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门诊兽医手册

液体疗法的临床应用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门诊兽医手册》第85页(5062字)

动物发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多继发于各类疾病,表现复杂,常同时或先后兼有几个类型,在神经体液调节下,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如严重持续腹泻,由于肠液和电解质成分迅速、大量丢失,组织灌流不足、缺氧等,初期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后期又可因大量丢失电解质,特别是K+、Clˉ的大量持续丢失或救治不当,导致电解质的代偿、交换,由于排H+过多而转化为低钾、低氯性碱中毒。因此,除尽快控制原发病外,必须从增强机体调节代偿机能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维持体液的容量、渗透压、体液pH和电解质成分、含量与分布的稳定,并注意改善毛细血管的灌流,使组织细胞恢复和发挥生理功能。由于动物的种类繁多,疾病的性质与表现又错综复杂,因此,补液时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掌握好“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和“边治疗,边观察,边调整”的总原则。需指出的是,口服补液才是最安全的补液方法,而静脉补液仅是迫不得已时的应急措施。因此,一旦病情好转,病畜能口服且能被消化吸收时,均应减少或停止静脉输液。

(一)补液方案的制定 制定一个实际病例的补液计划,主要考虑的是“补什么,补多少和如何补”等基本问题。并根据病情的发展和转归,作必要的调整或补充,准确地记录液体和体液的出入量。以病畜的临床表现、全身各系统,特别是心、肝、肾、肺和中枢系统等重要器官的病理反应情况为依据,仔细地分析症状和体征,结合有关实验室检查,正确地判断病畜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调的性质、类型和程度。

1.输液量 实质是补什么、补多少的具体措施。应从三个方面考虑,即纠正已经丧失量,补充日继续丢失量和供给当天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量与继续丢失量应在当天补足,而已经丧失量(即累积损失量),宜在2~3d内补充,第一天只补给估算量的1/2或1/3。

1)纠正已失量 已失量实际上是动物脱水程度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性质与类型。

需补液量:按体重(kg)×脱水程度估算。

需补给电解质的量:以脱水的性质和类型而定,其补给量可参照有关公式估算。总的基本原则是“高渗脱水补低渗;等渗脱水补低渗,等渗不能补等渗;低渗脱水补等渗,必要时可部分给高渗”。但应注意的是,5%~10%葡萄糖液是零渗液,只能达到补水的作用,而不能维持体液的渗透压。

酸中毒补碱的量:可参照前述有关运算方法补给。

2)补充日失量 日失量包括病畜由呕吐、腹泻、导胃、肠瘘、大量排放胸腹腔液、胆汁引流等丧失的体液量。这些内容可酌按前一天丢失量的记录,以等渗盐水或林格氏液补给。此外,病畜体温每升高1℃,每千克体重可加补5%葡萄糖液3~5ml;病畜有大出汗者,用1/2张液,每千克体重增补10~15ml。

3)供给当天生理需要量 各种动物大体可按每千克体重25~35ml计,用1/3张液补给。一般大动物取低限,中、小动物取高限,并注意加适当10%氯化钾液,不能进食的大动物每天可用80~150ml,中、小动物10~30ml,、小等应酌减。

2.补液的程序和方法 一般按“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浓后淡、晶胶相应、尿畅补钾”的原则补给。但应根据病例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因失血过多而发生明显贫血,或血浆蛋白显着下降者,给予先输血或血浆或右旋糖酐等胶体液,以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才能维持有效的血液容量。

1)扩容 “先快、先盐、先浓和晶胶相应”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细胞外液中以有效的Na+浓度和必要的胶体渗透压来尽快达到提高血容量。足够的血容量是维持正常血液动力和微循环有效灌流的物质基础,是改善组织缺氧、预防和治疗休克、改善全身机能状态的基本手段,但“三先”的程度则应以具体病例的脱水性质与程度、失衡电解质的性质及当时病畜的机能状态,特别是心、肾、肺功能的具体实际为前提。为达到上述目的,临床补液时,一般多首先静脉输给等渗的平衡盐溶液——乳酸钠林格氏液,其组成近似于细胞外液,或使用5%碳酸氢钠等渗盐溶液(5%~10%葡萄糖3份,等渗盐水2份,5%碳酸氢钠液1份),适用于肝功不全或休克病例,以免乳酸在体内蓄积。

2)调整 恢复和维持血浆的渗透压,纠正重要电解质的缺失。“后慢、后糖、后淡”的作用是在血容量已基本补足(补液致“尿畅”后,说明血容量已基本补足和肾功能基本正常),心功能、组织灌流已得到基本改善和血浆渗透压基本恒定的前提下,有利于水、电解质在细胞内外液间进行交换和代谢产物随尿液排除,使缺少的电解质得到逐渐补充,多余的逐渐随尿液排出,最终达到体液中水、电解质的含量、浓度与分布在细胞内外液间逐渐恢复和维持到正常生理水平。但是,纠正某些电解质,如:钾、钙、磷、镁等,使在细胞内外液中完全达到正常水平,除需要较长时间外,还需要有一些不可缺少的内在条件,如:钙、磷不但要求有一定比例、pH,还需要有维生素D参予等。所以,临床上许多发生水、电解质严重失调的病例,实施液体疗法施治时,往往要持续3~5d或更长时间。

3)纠正体液pH 临床实施时,常将体液pH纠正与扩容同步进行。补碱不但可以纠酸、提高血浆渗透压,而且还有利于K+、HPO4ˉˉ等进入细胞内,改善血液黏度,预防和治疗红细胞凝集而达到改善和疏通微循环等作用。

