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蚜虫类测报调查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第461页(1912字)

为害柑橘的蚜虫有多种,其中橘蚜(Toxoptera citricidus Kirkaldy)、橘二叉蚜(T.aurantii Boyer de Fonscolombe)、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棉蚜(A.gossypii Glover)、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等发生最为普遍,地域分布最为广泛。蚜虫是柑橘新梢的害虫,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新梢上吮吸汁液,被害的新梢嫩叶卷曲、皱缩,节间缩短,不能正常伸展。严重时引起落果及大量新梢无法抽出,不但当年减产,还会影响翌年产量。蚜虫排泄的蜜露能诱发烟霉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削弱树势。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有翅蚜发生数量诱测

根据有翅蚜对黄色有较强的趋性,3月下旬至10月上旬,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不同品种橘园边,离地1~1.5m高放置30cm×30cm×10cm黄盆3只,每盆间隔30m,内盛盆深2/3左右肥皂水,逐日记载前日有翅蚜的投盆数量。将结果记载于表7-82。

表7-82 黄盆诱蚜记载表

1.2 虫口基数调查

柑橘春梢生长期(4月上、中旬至5月中旬)和夏、秋梢生长期(8月中旬至9月下旬),选择不同种类橘园,间隔5天查1次,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2株,每株分东南西北中5个方向各选2个新梢。调查记载新梢数、总叶片数、蚜虫数和有蚜梢数,计算有蚜梢率和百叶蚜量。将结果记载于表7-83。

表7-83 橘园蚜量消长系统调查记载表

2 预测预报方法

2.1 发生为害趋势预测

根据橘园蚜量调查,若蚜与成蚜数量比例结果,结合天气预报、历史资料、柑橘种类与布局、天敌情况,预测春嫩梢期和秋嫩梢期蚜虫发生期、发生量、为害期和为害程度。

2.2 有翅蚜预测

2.2.1 迁飞盛期预测 根据黄盆诱蚜情况,参考天气预报,做出迁飞始盛期预报。根据若蚜与成蚜比例,结合天气情况、综合分析,做出有翅蚜迁飞盛期预测。

2.2.2 迁飞高峰预测 黄盆诱蚜蚜量出现激增时,2~7天后橘园即出现有翅蚜迁飞高峰。

2.3 发生量与防治适期预测

当橘园20%嫩梢发现有无翅蚜为害时,可当即做出防治适期预报。凡达到上述标准橘园,可确定为防治对象田。

2.4 有翅若蚜出现的预测

橘蚜若蚜占成蚜数量的5%~8%时;橘二叉蚜若蚜占成蚜数量的8%~10%时;桃蚜若蚜占成蚜数量的2%~3%时;棉蚜若蚜占成蚜数量的5%~10%时;绣线菊蚜若蚜占成蚜数量的6%~10%时;过5~6天即有有翅若蚜出现,再经1~2天有翅蚜开始迁飞扩散。

3 发生程度分级

当有翅蚜或橘园蚜量和有蚜株率出现突增时,间隔3~5天调查1次。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3~5株,调查有蚜株数,计算有蚜株率,判别发生等级。

柑橘蚜虫发生程度分级

注:浙江

4 防治指标及防治适期

4.1 防治指标

橘园20%嫩梢发现有无翅蚜为害时。

4.2 防治适期

春嫩梢期(4月上、中旬至5月中旬)有蚜梢率达15%以上时;秋嫩梢期(8月中旬至9月下旬)有蚜梢率达20%以上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