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蜘蛛测报调查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第401页(2741字)

红蜘蛛(Tetranychus cinnbarinus) 属蛛形纲前气门目叶螨科。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为害茄科、葫芦科、豆科、芋及百合科中的葱、蒜等20多种蔬菜,寄主植物多达32个科、113种。也是保护地栽培蔬菜上的重要害螨。越冬场所较复杂,以两性生殖为主,雌螨也能孤雌生殖,世代重叠现象严重。一般前茬为茄果、瓜、豆类蔬菜地的路边、沟渠边杂草多的地方发生早。据对红蜘蛛虫情调查,虫口密度在茄子、辣椒上分布特点是中下部高于中上部,在豇豆上则上、中、下部的密度相差不大。适宜红蜘蛛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10~37℃,最适环境温度为24~30℃,相对湿度为35%~55%。当温度在30℃以上,相对湿度超过70%以上,不利种群繁殖;高温、低湿才有利种群繁殖,虫口密度直线上升。如遇台风、暴雨天气,有较好的自然抑制虫口密度的作用。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早春虫口基数调查

1.1.1 调查时间 早春当环境温度回升到7~8℃时开始,至环境温度回落到7~8℃止(南方地区可能要全年调查时,以自然年度的法定日期作为划分年份数据的起始点与终止点)。

1.1.2 调查方法 选上年大田发生过红蜘蛛为害田块的田边,在过冬避风向阳侧,每10天1次,沿田边一字形取样法,随机取样20点,每点取1株,调查20株作物或杂草的红蜘蛛寄生虫口。将调查结果填入表6-123。

表6-123 红蜘蛛早春虫口基数调查表

1.2 田间虫情消长系统调查

1.2.1 调查时间 当地月平均温度稳定在14℃时开始,至月平均温度下降到14℃以下时终止(南方地区可能要全年调查时,以自然年度的法定日期作为划分年份数据的起始点与终止点)。

1.2.2 调查方法 选早、中、晚茬的主栽品种的茄子、瓜类、豆类、芋等各类型田2块,于定植后15天开始,每5天1次,采用Z字形取样法,每田定点25个,每点定2株,共取样50株。调查有虫株率、成虫数。如发生密度较高,每田可只查10个点,每点查1株;发生特别重时,可简化到每点每株取上、中、下部叶片各1张,调查虫口密度,再根据单株叶片数推算株虫口密度。将调查结果填入表6-124。

表6-124 红蜘蛛虫口密度消长调查表

1.3 害螨天敌调查

1.3.1 调查时间 在当地发生盛期,每月调查1次。

1.3.2 调查方法 选当地各种作物类型红蜘蛛早发的田块,于每月的中旬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调查捕食性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将结果填入表6-125。

表6-125 红蜘蛛田间捕食性天敌调查表

2 大田虫情巡回普查

2.1 调查时间

在当地红蜘蛛发生为害的盛期。

2.2 调查方法

在主要生产基地,选早、中、晚茬主栽品种的每种类型田(于定植后15天开始)各2块,每10天1次。采用沿田边一字形跳跃式取样法,每田随机定10个点,每点定2株,共取样20株,调查有虫株率,调查的总田块不少于20块。将结果填入表6-126。

表6-126 红蜘蛛大田普发率调查表

3 预测预报方法

3.1 短期预报

田间有虫株5%~10%,结合近期天气预报(少雨或连续温度偏高)时发布防治适期预报。

3.2 中长期预报

根据历史早春虫量多少资料,利用常年的同期气象资料、当年始发期温度与雨水多少变化(天气趋势预报)进行发生程度的预报。

4 测报参考资料

4.1 发生程度分级

4.1.1 发生程度趋势预报的分级

红蜘蛛发生程度测报预警参考

注:上海市蔬菜科学技术推广站,2004。

4.1.2 大田发生程度普查分级

◆1级:有虫株率≤20%;

◆2级:有虫株率20.1%~40%;

◆3级:有虫株率40.1%~60%,或有轻弱的黄叶塘;

◆4级:有虫株率60.1%~80%,或有零星的黄叶塘面积;

◆5级:有虫株率>80%,或有成片落叶(黄叶塘)面积。

4.2 防治指标

苗期有虫株率达到≥5%,成株期有虫株率达到≥10%。

4.3 防治适期预报

防治适期为红蜘蛛转移大田扩散初期。

4.4 红蜘蛛卵和若虫的历期(天)

4.5 气温与红蜘蛛世代历期的关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