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飞蝗测报调查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第51页(7184字)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属直翅目,蝗总科丝角蝗科,是引发中国蝗灾发生的主要害虫,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具有暴发性、群居性、迁飞性等特点。分布广泛,目前主要发生为害区为黄河中下游沿河滩、渤海湾沿海、沿淮、华北洼淀水库和内涝洼地、南部沿海等,涉及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天津、安徽、江苏、海南、广西等10省(自治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受异常气候和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加之黄河河床滚动,河道断流频繁,增加了新的淤滩;一些湖泊、水库频繁脱水,有的农田弃耕撂荒或退耕还草、还苇等,致使新的蝗区不断产生,老蝗区不断反复,蝗区面积和分布区域发生了很大变化,蝗虫发生频率上升,对农业生产构成较大威胁。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卵期调查

卵期调查,主要明确蝗卵的分布、密度、越冬死亡率及发育进度等情况。从3月中、下旬开始,选择不同生态环境,随机选点挖卵,每隔10天挖卵1次,共查3次。第一次挖卵主要调查蝗卵的分布情况、蝗卵密度和死亡率,第二、第三次调查主要明确蝗卵发育进度。

1.1.1 蝗卵分布情况 按不同类型蝗区,一般每种生态类型取样点300个以上,每样点为1m2,挖取样点内所有卵块,分别统计有卵样点数、总卵块数、平均每块卵粒数、平均蝗卵密度、最高蝗卵密度,计入表3-1。

表3-1 蝗卵分布调查记载表

1.1.2 蝗卵越冬死亡率 第一次挖取的卵块中,随机抽取5~10块,进行逐粒观察,统计总卵粒数和干瘪、霉烂、寄生、虫咬等死亡卵粒数,计算越冬死亡率,检查导致蝗卵死亡的主要原因,将结果记入表3-2。

表3-2 蝗卵死亡率调查记载表

1.1.3 越冬蝗卵发育进度 每种生态类型蝗区挖取蝗卵5~10块,随机抽取活卵50粒,用10%漂白粉液浸泡2~3min,待卵壳溶薄后取出,清水洗净,用手电筒光透视,检查卵的胚胎发育情况,参照蝗卵胚胎发育进度分期特征表(参考3.3),分出各发育期的卵粒数,计算各期所占比率,结果记入表3-3。

表3-3 蝗卵胚胎发育进度调查表

1.2 蝗蝻期调查

蝗蝻期调查,主要掌握蝗蝻出土期、发育进度、蝗蝻发生面积和密度。

1.2.1 出土期 根据春季蝗卵胚胎发育进度调查结果,推算出蝗蝻出土期,提前1~2天在蝗卵分布较为集中的避风向阳高坡地,每3天调查1次,当查到蝗蝻时,为夏蝗出土始见期。在夏残蝗调查结束10天后,选择夏蝗成虫出现较早的蝗区,每3天调查1次,当查到蝗蝻时,为秋蝗出土始见期。

1.2.2 蝗蝻发育进度 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生态环境的蝗区,自蝗蝻出土始期10天后,开始系统调查。每隔5天调查1次,至羽化盛期为止。每种类型蝗区随机取样10个点,每点调查1m2以上。捕获各样点内全部飞蝗(当总捕获数少于100头时,应适当增加样点数)。根据东亚飞蝗蝗蝻各龄期主要特征表(参考3.4),检查统计各龄期数量和所占比率,结果记入表3-4。

表3-4 蝗蝻发育进度调查记载表

1.2.3 发生面积与密度普查 主要了解宜蝗面积、蝗蝻发生面积、蝗蝻密度及分布情况。在三龄蝗蝻发生盛期采取防治措施前进行。按以下密度取样调查。

a.重点蝗区:面积1000hm2以上,环境条件基本一致的,每10hm2取1点;面积500~1000hm2,环境条件较复杂的,每5hm2取1点。

b.一般蝗区:每16.67hm2(250亩)取1点。

c.监视蝗区:每33.33hm2(500亩)取1点。

d.特殊环境(独立分散蝗区):每1hm2取1点。

调查采用平行等距离调查取样法,每点调查10m2(目测1m宽,前进10m)。观察样点内蝗蝻数,将调查结果统计汇总,记入表3-5。

表3-5 东亚飞蝗发生面积与密度普查汇总表

1.3成虫期调查

成虫期调查,主要了解残蝗面积及密度、成虫雌雄比、产卵场所及产卵量。

1.3.1 残蝗面积及密度普查 在夏蝗成虫和秋蝗成虫产卵盛期各普查1次。取样密度及方法同蝗蝻密度普查,每样点面积660m2(目测3m宽,前行220m),观察样点内东亚飞蝗成虫数量。将调查结果统计汇总,记入表3-6。

