骨相对宽大(即横径较大),囟门和骨缝长期不闭且增宽,额顶骨突出,二眼间距增大,鼻梁与颧突凹陷。锁骨发育不全甚至缺如,锁骨上窝消失,二肩胛带下垂,且向前时可向中线靠拢。由此,肩部的活动范围明显加大。一些病例可出现锁骨上静脉及臂丛神经受压症状。胸部可呈圆锥桶形,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可以变粗。

X线所见:头颅骨横径增加,额顶骨膜状成骨受阻而出现多数普遍存在的骨质疏松区。囟门和颅骨诸骨缝明显变宽。颅面不成比例,上颌骨发育不全,上颌窦狭小或完全不发育,两侧眼眶分离过远,硬腭狭小而高拱,恒齿出牙延迟,且易磨损。锁骨可一侧或两侧、部分性或完全缺如。锁骨骨干和肩峰端缺如极为常见。缺损部分常有纤维索条相连。锁骨邻近的肌肉也可伴随缺如。其他骨骼亦可发生异常,如胸骨柄骨化不良,脊柱椎弓不完全闭合,长骨生长阻滞,有髋内翻、膝外翻以及手足的各种异常等。并可有脊柱侧弯。

5.诊断 单靠临床表现,即可做出初步诊断,如能结合X线检查所见,分析主要阳性体征,则可以确诊。

6.鉴别诊断

(1)脑积水 有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无锁骨及其他诸骨的病理性变化。

(2)特发性脊柱侧弯 无颅骨的病理变化,锁骨也在正常范围内,肩部活动范围正常或较小。

7.治疗 一般情况下无特殊治疗。手术矫正畸形,虽有某些可能性,但并非必要,因本病不影响正常活动。

8.预后 对劳动能力、生活能力和寿命均无影响。

(八)Hurler综合征(黏多糖病IH型)

1.本征由Hurler于1919年首先报告,系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缺陷为黏多糖代谢酶缺乏而致黏多糖在组织堆积,属黏多糖病Ⅰ型H(I-H)。临床主要表现为骨骼异常、肝脾肿大、角膜浑浊、智力发育障碍及尿中排出大量粘多糖。

2.病因 本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约10万个新生儿中有1例发病。其原发缺陷在于α-左旋艾杜糖酶缺乏。此酶是硫酸皮肤素及硫酸类肝素多糖侧链的降解酶,此酶缺乏使上述物质在组织细胞内堆积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3.病理 神经系统、肝脏、网状内皮系统、内分泌腺、软骨、骨及心肌等组织细胞内有大量粘多糖堆积,此种病变也可见于角膜、脑膜、心外膜、心包、腱索、心脏瓣膜、气管、支气管软骨、冠状动脉及较大的周围动脉。成纤维细胞内有大量黏多糖堆积,称为透亮细胞。

4.临床表现 多于1~2岁时出现症状,以后逐渐加重,头颅大、面容丑陋,鼻塌而宽,唇厚舌大、张口、颈短、胸腰椎后突、肋缘外翻、手掌宽、手指粗短,第五指常向桡侧弯曲,关节畸形,皮肤粗厚,特别是上肢及胸部尤着,可呈结节样增厚,毳毛多布满全身。心脏增大,瓣膜常受损而出现杂音,故甚似风湿性心脏病,病变可损及冠状动脉而引起心绞痛。腹部膨起,肝脾肿大。角膜浑浊最为多见,用裂隙灯检查可发现早期病变。智力发育严重障碍且呈进行性加重。

骨骼X线检查可见颅骨大、额骨及枕骨骨质肥大,蝶鞍变长,前壁下陷,脊柱后突、椎体呈楔状畸形及钩样前突。长骨髓腔扩大致骨干膨胀。

尿中可检出大量硫酸软骨素及硫酸类肝素。

5.诊断 主要根据病人的临床特征、组织活检、骨髓检查、X片及尿中黏多糖排泄增多等。骨髓及周围血淋巴细胞及粒细胞浆中可见到紫色黏多糖颗粒(Reilly小体)有助于诊断。对可疑病例可做简单的过筛试验:用酸化牛血清白蛋白加入病人尿中,黏多糖酸在酸性溶液中可与白蛋白结合成白色沉淀。有时需与克汀病鉴别。本征时甲状腺功能正常,骨龄正常。

6.治疗 无特效治疗方法。有人提出维生素A醇可使成纤维细胞内黏多糖减少,α-左旋艾杜糖酶按理可改善病情,但实际效果尚待临床证实。

(九)Maroteaux-Lamy综合征(黏多糖病Ⅵ型)

1.本征系遗传性N-乙酰基半乳糖4-硫酸酯酶缺乏 导致黏多糖分解障碍,硫酸皮肤素在体内蓄积的病征。临床表现有相貌丑陋、头颅增大、角膜浑浊、侏儒及骨质改变等,智力正常或轻度障碍。尿中排出大量硫酸皮肤素。1963年Maroteaux与Lamy首先提出本病,称之为“多种营养不良性侏儒症”。1973年Stumph检查病人的组织,发现芳香基硫酸酯酶B缺乏。1974年于病人的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亦发现该酶缺乏。同年O’Brien与Matalone报告,本征缺少硫酸皮肤素的分解酶N-乙酰基半乳糖-4-硫酸酯酶,它与芳香基硫酸酯酶B是同一种酶。按McKusick分类,本征属黏多糖病Ⅵ型。

2.病理 本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N-乙酰基半乳糖4-硫酸酯酶系黏多糖(硫酸皮肤素)的分解酶,此酶缺乏时则硫酸皮肤素在体内蓄积,尤其蓄积于皮肤、肝、肾与骨等处。尿中排出大量硫酸皮肤素,为正常2~15倍。因而出现侏儒、角膜浑浊、骨骼畸形等表现。本征脑内一般无硫酸乙酰肝素的蓄积,故智力障碍轻微。

