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类枯萎病测报调查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第353页(1135字)

瓜类枯萎病是由尖镰孢真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引起的一种瓜类蔬菜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全国各菜区都有分布。以黄瓜、西瓜、甜瓜、丝瓜、节瓜等受害较重。枯萎病一般在幼苗期较少显症,在瓜株开花结果期间发生,主要为害瓜蔓和根颈部。发病最适温度为24~28℃,若遇时晴、时雨或连续阴雨后转暴晴,病害易迅速蔓延流行。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系统调查

定植后5~10天开始,选早栽、感病的主栽品种、地势低洼的类型田2~3块,每5天1次全田普查。初见病害后,采用抽行式取样法,每田定行定株100株,调查田间病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表6-53)。

表6-53 瓜类枯萎病大田病情消长调查表

1.2 大田普查

在枯萎病发生后,进行大面积普查。普查时选用代表性大田或保护地20~25个。每块田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前期取20株,中、后期取10株,大田调查一般进行3~5次。将调查结果记入表6-54。

表6-54 瓜类枯萎病大田普查调查表

2 预测方法

2.1 发生趋势预测

依据病情系统调查情况,结合天气、品种、长势等进行综合分析,预测病害发生趋势。当观察田病株率达3%时,开展大田普查。

2.2 防治适期预报

根据系统测报点病情消长调查情况,如发现中心枯萎病株后,即为防治适期。

3 测报参考资料

瓜类枯萎病病情分级标准

◆0级:无病;

◆1级:全株个别分枝发病;

◆2级:全株1/2以下分枝发病,叶片开始枯萎;

◆3级:全株1/2以上分枝发病,叶片明显枯萎;

◆4级:全株萎蔫枯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