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矢尖蚧测报调查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第455页(1157字)

柑橘矢尖蚧[Unaspis yanonensis(Kuw.)]在我国大多数柑橘产区年发生2~3代,在福建1年发生3代,少数4代,世代重叠,行两性生殖。主要以受精雌成虫和少部分二龄若虫越冬。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系统调查

从4月开始,选有代表性的果园2~3个,每园选定5株,每7天调查1次,10月以后10~15天调查1次。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每个方位随机调查10片,共计50片叶。观察各虫态的数量及比例、天敌数、调查叶片数、有虫叶数,统计平均每叶虫量等。记载于表7-73。

表7-73 矢尖蚧田间消长调查记载表

1.2 低龄若蚧盛发期调查

根据各地历史资料,越冬代一般当春季旬平均气温达15℃时,发生代掌握在各代雌成虫始盛期开始调查。从果园采集带有(越冬)雌蚧的枝梢5~10枝(虫量不少于100头),置室内保湿(最好用容器水培),逐日观察。当室内初见若蚧后,立即结合田间调查(方法同系统调查)。逐日记载每天雌成虫数、低龄若虫孵化数量及比例。根据各天记载情况,判断田间若蚧初见日、若蚧盛发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

2 预测预报方法

2.1 发生趋势预报

矢尖蚧的发生主要与橘园的园龄、柑橘园的管理水平、虫口基数及天敌数量有密切的关系。

2.2 防治适期预报

防治适期一般以田间调查低龄若蚧盛发高峰期为宜。低龄若蚧盛发高峰期预测有两个方法:一般当室内若蚧初见日后10~12天;当田间低龄若蚧始见期后5~7天。一般在田间低龄若蚧始见期就开始发出防治预报。

3 发生程度分级

根据浙江省植物保护总站资料,发生程度分级如下:

4 防治指标

2月中旬至3月上旬,春季越冬代雌成虫0.5头/梢或10%叶片发现有若虫;5月~10月,若虫3~4头/梢,或者10%叶片或果实发现有若虫为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