3.临床表现 临床上可分为重型、轻型与中间型。重型者于2~3岁发病,表现为关节运动限制,四肢挛缩,相貌丑陋,躯干矮小,四肢较长而与躯干不对称,头颅异常增大,也有合并脑积水者。多数病人有早期出现的、程度不等的角膜混浊。可有鸡胸、漏斗胸、脐疝或腹股沟疝。常见的心脏病变征象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杂音。肝脾轻度或中度肿大。骨骼变化:脊椎、骨盆、手和头部等全身骨骼均可有变化,胸腰椎的椎体前下缘突出,呈鸟嘴状变形;骨盆发育障碍,与其他黏多糖病相似;指骨呈杵状,可有听力减退,智力正常或轻度减退,周围血白细胞与骨髓细胞可见有Alder-Reilly小体。病人一般可活至青年期,但也有早期死亡者。

4.诊断 根据:①典型的临床症状;②尿中排出大量的硫酸皮肤素;③白细胞、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相关酶缺乏,可以确诊。通过羊水或羊水细胞的酶测定,可做出产前诊断。

5.治疗 对关节挛缩、胸廓畸形可通过矫形外科治疗。注意预防感染。对症治疗。

(十)Dandy-Walker综合征

1.Dandy-Walker综合征 是指先天性第四脑室出口闭锁所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包括脑积水、小脑蚓部完全或部分消失,与第四脑室相通的巨大囊肿。目前认为胚胎第6~7周发育异常是引起DandyWalker综合征的主要原因,胚胎期第四脑室出口闭锁使第四脑室极度扩张,或在后颅窝产生一与第四脑室相通的巨大囊肿。由于第四脑室出口闭锁,脑脊液循环受阻而形成梗阻性脑积水,同时常合并小脑蚓部融合不良。

2.诊断

(1)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小儿,出生后即显示大头畸形。由于部分患儿第四脑室出口闭锁不完全,因此,临床上部分病人可到少年或成年期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部分病人可出现共济失调和眼球震颤等小脑体征。脑积水明显者智力可低下。

(2)特殊检查 CT扫描显示后颅窝极度扩大,横窦及窦汇抬高并超过人字缝,天幕上抬,巨大囊肿占据后颅窝中线的绝大部分并与扩大的第四脑室相通,小脑蚓部完全或部分消失,全脑室扩大。

(3)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应与后颅窝蛛网膜囊肿相鉴别。后者临床上一般无大头畸形,亦无颅内压增高的一般表现,多为CT扫描时偶然发现,CT检查后颅窝可见界限明确的低密度影像,囊肿不与第四脑室相连,第四脑室不大,但第四脑室可受压移位,天幕及窦汇一般不抬高,后颅窝不扩大,一般无脑积水。

3.治疗 当有颅内压增高和临床症状时,应积极手术治疗。但术前一定要弄清导水管是否闭塞。这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判断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1)四脑室切开术 颅后窝开颅,打开枕骨大孔和环椎,硬脊膜广泛敞开或筋膜修补减张缝合,囊膜尽可能广泛切除。

(2)脑室分流术 本畸形大部分行单纯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有效。如有导水管梗阻时,施行该分流术则有症状加重的危险。

有效的手术治疗可使脑积水缓解,预后较好。

(十一)脑性巨人症(Sotos)综合征

1.患脑性巨人症的新生儿 身体发育显着增长,并有长头巨脑、精神发育迟缓、特异面容和四肢形态异常等特征。1964年Sotos首先描述5例具有上述特征的患儿,称之为“垂体性巨人症”。但以后检查生长激素及分泌刺激试验均正常。1973年Butenandi指出:可能是末梢组织对生长激素反应亢进所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多为散发病例。

2.临床表现 身体发育:出生时体重、身长、头围均增加,手足大而不对称,骨龄也增加,出生后3~5年,身体发育特别显着,其后生长接近正常,但仍超过同年龄平均值的两个标准差。颅脑异常:巨头,新生儿巨头者超过97%,脑实质也相应增大,故属巨脑症。CT示轻度至中度脑室扩大。有中度至重度的精神及运动发育迟缓。有步态不稳和协调障碍,可有痉挛和脑电波异常,但无局限性定位症状。特异面容:前额突出,睑裂向外下倾斜,眼距过宽,拱状腭,下颌细而突出。前额与双颞的发际后缩等。皮肤纹理:指三角a-b间总指脊纹数增多。大鱼际纹和指纹以斗形纹多见。皮纹一般在胚胎发育的第18周以前完成,故本征的起因,可能发生在第18周以前,但也有否定皮肤纹理异常的报告。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糖耐量试验、17-羟、17-酮测定均无显着异常(少数病人糖耐量试验可有异常)。尚未见染色体异常。

3.诊断 依据临床症状即可诊断。可疑病例可用CT协助确诊,实验室诊断对本征的诊断价值不大。

4.治疗 对症治疗,一般不能改善症状。

5.预后 儿童期后保持健康状态。

(十二)Canavan综合征(脑白质海绵状变性综合征)

1.脑白质海绵状变性综合征 以痉挛性瘫痪、失明、进行性痴呆头颅增大为临床特征。1931年由Canavan首先报道。

2.病理 大脑白质呈海绵状退行性变,基底节和小脑亦可受累,有时尚可波及脑干和脊髓,弥漫性脱髓鞘。

3.临床表现 犹太后裔发病率较高,两性均可罹患,男孩多见。一般于生后3~9个月开始发病,病程为亚急性,起病时肌张力低下,继之出现痉挛性瘫痪,随着病情进展出现抽搐发作,进行性痴呆,失明,偶见耳聋,多数病人头围进行性增大,骨缝分离。病理反射出现。

化验检查:各种磷脂含量减少,可能与胎儿期髓鞘发育受阻有关。脑脊液仅压力增高,余无异常发现。

4.治疗 对症治疗。

5.预后 常在数周或数月内死亡。但亦有报道存活到2岁者。

六、头颅缩小的疾病

(一)颅骨狭窄症

1.颅骨狭窄症 又叫Crouzon综合征、颅狭小综合征或颅缝骨化症。由于颅缝过早闭合,以致颅腔狭小,不能适应脑的正常发育。病因不明,可能与胚胎期中胚叶发育障碍等有关。颅缝的早期闭合,由于颅缝闭合两侧的颅骨不能生长,只有向其他方向的颅骨生长,形成各种头颅狭小畸形;同时狭小的颅腔压迫和限制了正在迅速发育中的脑组织,引起颅内压增高和各种脑功能障碍。

