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仓鼠测报调查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第570页(2872字)
大仓鼠(Cricetulus tyiton de Winton),别名大腮鼠、齐氏鼠、搬仓鼠、灰仓鼠、田鼠、棉榔头。属于啮齿目,仓鼠科。
1 生物学特性和危害
1.1 分布
广布于我国长江以北地区,主要分布于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关中平原农作区及临近山谷川地。
1.2 形态特征
仓鼠属中最大的一种,成体体重100~280g,体长140~210mm。外形与褐家鼠近似,但尾较短,一般约为体长的一半。头短圆,有颊囊,耳壳短圆,有极窄的白边。后足粗壮,长22~25mm,一般小于褐家鼠后足长。雌鼠乳头4对。成体背毛灰褐色,背中部较两侧稍暗。腹面与前后肢内侧毛均为灰白色,或略带黄。尾上下均暗灰色,尾尖白色,后足背面白色。幼体和亚成体背面灰色,其余部分为浅灰色。
1.3 生活习性
独居,不冬眠。栖居地十分广泛,包括农田、荒地及山坡。在田埂、坟地、乡间小路及荒地最多;在接近农田的草原、河谷、沼泽地、灌丛及林缘地区也有分布。喜居于土质干燥的地带。洞穴复杂,洞道深而长,洞口5~7个,有2~4个仓库。每个仓库可存粮1~2kg,一般每窝可存粮1~5kg,最多可达20多kg。窝巢多在洞道最深处,多以植物茎叶铺垫。主要以夜间活动为主,白天也有活动。尤其是作物成熟期白天活动频繁,活动距离增加。
1.4 杂食
以植物种子为主,且食量大,对农作物危害甚大。偶尔也食昆虫和绿色植物茎叶。
1.5 繁殖和寿命
繁殖能力强。繁殖期随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与初春气温有关。如北京地区一般为4~10月。在南方,繁殖期较长,从3~10月,一年繁殖4窝甚至更多。越冬成鼠年产3~4窝,每胎最少4只,最多可达20多只,以6~10只多见。大仓鼠生态寿命为1年左右。
1.6 危害
大仓鼠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具有局部集中危害的特点。春播早熟玉米、油料作物地块、蔬菜大棚经常遭受大仓鼠的严重危害,严重时造成绝产。由于盗食及储粮活动,常使作物收成受到很大损失。倒伏小麦、水稻被害严重。玉米成熟时常爬到穗上危害,造成大量的玉米整穗、半穗籽粒全无,导致穗部霉烂、黑穗。大仓鼠除盗食各种作物种子外,小麦、水稻成熟时啃倒植株,盗食籽粒。秋季盗食大量粮食,并储存于洞内仓库,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据报道,有些地区大仓鼠到果树上盗食成熟梨、苹果的现象也很严重。
2 主要影响因子
2.1 气候条件的影响
随着春季温度上升,当旬均温度达到10℃左右时,大仓鼠活动频繁,活动范围增大,达到15℃时,进入第一个繁殖高峰,田间数量呈上升趋势。秋季温度降低,大仓鼠繁殖进入低潮。当月均温度降至15℃时,怀孕率骤减,雄鼠睾丸开始缩小,落入腹腔。
降水尤其是大雨或暴雨对田间大仓鼠的生活有直接影响。如洞内食物霉变,进水等,影响存活。如枣庄市薛城区,1984年7月下旬和8月下旬的降水量之和高达267.9mm,最大日降水量118mm(8月12日),使7~8月份间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卢浩泉、李玉春,1986)。
2.2 食物的影响
田间食物缺乏时,导致大仓鼠大量迁移。
2.3 内部因素的影响
当早春旬均温度上升到15℃左右时,田间捕获率基本上可反映春季大仓鼠越冬代存活密度(或称基础密度)。此时密度大,种群数量将迅速上升。
改造宜鼠环境,大面积统一灭鼠,都对大仓鼠种群数量有较大程度的直接影响。
3 调查项目与方法
3.1 密度调查
用夹夜法调查。计算总捕获率和大仓鼠捕获率。将结果记载于表9-1。
3.2 繁殖情况调查
对捕获的大仓鼠,检查鼠龄、雌鼠繁殖百分率、胎仔数,雄鼠生殖情况,结果记载于表9-2。
3.3 危害情况调查
在捕鼠样方内,对主要受害作物进行被害率、产量影响调查,结果填入表9-3。
4 预测预报方法
当早春综合基础密度(即各类害鼠综合密度)达到3%以上,以大仓鼠为优势鼠种,且可参与繁殖的雌鼠比例达到50%以上时,6~7月种群数量将达到高峰。7、8月参与繁殖的雌鼠多,且降水少,则秋季鼠量上升快,若7、8月大雨、暴雨多,则对大仓鼠不利。越冬种群鼠龄以幼体和成体为主,第二年春鼠量上升。早春气温回升快有利越冬鼠的发育和繁殖,如遇倒春寒,则不利越冬和第二年的第一胎的繁殖。
4.1 种群数量预测(张知彬,1998)
大仓鼠种群数量在秋季(9~11月)最高鼠密度(Y)与4月份鼠密度(X4)之间有较好的回归关系式:Y=0.98+8.66X4(r=0.89,p<0.01)。当4月份鼠密度大于2.33%时,种群增长有明显负反馈调节。据此,补充建立负反馈调节模型:Ŷ=18.43-2.14X4(X4>2.33,r=0.89,p<0.05)。经验证,数值测报准确率达90%以上,等级测报准确率为100%。
5 附录
年龄分组指标:
胴体重法
注:张洁,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