表3-6 东亚飞蝗残蝗情况普查统计表

1.3.2 成虫雌雄比及产(抱)卵雌虫率 结合夏残蝗调查和秋残蝗调查同时进行。随机捕捉成虫不少于100头,调查统计雌虫数和产卵或抱卵雌虫数,计算其比率,结果记入表3-7。

表3-7 东亚飞蝗雌雄比及产(抱)卵情况调查记载表

1.3.3 产卵量 在成虫羽化盛期后5~7天,随机捕获雄成虫和未产卵雌成虫各30头,分别用容积为1m3的网罩室外罩养,每网罩雌雄成虫各20头,待成虫全部死亡后挖查卵块数、卵块卵粒数,计算单雌产卵量,结果记入表3-8。

表3-8 东亚飞蝗产卵情况调查统计表

1.4 天敌调查

了解当地捕食性、寄生性天敌种类及数量。捕食性天敌调查与夏蝗和秋蝗蝗蝻密度普查同时进行,各查1次,共查2次。每蝗区随机选5点,蜘蛛、蚂蚁、步甲等,每点查1m2,蛙类每点查10m2,鸟类每点查667m2,目测计数。寄生类天敌调查,结合查卵、查蝗蝻,对被寄生的卵和蝗蝻饲养观察,调查结果记入表3-9。

表3-9 东亚飞蝗天敌调查统计表

1.5 水文和气象资料收集

1.5.1 水文资料 4~9月,每月中旬从当地水文部门收集湖库、河泛、沿海及内涝蝗区的水文资料数据,以分析水文对飞蝗发生动态的影响,记入表3-10。

表3-10 影响东亚飞蝗发生面积的水文资料统计表

1.5.2 气象资料 收集当地气象台(站)温度、湿度、降水等主要气象要素的实测值和预测月(旬)报值,填入相应报表。

2 预测预报方法

2.1 发生期预报

2.1.1 蝗蝻出土期 按照以下三种方法进行预测。

a.分级法:根据不同环境蝗卵发育进度,参照蝗卵在变温气候条件下不同胚胎发育期至出土所需时间表(参考3.5)及当地气候条件来预测蝗蝻孵化出土期。

b.历期法:夏蝗卵的发育历期一般需15天,可根据夏蝗产卵期预测秋蝗孵化期。

c.积温法:依据蝗卵胚胎发育进度调查的蝗卵胚胎发育情况,结合调查后10天内当地5cm地温,参考蝗卵胚胎在30℃恒温下的不同发育期所需时间,用下列公式做出孵化期预测[其中(1)、(2)是在无地温记录时用气温折算]。

式(1)、(2)、(3)中:

T1——蝗卵胚胎调查之日到孵化所需天数;

t——已完成发育天数;

Ts——5cm旬平均地温(℃);

Ta——旬平均气温(℃);

210——在30℃恒温下蝗卵胚胎发育所需的有效积温(℃);

15——蝗卵胚胎发育的起点温度(已完成发育各天以15℃计算);

1.4——4月份气温与5cm土温之差;

1.8——5月份和7月份气温与5cm土温之差。

2.1.2 蝗蝻三龄盛期 从蝗卵孵化盛期预测蝗蝻三龄盛期用以下方法。

a.历期法:根据当地历年积累的资料和气候情况预报蝗蝻三龄盛期。

b.积温法:蝗卵孵化盛期后,可根据地面上30cm旬平均草丛温度(无草丛温度,可用气温+1.6℃代替),利用蝗蝻发育的有效积温(参考3.7)进行预算。计算公式:

式(4)中:

T2——孵化盛期至三龄盛期所需天数;

Tg——30cm平均草丛温度(℃);

18——蝗蝻发育起点温度;