2.临床表现

(1)头颅畸形 有各种类型,因受累颅缝不同而异。如所有颅缝均过早闭合,形成尖头畸形或塔状头;如为矢状缝过早闭合,形成舟状头或长头畸形;两侧冠状缝过早闭合,形成短头或扁头畸形;一侧冠状缝过早闭合,形成斜头畸形。

(2)颜面畸形 面中部1/3发育不良,呈凹形面容,故上部显得宽。鼻耸起呈钩形,称鹦鹉鼻。上颌发育不良,故下颌显得突出而有咬合不全。

(3)眼的畸形 眼距增宽、睑裂外下斜,眼窝浅而眼球突出。还可有晶状体异位、虹膜裂、瞳孔异位等。

(4)脑功能障碍和颅内压增高患儿智能低下,精神萎靡或易于激动,可出现癫痫、四肢肌力减弱等神经症状,并有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表现,晚期发生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甚至失明。

3.辅助检查

(1)头颅X片 这对诊断本病很有价值。应做前后位、侧位及汤氏位检查。主要看头颅的形态及各条主要颅缝的闭合情况(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和额缝)。这些区常常骨密度值增高。当有骨缝早闭时就会出现早闭骨缝的骨密度增高。对于婴幼儿头颅变形长期不消失,又不能用分娩原因解释者均应怀疑患有狭颅症。当拍头颅X线平片见到头颅畸形及有一至多条骨缝闭合并且骨密度增高时诊断方可成立。特别在手术后,头颅的X线平片能够起到随访的作用,以观察骨缝有否再闭合。

(2)CT脑扫描 是发现患儿伴发其他类型畸形的简便方法。可以观察前颅凹底、眼眶部是否有畸形,头颅形态及内容是否正常,有无脑室扩大等。

4.诊断 根据颅、面畸形等特征,学龄期后的病人,靠临床表现即可确诊。疑为本征时,囟门和颅缝触诊可发现过早闭合,X线及CT检查有助于诊断。

5.鉴别诊断 狭颅症应与小头畸形相鉴别:小头畸形为头颅骨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均有障碍。患儿可出现骨缝早闭但不出现颅压升高和头颅形态异常,多出现智能和精神症状,有时伴肢体发育差。

6.治疗

手术 对于狭颅症患儿应手术治疗。而且出生后4周至4个月是最佳手术时机。因为在这个阶段中,脑组织发育相当快。在此以前手术虽对缓解狭颅症和减少脑组织生长障碍有益,但小儿年龄小,难以承受手术打击和失血的创伤。而在这段时间以后脑组织生长障碍明显,缓解狭颅症后也难免留有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的表现。有人认为最佳时机应为出生3个月至1岁。视病情而定,如手术只需缓解部分远离大血管的骨缝就可在这段时间内手术治疗。如复杂的手术,特别是距上矢状窦等大血管近者,应待小儿长到4~6个月后再手术较为安全。

对成年病人则只要纠正颅面部的畸形和缓解眶内压力,以保护视力。如有脑积水等其他畸形就要缓解脑积水,最好是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

对不同种的狭颅症需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但均需以扩大颅腔,解除对脑组织的压迫为目的。另外,也需要考虑到美观的需要。

手术方法 大致可分为两种:

(1)颅缝再造术 将已过早融合的颅缝切除,使之成为宽约为1~1.5cm的骨缺损区。为防止骨板再生融合,可用无水酒精、不含醋酸的Zenker液、碘酒等涂抹骨缺损边缘。有些人认为还需用聚乙烯膜包裹骨缘。但目前尚未明确何种物质作为包裹物更合适,而且包裹后是否有效尚无结论。注意的是一定要保证硬膜完整,有破损处要修补好,以防术后出现脑膜、脑膨出和硬膜外积液。

(2)颅缝松解、颅板再造术 这主要适用于复杂的狭颅症病人。特别适用于尖头、斜头畸形。在其融合缝周边做成多块颅板切开以缓解狭窄,有时将整块颅骨取下,按正常形态重新重建。在做多块切开松解术时,可以将硬膜切开,切除切开处骨膜,但硬膜仍要重新修补好。

注意事项:

(1)术中要仔细止血。

(2)必要时可分期手术,以免患儿难以承受大手术的打击和术中变换体位的困难。

(3)在术后应给以激素治疗。

(4)预防感染发生。

(5)定期复查头颅X线片。特别是眼眶、前颅凹底部畸形者手术相当复杂,需要严格随访治疗。

7.预后 及早手术治疗以防颅内压过高。少数病人能活至老年。

(二)Apert综合征

1.Apert综合征 亦称尖头、并指(趾)综合征Ⅰ型,是由冠状缝过早闭合而形成尖头畸形,伴高并指或并趾。Apert于1906年报告9例有扁头和并指畸形的病例,以后称为Apert综合征。

2.病理 过去认为本征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但由于病例较少,且存活至青春期后的病例更少,故尚难确定。目前对本征的发生多认为是基因突变,由于本征多为散发病例,患儿双亲的年龄,特别是父亲年龄较高,平均36岁(母亲平均为33岁)。且其发生随胎次而增加,推测可能是双亲,特别是父方的生殖细胞发生突变所致。

3.临床表现 扁头畸形:由于冠状缝早期闭合,阻止了与冠状缝垂直方向的颅盖骨成长,头颅前后径不能增长,便沿横径发展。头型高而宽。颜面畸形:前额宽广,眼距增加,鼻梁低平,上颌骨发育不良,较前突。有时可有腭裂。并指(趾)畸形:但程度不等,皮肤性并指(趾)或骨性融合并指(趾)均可;从部分并指到完全性并指。手指以2~4指的完全性并指多见,可骨性融合为一“手指块”。足部则多为2~4趾皮肤性并趾。并指(趾)呈对称性,为本征之一大特征。其他畸形:掌骨较短,桡、尺骨有骨性融合,大关节特别是肘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脊柱畸形。如发生颅内压增高时,可有头痛、抽搐、突眼、视神经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而致视力丧失等征象。染色体检查无异常。

4.诊断 扁头、对称性2~4并指(趾)畸形,特殊面容等对诊断有重要帮助。X线片除相应的畸形外,可呈现冠状缝的裂纹消失,该处骨质阴影加深等。

需与下列诸症鉴别:

