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门诊兽医手册

抗真菌药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门诊兽医手册》第459页(1506字)

(一)全身性抗真菌药

1.两性霉素B

1)应用 内服及肌注均不易吸收,肌注刺激性大,一般以缓慢静注治疗全身性真菌感染,对隐球菌、球孢子菌、白色念珠菌、芽生菌等都有抑制作用,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

2)用法与用量 静注,家畜每千克体重0.1~0.5mg,1次/2d或3次/周,总剂量4~11mg;开始每千克体重用0.38mg,1次/d,连用4~10d,以后可增加到每千克体重1mg,再用4~8d;临用前,先用注射用水溶解,再用5%葡萄糖注射液(切勿用生理盐水)稀释成0.1%的注射液,缓缓静脉注入。外用,0.5%溶液,涂敷或注入局部皮下,或用其3%软膏。

3)不良反应 在静注过程中可引起寒颤、高热和呕吐等。在治疗过程中可引起肝、肾损害,贫血和白细胞减少等。在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时,应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肾毒性)、洋地黄类(两性霉素B使此类药物的毒性增强)、箭毒(神经肌肉的阻断)、噻嗪类利尿药(低血钾症、低血钠症)。

2.酮康唑 内服易吸收,但个体间变化很大。对全身及浅表真菌均有抗菌活性,用于治疗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隐球菌病、芽生菌病;也可防治皮肤真菌病等。对白色念珠菌感染无效。内服,一次量,家畜每千克体重5~10mg,1~2次/d;犬每千克体重5~20mg,2次/d。

(二)浅表应用的抗真菌药

1.灰黄霉素

1)应用 内服易吸收,主要用于小孢子菌、毛癣菌及表皮癣菌引起的各种皮肤真菌病,对其他真菌病无效。应用时要注意本品无直接杀真菌作用,只能保护新生细胞不受侵害,因此,必须连续用药至受感染的角质层完全为健康组织所替代为止。

2)用法与用量 内服,马、每千克体重5~10mg,犬每千克体重12.5~25mg,2次/d,连用3~6周(如需要,疗程可更长)。

3)不良反应 有致癌和致畸作用,禁用于怀孕动物,尤其是母马及母。有些国家已将其淘汰。

2.制霉菌素

1)应用 抗真菌作用与两性霉素B基本相同,但其毒性更大,不宜用于全身感染。内服几乎不吸收,内服给药治疗胃肠道真菌感染;局部应用治疗皮肤、黏膜的真菌感染。

2)用法与用量 内服,马、牛250万~500万IU/次;50万~100万IU/次;犬5万~15万IU/次,2~3次/d。家禽鹅口疮(白色念珠菌病),每千克饲料50万~100万IU,混饲连喂1~3周。雏曲霉菌病,每100羽50万IU,2次/d,连用2~4d。乳管内注入,牛每次每乳室10万IU。子宫内灌注,马、牛150万~200万IU。

3.克霉唑 对浅表真菌的作用与灰黄霉素相似,对深部真菌作用较两性霉素B差。主要用于体表真菌病的治疗。内服,马、牛5~10g,驹、犊、猪、羊1~1.5g,2次/d。混饲,100只雏鸡1g。外用,1%或3%软膏。

上一篇:其他 下一篇:抗病毒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