131.6——25~35℃变温条件下一龄和二龄蝗蝻发育所需有效积温。

2.1.3 成虫羽化期 蝗卵孵化至成虫羽化期,可采用有效积温法预测,其公式为:

式(5)中:

T3——蝗卵孵化至羽化期所需天数;

Tg——30cm平均丛草温度(℃);

18——蝗蝻发育起点温度;

407.5——25~35℃变温条件下一龄蝗蝻发育至成虫所需有效积温。

2.1.4 成虫产卵期 成虫产卵期用以下方法预测。

a.分期法:在成虫交尾初期和盛期分别捕捉雌成虫20头,剖腹检查体内蝗卵发育程度,根据蝗卵发育分期表和蝗卵发育期至产卵期所需天数表(参考3.7),预测产卵期。

b.历期法:从羽化到产卵一般需15~20天。

2.2 发生量预报

2.2.1 发生密度 根据残蝗密度、雌虫数及产(抱)卵率,每头雌虫产卵量及死亡率,预测下代发生密度。此外,还应考虑天敌情况和土壤含水量的高低及气象因素等。下代蝗蝻密度可用下式计算:

Dx=dr×f×fi×e×(1-r)……………………(6)

式(6)中:

Dx——下代蝗蝻密度(头/m2);

dr——残蝗密度(头/m2);

f——雌虫率(%);

fi——产卵雌虫率(%);

e——每头雌虫产卵量(粒);

r——蝗卵自然死亡率(%)。

2.2.2 发生面积 根据残蝗面积、分布范围,结合水淹、耕地、淤滩、湖库水位等因素预报下代发生面积。

3 预测参考资料

3.1 发生程度分级

3.1.1 东亚飞蝗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注:①表中:L代表发生指数,p代表发生面积占宜蝗面积的百分比,d代表蝗蝻平均密度。

②发生程度最终以发生指数来衡量。

3.1.2 发生指数计算方法 发生指数由宜蝗面积、发生面积、蝗蝻平均密度等构成,用于确定发生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7)中:

L——发生指数;

S——发生面积;

St——宜蝗面积;

d——蝗蝻平均密度。

3.2 东亚飞蝗群居型与散居型的区别

3.3 蝗卵胚胎发育进度分期特征表

3.4 东亚飞蝗蝗蝻各龄期主要特征比较表

3.5 蝗卵胚胎发育至孵化所需时间表

3.6 东亚飞蝗各龄期有效积温表

3.7 蝗卵发育分期特征和各期至产卵期所需天数表

3.8 东亚飞蝗形态特征描述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又名蚂蚱。直翅目,短角蝗亚目,蝗总科,丝角蝗科。成虫体绿或黄褐色,多因栖居类型、性别、羽化后时间的长短以及环境背景而变异。触角丝状,多为淡黄色;具1对复眼和3个单眼。复眼后有淡色条纹,前下方有暗色斑纹。前胸背板形状与色泽因栖居类型的不同有明显区别。中胸腹板侧叶间的中隔之长大于宽。前翅发达,常超过后足胫节的中部,具有光泽和暗色斑纹;后翅较宽,折叠于前翅之下,色淡透明。后足腿节上侧上隆线细齿明显,内上侧基部之半在隆线之间呈黑色,近顶端处有明显而较狭的暗色横纹。后足胫节常为橘红色,无外端刺,外端具刺10~11个;中垫短,不到达爪的中部;腹部听器鼓膜盖较大,几覆盖鼓膜孔之半。

东亚飞蝗具变型特征,当种群密度大时成群居型;密度低时,为散居型。两型之间尚有中间型(或转变型),由高密度蝻群分散或低密度蝻群聚集而形成。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蝗不仅在形态和生物学特征上有明显区别,在猖獗为害周期上也不同。二型的区别见附录B。

东亚飞蝗产卵于卵囊中,卵囊黄褐色或淡褐色,长筒形,长45~67mm,中部略弯;每块卵囊一般含卵50~80粒,个别多达200粒左右;卵粒呈香蕉状,一般长6~7mm,直径约1.5mm。根据卵的发育进度,将之分为原头期、胚转期、显节期和胚熟期四个时期,具体特征见附录C。卵孵化形成的若虫称蝗蝻,蝗蝻经5次蜕皮变为成虫。各龄蝗蝻除大小、色泽有差别外,形态上也有明显差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