(1)Carpenter综合征:三条颅缝早期闭合,头颅的增长仅能向上发展而形成尖头畸形,有多指、肥胖、性功能减退等。

(2)Laurence-Moon-Bardef-Biedl综合征:仅有轻度头颅变形,视网膜色素变性、多趾、性机能低下和肥胖等。

(3)Crouzon综合征即颅、面骨发育不全,以面部畸形更为显着,且不伴多种畸形,属遗传性疾病。但两者在体征上区别较难。

5.治疗 如有颅内压增高征象,应及早手术,可作颅骨直线形、十字形切开或作双侧颅骨瓣成形术,以缓解颅内压,促进脑的发育,改善颅骨和面部畸形。

6.预后 本征病死率高,多在乳儿期夭折。能存活至青春期以后的为数甚少。

(三)Beckwith-Wiedemann脐疝—巨舌—巨体综合征

1.Beckwith-Wiedemann脐疝—巨舌—巨体综合征的特征 有新生儿低血糖症,可伴有半身肥大,并且有发生恶性肿瘤的倾向。病因未明,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能为多基因遗传。有脐疝、巨舌、躯体内脏巨大发育和多种畸形(如小头、脑积水、枕骨突出、颜面中部发育不良及脑肿瘤、内脏肿瘤等)。

2.病理 舌肌纤维肥大。肾上腺、胰腺、肝、肾、心脏等内脏不成比例的肥大。胰腺β细胞增生,电镜示β细胞分泌颗粒增多。放射免疫测定,患儿血浆胰岛素浓度明显增高。

3.临床表现 新生儿及乳儿期:患儿出生时体格较一般新生儿明显巨大,生后一个月内皮下脂肪略减少,以后生长又逐渐加速,甚至接近巨大畸形。巨舌,常伸出口外,但嘴并不增大,因而影响吸吮动作及正常咬合。以后还可出现吐词不清、言语障碍。下颌前突。脐部异常:如脐疝、脐膨出、腹直肌分离等。新生儿期频发性低血糖症为本综合征突出的症状之一,甚至在出生后几小时即可出现,第一个月内发作尤为频繁,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意识丧失,血糖可低至20mg%以下。一般在3~4个月后可逐渐停止。其他畸形还可有:面部火焰状母斑、耳轮畸形、颜面中部发育不良、小头症、尿路畸形、膈肌缺损、阴蒂肥大、男孩可有隐睾、心脏畸形等。

幼儿期主要表现:如幸存至幼儿期,可见发育亢进,半身肥大,发生恶性肿瘤的倾向较大,多为Wilms瘤。还可有先天性心脏畸形、特发性心脏肥大等。X线检查可显示骨龄增加,尤以肥大侧骨龄较高。

本征与肿瘤的关系:本征患儿有容易罹患某些肿瘤的倾向。1980年以前文献报道的200例中,有10%合并Wilms瘤、肝母细胞瘤、肾上腺癌等。Sotelo-Avila(1980年)指出:本征伴有半身肥大者每3~4例中即有1例合并肿瘤;而不伴半身肥大者合并肿瘤的仅为12:1。

4.诊断 症状典型的病例,诊断较易。若不具备1~2个主征时诊断较难。

5.治疗 及时治疗新生儿期低血糖症,应用葡萄糖静脉注射或滴注,只能暂时升高血糖,若加用肾上腺素制剂则可使血糖维持稳定。如配合牛奶等食物多次喂养,可减少低血糖发作。需持续治疗1~3个月。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可施行舌前部楔形切除术,以预防言语障碍发生。对脐膨出或脐疝,可采用整形术。

6.预后 本征预后不良,多夭折于儿童期,仅有少数症状轻者能活至成年。

(四)Bloch-Sulzberger综合征(色素失禁症)

1.本综合征系一种以水疱、疣样损害和色素沉着为特征,并常有眼、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复合遗传性疾病,可伴有小头畸形。发病与显性性连遗传有关。因在女性为显性,而在男性则常为致死性,故97%以上病人为女性。文献报告600例病人中男性仅见16例。本征最早由Siemens(1925年)报告,称为“真皮变性黑变病”。以后Bloch(1926年)和Sulzberger(1927年)等相继报告并将此病命名为色素失禁症,后为各国学者采用。

2.病理 早期(第一期)于表皮内角层下或棘层内可见水疱,有明显海绵形成,疱内及其周围有大量嗜酸性细胞浸润。真皮显示非特异性炎性细胞浸润,亦有大量嗜酸性细胞和淋巴细胞。中期(第二期)发生棘层增厚、角化过度,并呈乳头状瘤病,表皮内有角化不良细胞。末期(第三期)以色素沉着为主,基底层细胞空泡变性,真皮上部有许多噬色素细胞。

电镜检查三期具有共同特征,最主要的是表皮有角化不良细胞,黑色素细胞变性,致使巨噬细胞游入表皮,并吞噬角化不良细胞及黑素小体,然后又返回真皮。

3.临床表现 由于男性病人常早期死亡,故临床所见多为女性,常于出生后1周至1~2个月内发病。皮损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为水疱期,先于肢体上出现紧张的大疱,以后泛发全身,尤以四肢屈侧、躯干两侧多见,水疱群集或呈线状排列。数周后,炎症皮疹消退,接着发生光滑的红色或紫蓝色结节或斑块,手足背或指趾出现线状疣样损害,此为疣状增生期。以后留下灰色、灰黄或棕色的奇形怪状的溅污状斑点,为色素沉着期。上述三期皮损次序可以不规则重叠,分布多变。有时水疱损害、线形疣状损害和色素斑混杂出现。色素沉着可持续多年。10~20岁时皮损基本消退,不留痕迹或留隐约可见的浅色斑。

半数病人尚有眼损害如先天性白内障、斜视、视神经萎缩等,有骨骼系统、牙齿形成异常,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如智力发育迟缓、痉挛性瘫痪、癫痫、小头畸形等。

实验室检查:当皮肤急性炎症时,血液嗜酸性细胞可高达30%~50%,水疱中含嗜酸性细胞可达95%。X线检查:牙齿或骨骼异常。免疫学检查:患儿及患儿母血中可测到抗胞浆抗体。

