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蛔虫病
书籍:门诊兽医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门诊兽医手册》第418页(771字)
(一)诊断要点
1.寄生于小肠,有时见于胃中。临床表现消瘦、贫血、发育停滞、消化障碍,常有腹痛症状。虫体大量寄生时,可发生肠堵塞或肠穿孔而导致腹膜炎。幼驹有时还出现癫痫等神经症状。当肺部有大量幼虫移行时,患驹呈现短暂的体温升高、咳嗽、流鼻液。
2.采用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粪便中的马蛔虫卵,也可根据在粪便中发现有自然排出的虫体或进行诊断性驱虫后检出的虫体来确诊本病。
(二)防治
1.每年春、冬各进行1次预防性驱虫,妊娠母马在分娩后1周左右进行驱虫。驱虫时,应圈留在指定地点进行,驱虫后3~5d粪便应集中堆肥发酵处理。驱虫后1~2d(特别是驱虫后5h之内)应详细观察马匹变化,发现因驱虫药中毒时,立即解救。
2.可选用下述药品驱虫:
1)敌百虫每千克体重40~75mg,配成10%~20%溶液灌服。敌百虫驱虫后,常发生肠音增强、排稀便,乃至轻度腹痛、流涎、肌肉震颤、呼吸促迫、心跳加快等副作用,一般经4~6h可恢复正常,如症状重剧,长时间不恢复,则应采用阿托品进行解救。
2)丙硫苯咪唑或甲苯咪唑每千克体重10mg,口服。
3.搞好环境卫生,坚持日常的厩舍和系马场清扫工作,将粪便运到远离厩舍和草场的地方堆肥发酵。保持饮水、草料的清洁,防止被马粪污染,必须用水桶、草架、饲槽饮马、喂草料,防止马匹在地面采食。
上一篇:马胃虫病(柔线虫病)
下一篇:门诊兽医手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