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和应用简史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品种鉴定手册》第76页(1554字)

1.种子 冈产一(1942)发现水稻品种之间的荧光特性有差异。Finkner(1954)收集141个燕麦品种和品系种子进行荧光特性的研究,调查不同品种荧光特性及荧光与非荧光种子杂交后代的遗传关系。结果发现,燕麦种子的荧光是从内外稃壳发出来的。表明荧光特性是来自母本。并调查了F2种子荧光特性的分离。发现F2种子的荧光与非荧光分离比例为1∶0;3∶1;15∶1。这就表明荧光特性是受1个主基因所支配的。荧光对非荧光是显性。但是,同样具有荧光特性品种的基因也存在差异。Schlehober(1956)经多年的研究认为,燕麦品种荧光特性的稳定性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来说,白粒燕麦种子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荧光,而黄粒品种则不发荧光。Morrison(1956)进行白粒燕麦与正常黄粒燕麦品种杂交,结果发现,F1种子为中间型荧光,F2种子则发生分离。其比例为荧光∶中间荧光∶无荧光=1∶2∶1。并认为种子的荧光特性也会发生突变。Baum等(1975)将6个燕麦品种种子分别磨碎,然后将磨碎样品放在2400nm波长下,测定其发出的荧光的光谱强度。并对该荧光图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可区分上述6个品种。

2.幼苗 Geniner(1929)发现,将意大利黑麦草和玻利尼亚黑麦草种子放在湿润滤纸上发芽,然后当幼苗长到一定大小时,如用紫外光照射幼根或幼根浸出液时,意大利黑麦草幼根发出荧光,而玻利尼亚黑麦草幼根则不发出荧光。这就是目前列入1985国际种子检验规程种及栽培品种鉴定,世界上广泛应用于黑麦草种子鉴别的有效方法。Corkill(1932)曾调查过黑麦草荧光特性的遗传,结果发现,来自非荧光亲本的杂交种子仍为非荧光,而来自荧光亲本的杂交种子却发生分离,荧光∶非荧光比例为3∶1或8∶1。据Linchan等(1933)研究,黑麦草荧光基因为显性性状。如荧光与非荧光杂交,其F1为显现荧光,F2则发生分离(3∶1)。丹麦种子检验所的Baecgaard(1962)对玻利尼亚黑麦草进行10年荧光特性的研究,结果发现一般不发荧光的玻利尼亚黑麦草样品中也具有平均为0.3%-18.7%荧光种子。因此用荧光法鉴定时应注意这个问题。Nitsche(1963)用淘汰法选育了非荧光的意大利黑麦草。Nyquist(1963)也选育成具有100%荧光的玻利尼亚黑麦草品系。

【参考文献】:

〔1〕颜启传编译(1987),美国品种纯度检验的实用方法,《种子》1987年第4期,第47-52页。

〔2〕(前苏)菲尔索娃(1956),种子检验和研究方法第196-198页,农业出版社。

〔3〕颜启传等译(1987),1985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农业出版社。

〔4〕张义君(1984),三个长豇豆品种种子的鉴别,《种子》杂志,1984年第3期;58-63。

〔5〕赖省生等(1985),荧光扫描法测定杂交水稻一代种子纯度的研究,《种子》杂志1985年第4期:32-35页。

〔6〕邓鸿德等(1988),水稻种子的荧光扫描研究,《杂交水稻》,1988年第1期,26-29页。

〔7〕中村俊一郎(1982),种子たょゐ种ぁゐぃは品种鉴别,农业ぉょび园芸,第57卷第5号,719-724;第6号:839-84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