4.诊断 依据典型的水疱大疱期、疣状损害期、色素沉着期三阶段的临床特征,出生后不久发病,97%以上患儿为女性等特点,结合病理和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本征应与神经纤维瘤、色素性荨麻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表皮痣综合征、儿童期大疱性类天疱疮等相鉴别。

5.治疗 尚无特效疗法。通常色素失禁症终末阶段的线纹于2岁开始消退,到成年几乎不能认出。可试用2%氢醌霜或5%~10%白降汞软膏。维生素C口服或静脉注射。

6.预后 女性病人多为良性经过,到青春期可自然痊愈。

(五)Carpenter综合征

1.Carpenter综合征 以尖头,并指(趾)畸形为主要特征,故又名尖头、并指趾综合征。常伴有肥胖、特殊面容、短指,轴前性多趾和性腺功能低下。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2.病理 患儿的三条主要骨缝(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尤其是前两条,在胎儿期已开始紧密闭合。闭合处骨质隆起,形成骨嵴,缝痕完全消失。骨缝两侧的颅骨不能向与骨缝垂直的方向生长,而向其他方向代偿性地生长。头颅的增长仅能向顶部发展而形成尖头畸形。同时因其生长速度不能适应儿童期脑部的发育,故产生颅内压增高,颅骨变薄,脑组织与颅神经受压。

3.临床表现 尖头畸形或称塔状头畸形。长期的颅内组织受挤压产生视力减退、头痛、抽搐、婴儿青紫发作等症状和突眼、视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等体征。严重者还出现智能发育障碍。

其他部位的特征:

(1)特殊面容 上眼沟浅、眼距增宽、内眦有赘皮。

(2)四肢 手指短小(中节指骨短)、有并指,主要为第3、4指,小指内弯。足呈轴前性(内侧)多趾、并趾症。

(3)生殖器 性腺功能低下,常有隐睾。

(4)生长 体形多肥胖。

(5)其他畸形 耳廓低位,先天性心脏畸形(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大血管移位等)、拇指第二节指骨重复、耻骨弓发育不良,骨盆呈漏斗状,股外翻,膝外翻,髌骨向外侧移位,脐疝、氨基酸尿。

4.诊断 根据特征性表现,头颅X线除有相应畸形外,尚可见有关骨缝的纹痕消失,该处骨质阴影加深以及颅骨变薄和显着的“指压纹”。下列诸症应予以鉴别:

Apert综合征:尖头、可有智能发育迟钝、骨性并指、完全性并趾、无性机能低下和肥胖、视网膜色素变性、轴后性并指、多趾等。

Laurence-Moon-Bardef-Biedl综合征;轻度头颅变形但非尖头,有智力发育迟缓、性机能低下、肥胖、视网膜色素变性、轴后性并指和轴后性多趾等。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5.治疗 如有明显颅内压增高者,应及早(出生后1~3个月间)施行手术治疗。可按骨缝闭合的方向将颅骨直线或十字形切开,或作双侧颅骨骨瓣成形术以缓解颅内压。为防止重新骨化闭合,可在暴露的硬脑膜上涂以Zenker冰醋酸溶液,涂后3min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颅骨切开的边缘也可以包以聚乙烯薄膜等,以防止颅缝再度过早融合。

6.预后 视其并发症颅内高压发生的迟早程度而定。颅内压持续升高者,预后不良。

(六)Cockayne综合征(侏儒、视网膜萎缩、耳聋综合征)

1.侏儒、视网膜萎缩、耳聋综合征 多起病于幼年,以长肢体侏儒征、共济失调、皮肤对光敏感、早老面容、神经性耳聋、小头症和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为特征。Cockayne于1936年首次报告本病。截至1980年文献已有100余例。近年积累了一些年龄略大的病例,发现有脊柱等骨性畸形,性机能发育迟缓以及颅内钙化现象。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2.病理 小头症,中枢神经呈特异性退行性变,大脑皮质和小脑萎缩,脑干有脱髓鞘病灶,星状细胞广泛增生,苍白球有色素沉着,以基底核为主,大脑和小脑还可有较多的小钙化灶。视神经萎缩。

3.临床表现 乳儿期发育完全正常。2~4岁开始发病。以皮下脂肪逐渐减少起病,眼球凹陷、耳廓变大,面部皮肤皱缩,呈特殊的老人面容;皮肤厥冷而少汗,暴露部位的皮肤发红,出现水疱性表皮剥脱和色素沉着;四肢细长,手足粗大;可有小头症;可出现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手足徐动症以及智能发育障碍;多有神经性耳聋;可有眼球震颤、白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和眼底动脉硬化等;瞳孔缩小、对扩瞳剂无反应;还可有关节挛缩、脊柱后弯、龋齿等;血压正常或偏高,年龄较大的病人可有性发育不良。

肾功能检查可见有轻度肾功能损害,如蛋白尿,血中尿素氮可轻度增高。脑电图示电波低电位。神经传导速度减慢。X线可见颅骨、颅底增厚,以眶上和顶枕骨最为明显,常有颅内钙化影。

特殊检查:对光敏感是本征的特点之一。用紫外线照射后,观察皮肤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试验,本征病人试验结果是皮肤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显着降低。

4.诊断 典型病例有侏儒症、智能低下、小头畸形、共济失调、神经性耳聋、早老面容、视网膜色素沉着、颅内钙化等主要特征。结合其他特征如关节强直、眼萎缩症、手足粗大而发冷等即可诊断。紫外线皮肤敏感试验如出现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显着降低时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5.治疗 无特殊治疗。对患儿做好护理,预防继发感染。皮肤可外搽防光性药物如5%的二氧化钛软膏。

6.预后 预后不良,常在青春期或青年期死亡。

(七)Smith-Lemli-Opitz综合征(小头、小颌、并趾综合征)

