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门诊兽医手册

狐病毒性肠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门诊兽医手册》第373页(645字)

(一)诊断要点

1.由犬细小病毒引起。流行迅速,传染性强,持续时间长,无明显季节性。

2.病狐体温升高达40~41.5℃,拒食,鼻镜干燥;剧烈腹泻,粪便呈灰白色、黄绿色水样,恶臭,混有黏液和气泡,或脓样血便;后期粪呈酱油状,混有血丝,尿呈黏浓茶色,卧笼不起,消瘦衰竭,麻痹痉挛而死;濒死期腹部膨胀,口流血水,个别新生狐和老狐,因病毒侵害心肌,未见症状而突然死亡。

3.剖检可见空肠、回肠,有时波及十二指肠,表现明显的充血、水肿,黏膜脱落,肠内空虚,有黏液或血性液体;严重者,肠管外观紫红,内充满果酱样黏液;死于心肌炎的病例,可见心肌红、黄相间,心内膜有出血点,肺局部充血、水肿。

4.应与狐出血性胃肠炎鉴别诊断。

(二)防治

1.发现病例立即隔离,加强护理,采取强心、补液、止泻等对症疗法;支持疗法,注射抗血清10~30ml;防止并发症,肌注硫酸庆大霉素20~40mg/只,饲料中投给氟哌酸,或其他抗菌和抗病毒的药物。

2.严格管理制度,防止、犬等动物进入笼舍,定期清毒,预防接种狐病毒性胃肠炎疫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