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扁刺蛾测报调查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第523页(1863字)
扁刺蛾(Thosea sinensis Walker)又称痒辣子,是茶树上的一种重要刺蛾类害虫。除为害茶树外,尚能加害油茶、梨、柑橘、枇杷、桃、李、核桃、苹果、枫杨、乌桕等30科40多种植物。初孵幼虫一般在着卵叶叶背取食下表皮及叶肉。被害叶呈现不规则形半透明的枯斑;三龄后在夜晚和清晨常爬至叶面活动,一般自叶尖蚕食,形成较平直的吃口,常食至2/3叶后便转叶为害。同一枝条或同一茶丛则自下向上取食为害,待茶树叶片食尽后再向临近茶枝或茶丛缓慢转移。此外,幼虫虫体上有毒刺,人体皮肤触及后引起红肿、疼痛,妨碍正常的采茶及田间管理工作。
1 调查内容和方法
1.1 冬前基数调查
此项调查目的在于掌握当年防治效果和残存量,预测来年可能发生程度,推动冬季治茧工作开展。选择不同类型茶地3块,每块地随机取5点10丛,检查茶丛根际表土中活茧数,填入表8—59。
表8-59 扁刺蛾越冬前虫口基数调查记载表
1.2 冬后存活率调查
经过一冬后,摸清活虫和死虫数,便于分析第一代发生趋势。在4月中、下旬调查越冬蛹(虫茧)存活率1次。取样选点和冬前一样,检查总蛹(虫)数不少于100个,按活、死和被寄生情况记入表8-60。
表8-60 扁刺蛾越冬后虫口基数调查记载表
1.3 羽化进度调查
当越冬幼虫进入蛹期时,在不同类型茶园取样调查(不少于4次)。以丛为单位,在定点茶丛根际表土中挖查100只活蛹。每批蛹分别设笼罩饲养室外茶丛中,从4月下旬开始观察记载每天羽化的成虫数,计算羽化率。结果记入表8-61。
表8-61 扁刺蛾羽化进度观察记载表
羽化结束后,观察病毒、寄生菌寄生及死蛹等情况。将各类寄生率,以及总寄生率记入表8-62。
表8-62 扁刺蛾冬后蛹寄生率观察记载表
1.4 茶园成虫发生量观察
该虫喜趋光,可设置诱蛾灯。选择四周空旷无障碍物影响的茶园,用20W黑光灯诱集。灯高出茶丛0.6m左右,灯下设集虫漏斗,下接集虫箱或毒瓶。如用水盆可加几滴煤油或肥皂液等。从始蛾期开始点灯,每晚8时打开到12时止;第二天上午详细检查数量,性比及当晚气象要点。记入表8-63。
表8-63 __代扁刺蛾灯下诱集记载表
1.5 卵量及孵化进度调查
从上代成虫始盛期开始调查。固定不同类型茶园,虫源多的,5点取样,每点1丛,计5丛,3天查1次,至发蛾终期后停止。将每次测查卵和孵化数记入表8-64。
表8-64 __代扁刺蛾卵量及孵化进度调查记载表
2 预测预报方法
根据各项系统调查资料,结合历年情况、天气条件、天敌数量和茶园生态环境综合分析,预测一年发生程度及各代发育进度、发生数量。
3 防治指标
当每丛幼虫平均达5头的幼龄茶园和开采茶园达8头时,即定为防治对象地块。
4 测报参考资料
扁刺蛾各代各虫态发生期(月/旬)
扁刺蛾各虫态历期
注:①安徽敬亭山茶场
②成虫产卵前期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