1.小头、小颌、并趾综合征 以严重的精神运动性发育迟缓,成长障碍,小头(脑发育不全),特异面容,男孩外生殖器异常,第2~3趾皮肤性并趾为主要表现。病因不明,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绝大多数病例为男孩。Smith,Lemli和Opitz三氏于1964年报告3例男孩,胎儿期时胎动减弱、发育迟缓,出生后有哺乳障碍、持续呕吐、成长严重障碍、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特异面容和外生殖器异常等特点。认为是一种新的多发性先天性异常综合征。次年,Gibson又报告病例,并取名为Smith-Lemli-Opitz综合征。Pinsky报告姊弟同胞病例,女孩无外生殖器异常,其他症状相同,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病理 有脑积水、小脑和脑干发育不良,可有小脑蚓部或胼胝体缺损,小脑回增多;肾皮质囊肿。部分病例,有先天性幽门狭窄,肝肿大,肝内胆管发育不全,还可有先天性心脏畸形。

3.临床表现 母孕期无异常。本征自胎儿期即发育迟缓,出生后婴儿活动较弱,身材矮小,40%左右出生时体重在2500g以下。必有婴幼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的症状,几乎都有哺乳障碍,90%以上成长迟缓。特异面容:约90%有小头症,前额狭窄,3/4鼻短而宽,鼻孔朝前。约半数病例有上睑下垂,有耳廓低位者约占80%,还可有耳廓异常、上颌牙槽隆起、拱状腭或腭裂,80%有小颌症。常有内眦赘皮,斜视以及白内障、眼球震颤、视网膜色素异常和视神经苍白等。男孩有外生殖器异常,如隐睾、尿道下裂和阴茎细小等,但无性腺功能异常。女孩病例外生殖器正常。尿路异常:肾盂静脉造影,可见肾位置异常,可有双肾盂、双输尿管、膀胱输尿管逆流现象等,但这些并非特异性症状。手足畸形:约2/3病例有特征性的第2、3趾皮肤性并趾,约1/4有轴后性(尺侧)多指(趾)。皮肤纹理特点:斗形纹频率高、80%以上的病例为斗形纹,总指嵴纹数减少,偶见屈曲指,横向掌褶线(悉尼线)发生率高、轴三角远移,约半数患儿有不完全性通贯手。第Ⅰ趾间区帐弓纹。心血管系统:约1/5有先天性心脏畸形,如紫绀四联症、心内膜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右侧主动脉弓等。先天性幽门狭窄的发生几率也很高。中枢神经系统:许多病例先有肌张力增高,以后再出现肌张力减退。有肌张力异常者占65%,脑电波异常者约82%,多为节律异常,如棘波、棘慢波、突发波等。少数病例可出现痉挛。

4.诊断 根据特征性症状,结合脑电图、X线检查可做出诊断。染色体检查无异常。

5.治疗 对症治疗,某些外表畸形可手术整形。

6.预后 约30%夭折在2岁以前,有少数病例能存活到成年。

(八)Cornelia de Lange Ⅰ型综合征(浓眉、小头、短肢综合征)

1.浓眉、小头、短肢综合征 具有浓眉并向中间靠拢、人中长、鼻孔向前、口唇菲薄、口角下垂等特征性面容。并有小头症、出生时体重低、侏儒、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短肢、拇指近位、第2和第3趾出现并趾等先天性多发畸形的综合征。Brachmann在1916年首先报告本征后,荷兰女医师Cornelia de Lange于1933年做了详细描述。至今已有300多例报告。病因可能与遗传有关。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为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尤其是与染色体的3q部分三体性病人的症状甚相似。本征在新生儿的发病率约3万~5万分之一。无性别差异。患儿同胞发病率为2%~5%。

2.临床表现 本征特点是多发性畸形。出生时体重轻、侏儒症、智能发育障碍,IQ多在35以下。小头、短头,浓眉毛并向中间靠拢,睫毛长而弯曲;小鼻、鼻孔朝前;人中长、高上腭、腭裂;口角下垂、小颌;耳廓低位,小牙齿等。皮肤多毛,尤以前额、上臂及背部为甚。四肢短,拇指近位,第5指内弯,第2、3趾并趾以及肘、膝关节屈曲性挛缩或有少指(趾)症。男孩还可有隐睾。本征患儿易合并感染,特别是吸入性肺炎,10%~20%可有各种类型的痉挛,并易有窒息和自伤倾向。

皮肤纹理:中指、无名指、小指有反箕(特别是中指),斗形纹较少见,小指有单一屈曲线,指三角b、c移位或缺如,第3指间箕形纹,第4指间横行箕形状,大鱼际花纹频率高,通贯手、轴三角高位,可有皮肤脊纹断裂,还可有大拇趾球部有不寻常花纹等。

3.诊断 诊断依据新生儿或乳儿的特异性面容,对疑似病例,可参考皮肤纹理变化和掌骨的X线表现,掌骨和第2节指骨较短,特别是第1、2、5掌骨和第3、4指的第2节指骨明显短小,可作诊断参考。还可作染色体带型分析,以与染色体的3q部分三体性病人作鉴别。

4.治疗 对症治疗。伴有感染时可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用氯丙嗪等控制痉挛,以防止行为异常或自伤。智力发育迟缓者可早期加强教育。

5.预后 乳儿期多死于食物误入气道和感染。存活最长者为1例49岁的女病人。

(九)Normann-Tingey综合征(小头—纹状体、小脑钙化—脑白质营养不良症)

1.小头—纹状体、小脑钙化—脑白质营养不良症 即小头畸形,过去有人认为是脑炎后遗症,1939年Horanyi一Hechst首先报道1例,1966年Nomann和Tingey认为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小头。病理改变:头小但脑室扩张。大脑半球、小脑、脑干白质缩小,非融合性脱髓鞘斑。基底节、豆状核壳部、小脑血管和血管周围钙化,基底节色素沉着,颜色变深。

2.临床表现 见于儿童,主要为小头,智能缺陷,“返祖”性侏儒。

3.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即可诊断。

4.预后 不良。

(十)Paine综合征(小头一精神发育不全—痉挛性双侧瘫痪综合征)

1.小头—精神发育不全—痉挛性双侧瘫痪综合征 仅男性发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小头畸形及智力障碍。1960年Paine首先报道。1968年Oka称本征为Paine综合征。病理改变:小脑发育不全,大脑细胞数量减少。脑桥核小,橄榄核不成熟。小脑核明显发育不全。为性联遗传性疾病。