4)营养和病因治疗等的需要从静脉补液或其他途径中加入必要的能量物质,如高渗糖、ATP或维生素及其他有关治疗药物等,但应注意各药物间的合理相互配伍。

(二)输液速度

1.休克、大面积烧伤或中度以上的低渗或等渗脱水病例,起初的补液速度宜快。大动物在心功能尚好的情况下,开始时的30~60min内应控制在50~100ml/min为宜,以防血容量急骤上升,导致心衰、肺水肿的后果。待血容量逐渐得到补充后,应减慢滴入速度。

2.有心、脑、肾、肺功能障碍者及补钾时,滴入速度宜慢。

3.输入甘露醇、山梨醇等脱水利尿剂时,速度宜快。一般可按规定每千克体重补给量(甘露醇1~4g、山梨醇每千克体重1~2g),以20~30min内输入。

(三)安全输液 一般情况下,有效循环血量的调节可在3~8h内完成;酸碱平衡的调节,可在12~36h内纠正;细胞内缺水和缺钾等则可在3~4d内予以解决。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年老体弱或心肾功能不全病畜,输盐过多过快可导致循环血量骤增,引起心衰和肺水肿;5%~10%糖液输入过多,水易进入细胞内,有可能引起脑水肿为主要表现的水中毒。当需大量快速输液时,为安全计,最好测定中心静脉压(CVP)。临床上常采用的简易方法是:

1.观察颈静脉的充盈度 正常动物颈静脉沟明显而不怒张,压迫颈静脉后约7s左右,颈静脉充盈良好。若颈静脉沟明显塌陷,压迫而不充盈或迟于7s充盈者,示血容量不足,可以安全输液。反之,若颈静脉明显怒张,则提示输液过量或心衰,应纠正心衰,并减缓或停止输液。

2.观察尿量及尿色的改变 输液至开始排尿,说明细胞外液量已基本适中,应逐渐减慢输液速度。若尿频量多而色清,兼有心血管现象改变者,则提示输液过量或输入速度过快。

3.观察肺部是否出现湿性罗音 若输液后出现罗音,则说明血容量已过多或输入盐液过多、过快,应减缓或停止输液,以防发生肺水肿。

4.注意四肢末梢或腹下有无水肿 若在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上述部位出现水肿,在排除心肾功能不全、血浆蛋白明显不足或针孔漏液等情况后,常提示细胞外液量已大大超出正常量。

(四)输液所需药品

1.以供给水、电解质为主的溶液

1)水 饮用常水。由缺水而引起的脱水,可令动物自由饮水或人工经口投给所需要水量。

2)等渗盐水(生理盐水) 0.85%氯化钠液,含Na+、Clˉ为154mmol/L。适用于细胞外液脱水,Na+、Clˉ丧失的病例,如呕吐、腹泻、出汗过多等。此溶液与细胞外体液相比,Clˉ浓度高出50%左右,最好用于Clˉ丢失多于Na+的病例。因使用不当,可引起水肿及K+的丢失。如果向此溶液添加5%葡萄糖液,效果更好。

3)低渗盐水 Na+、Clˉ浓度是等渗盐水的1/2,用于缺水多于缺盐病例。

4)高渗盐水 浓度为10%盐水,含Na+、Clˉ为1700mmol/L。能使细胞脱水,不适合用作补水、电解质为主的溶液,可用于缺盐多于缺水的病例,但用量不宜过大,速度也不能过快。

5)5%葡萄糖溶液 为等渗的非电解质溶液,适用于因缺水所致的脱水病例。

6)林格尔氏液(复方氯化钠溶液) 含有K+、Ca2+、Na+、Clˉ等离子,同细胞外体液相仿,在补液时更合乎生理要求,较等渗盐水优越。但严重缺K+、缺Ca++时,因含量小,还需另外补充。

7)10%氯化钾溶液 含K+、Clˉ为13mmol/L,用时取10~15ml,溶于500ml5%葡萄糖溶液中,浓度不超过0.3%,常用于低血钾病畜。注射速度要慢,过快有引起心跳停止的危险,静脉输入时,必须在尿畅通之后补钾,即所谓“尿畅补钾”,必要时应每日补给,因细胞内缺K+恢复速度缓慢,补钾盐有时需数日才达到平衡。

2.调节酸碱平衡的溶液 见酸碱平衡失调中“几种常用碱液的应用”。

3.胶体溶液

1)全血 输血不单纯是补充血容量,还可供给营养物质,使血压尽快恢复。供血动物必须严格检查,确认健康时方可采血(参照输血疗法)。

2)血浆 本品含有丙种球蛋白的非特异性抗体,能与各种病原相作用,加速疾病的痊愈。又可供蛋白质的来源,提高胶体渗透压,适用于大量体液的丢失。应用时取新鲜血浆,可不考虑血型。

3)血清 用于补充血容量的不足。将血清加热除掉种属特异性,其蛋白质的含量与其他动物相似,可用做各种动物的输液。

4)右旋糖酐 右旋糖酐是多糖体,不含蛋白质,其分子量与血浆蛋白的分子量接近。临床多用低、中分子右旋糖酐。中分子右旋糖酐的分子量为5万~10万,多制成6%的生理盐水溶液静脉注射,因分子量较大,不易渗出血管,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浆容量,维持血压,供出血、外伤性休克及其他脱水状态时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的分子量为2万~4万,多制成10%的生理盐水溶液静脉注射,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制止或减轻细胞的凝集,从而改善微循环。一般输入右旋糖酐时,可先输1000ml低分子的,再输中分子的。输入速度开始宜快注,血压上升到正常界限,再减慢速度,维持血压不致下降,然后再考虑补充电解质溶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