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导仪的基本结构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土壤农化分析手册》第90页(683字)

各种类型的电导仪,结构不尽相同,但基本均包括以下四部分。

(一)电导池 由两片电极构成,为讯号的发出者。

(二)振荡器 为了降低电极极化作用所造成的附加误差,测量讯号采用交流电。此交流电由电感负载多谐振荡器产生,由转换开关改变电容而获得低周(约140c/s)及高周(约1100c/s)两个频率,分别作为低电导测量及高电导测最的信号源频率。

因为从低电导至高电导,测量范围很广,因而电导池的电阻变化范围很大,一般多采用变压器耦合输出,使测量讯号不随电阻变化而改变。

(三)放大器 一般输入阻抗很高,能与低电导测量范围阻抗讯号源相匹配,多采用放大深度负回授,使之具有良好的线性。

(四)指示器 放大的讯号经检波后,由刻有电导率读数的0-1μA的电流表直接指示出被测值。在电表回路里接有10Ω精密电阻器,由此可输出0-10mV的直流电压,以供给自动电子电位差计。

除此以外,多数电导仪都配有电容补偿。因为测量信号是交流电,使电极极片间及电极引线,均出现了不可忽视的分布电容,电导池则有电抗存在,如果将电导池视作纯电阻来测量,则存在相当大的附加误差。特别在0-0.1μS/cm的低电导率量程里影响最显着,故有必要配有电容补偿以消除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