2.临床表现 出生时即发病。吞咽困难,需鼻饲。躯体和智力发育停滞。与反射性肌阵挛性癫痫相类似,进展为角弓反张性惊厥。小头畸形,身高和体重低于正常儿的1/3以下。对外界淡漠,双侧肢体呈痉挛性瘫痪,腱反射亢进,双眼对光反射正常,早期视神经萎缩。血和脑脊液的氨基酸比例倒置,脑脊液氨基酸显着增多,轻度氨基酸尿。

3.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及血尿和脑脊液的化验检查,即可诊断本征;颅部X线检查及脑电图检查可辅助诊断。

4.治疗 不同病情分别处理,如矫形外科,箭毒样药物,抗痉挛制剂,硫酸右旋苯异丙胺。但都不能根治,仅起对症处理作用。

5.预后 预后差,常在一年内因肺部并发症而死亡。

(十一)DeLange Ⅱ型综合征(肌肥大—脑综合征)

1.肌肥大—脑综合征 为一种病因未明的先天性疾病。其特征是患儿出生后即表现全身肌肉或主要大的肌群肌肉异常发达和坚硬,伴小头和智力发育不全。1889年Bruck最早报道本征。1934年,DeLange以“先天性肌肥大、锥体外系运动障碍和精神发育不全”为题,对本征做了详细描述。

2.病理 骨骼肌呈真性肥大,食管壁和肠壁增厚。脑部有脑回和小脑回畸形,白质和丘脑可见许多空腔。

3.临床表现 患儿于出生后表现全身肌肉异常发达,以屈肌明显,头常向背后弯曲。有时仅选择性侵犯主要的大肌群,形如运动员的肥大肌肉,触之坚硬。由于锥体外系统受累,肌张力增高而造成运动障碍,但并无真正瘫痪现象。腱反射正常,病理反射阴性。智力发育不全。伴有小头或其他先天畸形如大耳、大舌等。

4.诊断 主要根据本征的临床特征做出诊断。

5.治疗 无特殊治疗。

6.预后 预后不良,多数病例于生后几个月内死亡,有人报道个别病例可存活19个月。

(十二)5p partial monosomy综合征(5号染色体短臂部分单体综合征)

1.5号染色体短臂部分单体综合征 又叫叫综合征,为一条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临床上特征性变化。如乳幼儿期哭声似猫叫,出生时低体重,颜面及身体畸形。染色体缺失部分占正常短臂长度的15%~85%,而p14及p15所有病例均有缺失。多为新发生,但有10%~15%可由亲代平衡易位携带者遗传。1963年Lejeune等对具有上述症状的3例病人做了临床和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认为这是一种独立性疾病,推测为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所引起。1964年German等用放射自显影技术,1970年Casptisson等用芥子阿的平染色法,始证明本病与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有关。

2.临床表现 宫内生长迟缓、出生体重低、生后哭声似猫叫。头小、婴儿期圆形颜面、随着年龄增长脸渐变长。面部不对称、小颌、眼距宽(特别是婴儿期)、内眦赘皮、眼裂向外下方倾斜、斜视、常显示左右视线分离、鼻梁宽而扁平、牙错位咬合、小手及小足、指尖细、第5指内弯、足尖内翻、极度智力障碍IQ<20。

症状和年龄的变化:本征的症状与年龄有很多特征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为哭声,其较正常者高一度且很单调,最早可在生后数周内消失,也有至2岁左右才消失的。其次乳儿期的圆形颜面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变长,腭变尖,与此同时眼距宽、内眦赘皮亦变得不甚明显;但小头和咬合不正则随年龄增长而更显着;婴幼儿肌张力过低,至年长变为肌张力过强。至20~30岁时头发变为白发。本征病人在新生儿中约70%为女性,此后至年长儿则男性比例增高,其原因不明。

3.皮纹学 手指弓形纹和斗形纹频率高、双手通贯手、三叉点t移向掌心和小鱼际处。

4.诊断 根据出生后哭声如猫叫及其他多发畸形可怀疑本征,确诊仍需进一步作染色体检查。

5.预后 大部分患儿存活到儿童期,但存活至30~40岁也不在少数。迄今为止还有报告活到55岁,但常伴有严重智力缺陷,说话能力差。

(十三)Folling综合征(苯丙酮尿性白痴综合征)

1.苯丙酮尿性白痴综合征 系先天遗传性疾病,主要缺陷为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所致苯丙氨酸代谢障碍。本综合征系Folling于1934年首先报道。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

2.临床表现 男女均可发病,患儿在出生时尚正常,部分可发生呕吐。至约1岁半后开始发作癫痫,约1/4病例至成年后停止发作。智力发育明显障碍,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甚至大小便也不能控制。身高及体重均低于正常儿童,且有小头畸形。肌肉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常有无目的动作,可出现震颤。

3.诊断 本综合征的诊断主要应根据尿中及血中有大量苯丙氨酸,对具有上述症状病例可作三氯化铁试验,方法为:取尿5ml,滴入5%三氯化铁溶液中待出现磷酸盐沉淀后再继续滴药,在2~3min内呈绿色反应。

4.治疗 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病例可用饮食治疗,尽量避免摄入含苯丙氨酸较多的食物,症状可以改善。

(十四)Seckel综合征(鸟头侏儒症)

1.鸟头侏儒症 是由于子宫内发育障碍,出生后发育迟缓,表现为四肢与躯干比例匀称的侏儒症,并有特征性面容,如颜面细小、大鼻子、大眼睛、小下颌、头小如鸟头等综合征。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959年Mann和Russel首先记载。Seckel于1960年详细报道了2个病例,并提出了鸟头侏儒症的诊断名称。

2.病理 头小、脑回形态简单。小脑较小,类似黑猩猩的小脑,其构造也较简单。肾脏异位且小,可伴肝脏畸形等。

3.临床表现 本综合征的特点是胎儿在子宫内发育障碍,新生儿身长与体重显着减低,出生时体重仅500~2000g,身长35~45cm,而妊娠期却常在40周以上。出生后发育迟缓,体格矮小,但四肢与躯干比例较为匀称,最终身长多不超过90~110cm。

囟门早闭,头围显着缩小而呈小头症,状似鸟头。有特征性容貌:颜面细小、大鼻子、大眼睛、小下颌,拱状腭和耳廓低位。乳幼儿期运动系统发育尚好,也活泼,但智能发育较同龄儿迟缓。性格一般开朗,和蔼可亲。

