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花蕾蛆测报调查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第463页(1119字)

柑橘花蕾蛆(Contarinia citri Barnes)属于双翅目瘿蚊科。花蕾蛆在各柑橘产区均有分布,发生普遍,局部地区发生严重,一般受害达20%~30%,严重达80%以上。只为害柑橘类植物,是柑橘花期的主要害虫。成虫在花蕾上产卵,幼虫孵化后为害花器,使花蕾变形、变色,不能开花结实,严重影响产量。一般1年发生1代,在福建1年发生1~2代。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系统调查

一般在3月上旬开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橘园,以5点取样法,每点每株,在调查树的树冠地面,以对称位置取2个样方(25cm×20cm)。每个样方挖取10cm深度土样,盛于筛内(筛孔1mm),放在自来水头下冲洗,洗去细土,清理浮在上面的杂草木屑后,检查沉留在筛底的越冬虫数。统计记载于表7-84。

表7-84 柑橘花蕾蛆虫口密度记载表

1.2 化蛹进度调查

从3月初至4月上旬开始,每隔7天调查1次。取样方法同虫口密度调查。调查在固定一个柑橘园内进行。每次调查的总数不宜少于50个蛹。检查化蛹和成虫羽化情况。调查结果记载于表7-85。

表7-85 柑橘花蕾蛆化蛹进度调查表

2 预测预报方法

2.1 虫口密度

当每平方米平均越冬化蛹虫数5头以上,证明当年虫口基数大,有严重发生的可能;如当年柑橘花被害率在10%以下,可预报下一年不需施药防治。

2.2 气象因素

春季阴雨天多,土壤含水量达19%~25%时是成虫羽化的有利条件。

2.3 成虫羽化盛期

从蛹出现之日起,往后推8天,是成虫羽化出土初期,往后推13~14天是成虫羽化高峰期。

3 发生程度分级

柑橘花蕾蛆发生程度分级

注:浙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