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痘
书籍:门诊兽医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门诊兽医手册》第307页(704字)
(一)诊断要点
1.由痘病毒引起,绵羊以细毛羊、羔羊易感,山羊痘少发,在同群中传播迅速,但不向其他羊群传播。多发于冬末、春初。
2.病羊体温升高,呼吸、脉搏增速,结膜潮红,有浆性、黏脓性鼻液,持续1~4d后,在无毛或少毛部位呈现红斑,次日红斑中央出现丘疹,形成水疱,再经3~4d水疱化脓,形成脓疱,1周后脓疱结成干痂慢慢脱落。山羊痘多发生于乳房皮肤和乳头上,重者遍布全身。
3.皮肤上见到各期痘疹,呼吸道、胃肠道黏膜也见出血性炎症,特征性病变是在咽喉、气管、肺和真胃等部位出现不同阶段的痘疹。
4.应与羊传染性脓疱、丘疹性湿疹和螨病加以鉴别。
(二)防治
1.发现本病时,将病羊隔离,注意护理,使羊舍干燥,通风良好。搞好消毒和尸体处理工作。皮肤上的痘疱,涂碘酒或紫药水;黏膜上的病灶,用0.1%高锰酸钾冲洗,涂拭碘甘油或紫药水。继发感染时,肌肉注射青霉素或10%磺胺嘧啶钠。也可用免疫血清治疗,羔羊10~20ml,成年羊20~50ml。
2.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羊群体质。不从疫区引进羊及其产品,必须引进时,隔离检疫21d,证明健康方可混群。对发病区和受威胁区,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常用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免疫期可维持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