本征合并的畸形还有:耳廓畸形、牙齿部分缺损、牙釉质缺损或发育不良,小指内弯、通贯手、指(趾)骨骺、桡骨近端及腓骨近端均发育不良。第1和第2趾异常、驼背、肋骨缺损(如第11肋)、髌骨缺损、脊柱后弯或侧弯、肘或髋关节脱位、内翻足、外生殖器发育不良,毛发粗,眼有斜视等。

4.诊断 典型病例为体格显着矮小而匀称,有特征性的容貌和鸟状头等表现时,不难诊断。生长激素等内分泌学检查无异常发现,此不同于内分泌障碍所致的侏儒症。

5.预后 预后较好,有活至75岁的报告。

(十五)主动脉瓣上狭窄综合征

1.主动脉瓣上狭窄综合征(supravalvular aortic stenosis) 以小妖精面容、生长发育迟缓、智能低下,主动脉瓣上狭窄等心血管畸形和婴儿高血钙症为特征。Fanconi于1952年曾报道过特发性乳儿高血钙症,有发育障碍、智能低下、特异面容、心脏杂音等。1961年Williams报告4例有小妖精面容、智能低下,并经心导管确定有主动脉瓣上狭窄的病例,随即确定为一种新的综合征。

2.病理 病因不清楚。Fanconi最早就认为本征的表现是乳儿高血钙所致。Friedman等给妊娠家注射大量维生素D,新生下的小兔有主动脉瓣上狭窄、颅骨及牙齿异常。说明胎儿期高维生素D引起高钙血症,从而出现上述症状。1972年Forbes对患儿作钙负荷试验,并测定血中钙的半衰期,发现较正常者长两倍。但也有报告一些病例没有高钙血症。

3.临床表现 本征具有小妖精面容:头颅小,前额宽大突出,满月脸,鼻梁低平而宽,内眦赘皮,眼距过宽,内斜视,人中较长,口唇厚,上唇突出,小颌症,牙齿发育不良,形状奇异。智力低下,智能指数在30~70之间,但性格尚开朗大方。声音低哑或带金属性。出生时身长及体重均低于正常儿,以后增长缓慢。

心血管特征:心界向左扩大,胸骨上部右缘可闻及三级以上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向右颈传导。如合并周围肺动脉狭窄,可在肺部或背部听到收缩期或连续性杂音。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10~20mmHg。胸片示升主动脉变细,右第一弓和左第一弓均变小。心导管动脉造影可见狭窄部位常起自Valsalva窦之上,可分为沙钟型、管型和膜型三种。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远端狭窄区的主动脉管腔变小,向上管腔变宽或正常,不仅没有狭窄后主动脉扩张,且升主动脉常较小。实验室检查血钙增高,多在12mg%以上。

4.诊断 依据小妖精面容、智能低下和特有心血管畸形即可明确诊断。需与本征鉴别的心血管畸形有:①主动脉瓣狭窄;②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等来区别。从面容上应与矮妖精综合征相区别。

5.治疗 孕妇及患儿均禁用维生素D和高钙饮食。对主动脉病变可考虑手术治疗。周围肺动脉狭窄及右心发生心功能不全时,应积极治疗控制心衰。

6.预后 预后取决于心血管畸形的程度和心脏的代偿机能。一般手术危险性较大,死亡率高。

(十六)Conradi综合征(先天性钙化性软骨发育不良)

1.先天性钙化性软骨发育不良 是因为软骨骨化障碍所致的长骨干骺端软骨斑点状钙化、四肢短小、关节挛缩,还有白内障、马鞍鼻和鱼鳞状角化症等皮肤症状。可认为是来自中、外胚层的多器官异常。1914年Conradi以“胎儿软骨发育不良”为题首先报道。本征的发生率约为1/50万。

2.病因 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有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能导致本征第二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可能导致本征第一型;尚有性染色体显性遗传者,表现为男婴死亡,女婴发病;最近还报告妊娠初期服用华法林可致胎儿罹患本征。

3.临床表现 颜面症状:前额突出、眼距增宽,高腭或腭裂。短头、小头或大头症。可伴Dandy-Walker综合征。眼部症状:白内障,尤以第一型肢根型合并白内障者最多。还可有视神经萎缩或发育不良,眼球震颤或斜视等。皮肤症状:可有鱼鳞状角化症、鱼鳞状红皮症、寻常性鱼鳞症等皮损。还可有毛囊萎缩、脱毛、脂溢性皮炎、滤泡性皮肤萎缩症,后者尤具诊断价值。四肢:可见短肢,第一型的肢体畸形,上臂比前臂严重,大腿比小腿严重。还可有多指、并指,膝外翻及关节挛缩。本征可伴先天性心脏畸形或肾脏畸形。还可有髂关节脱位,身材矮小、短颈、第五指内弯、通贯手、耳廓变形等。部分病人可伴智力低下。根据临床表现与预后,本征大致可分两型:第一型肢根型:四肢长度不对称,X线示干骺端显着钙化,合并白内障者高达70%以上,预后极差,常在1~2岁时死亡。第二型ConradiHuenermann型:四肢长度较对称,干骺端钙化影左、右差别不大,合并白内障者较少,预后良好。

X线可见干骺端斑点状钙化,长骨、椎骨、肩胛骨、喉头和气管的软骨部分,关节周围软组织上均可见斑点状钙化影,这些钙化影不随年龄而增加,3岁后便消失。腕骨及跗骨的软骨无变化。由于骨化过程迟缓,特别表现在肢根型病人,其胸、腰椎骺端软骨板增宽,形成特征性的冠状裂缝。

4.诊断 上述临床表现,加之幼儿期X线示骨骺多发性点状钙化。本征需与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区别,后者4~5岁以后发病,除骨骺点状病态外,有关节疼痛,以髋、膝关节为主,但无白内障及特异面容。

5.治疗 以对症治疗为主。

6.预后 本征肢根型预后差,多在1~2岁时死亡。Conradi-Huenermann型预后较好。以前以为合并白内障者预后不佳,现认为伴有中枢神经异常或有心脏畸形者预后恶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