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水产养殖手册

食用鱼的活鱼运输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水产养殖手册》第482页(1536字)

一、保证运输成活率的基本条件

1.的体质 长途运输的活鱼,体质要肥满健壮,无伤无病。运输前两天停食并应拉网锻炼。

2.溶氧 开放式水运,溶氧不应低于2—3mg/L。鲤科鱼类耗氧量和窒息点以及水温、个体大小的关系见鱼苗、鱼种运输的有关内容。密封式充氧运输,鱼类通常处于高氧环境中,缺氧不是死鱼的主要原因。

3.温度 水中溶氧量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少,相反,鱼类的代谢强度和耗氧量则随温度增高而增高(温度增高10℃,耗氧量大约增加一倍)。同时,温度高时鱼活动力强,容易受伤,水质也易变坏。因此,应尽量在春秋温度较低的季节运输。在温度较高时运鱼,应采用加冰降温措施。在降温过程中,冰与鱼不能直接接触,如水中有鱼,每小时降温不宜超过5℃,总温差不宜超过12—15℃。鲤科鱼类活鱼运输的最适温度范围:夏季为10—12℃,春秋为5—6℃,冬季为3—4℃。

4.pH、二氧化碳和氨 水的pH、二氧化碳(CO2)和非电离氨(NH3)随运鱼密度和运输时间而变。在活鱼运输过程中,CO2浓度逐渐增高,pH值逐渐降低。NH3随pH降低而下降,因而对鱼的危害性减小。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以上三个因素不会达到致死值。但CO2过高会影响鱼类对溶氧的利用效率,加剧了低氧对鱼的危害性。

二、运输方法

1.开放式水运 本法是把活鱼放在盛好水的帆布鱼篓、水槽等容器中,用汽车或火车等交通工具装运。装鱼容器的规格各地不一,不过在大量运输的情况下,容器以大一些为宜,这样装运密度可适当增加,运输效率高。帆布篓的体积可与汽车箱一样大,为火车箱的一半大,前者装水数吨,后者装水数十吨。鱼篓装水3/5,内壁用塑料袋衬好,以减少鱼表皮受伤的机会,也可以将鱼装在塑料袋中(袋上剪几个孔),然后再将袋放篓中。篓中水和鱼的比例为5—20∶1。依水温而异,水温8—12℃时,两者比例为7∶1(运草鱼、鲢、鳙等),运程历时29h,成活率达100%。如果在运鱼容器内装有送气或送氧设备,水和鱼密度可为2—3∶1。目前也有采用活鱼运输车或船的,内设空压机,供充气用,有的还设有制冷设备,控制水温。该法设备全,构造复杂,运输效率高,但价格高,一次投资大,主要适用于专业活鱼运输单位。

2.充氧封闭运输 通常采用塑料袋或塑料桶(槽),装水1/3—2/5,每袋或桶装鱼10—20kg。关于本法的技术要领可参阅鱼苗鱼种运输的有关部分。

3.无水湿运 根据鱼类能够在潮湿空气中利用鳃和皮肤进行气呼吸的特点,可以采用无水湿运法运输活鱼。鲤、鲫等鲤科鱼类皮肤呼吸量可占总呼吸量的17—32%左右。无水湿运在低温情况下效果好。如运输鲤鱼应将温度控制在15℃以下。装鱼方法:使用木箱、木条箱或竹条筐,先把箱(筐)底部垫上浸洗的软草或木屑,再把鱼用浸湿的纱布或毛巾裹好,排放入箱(筐)中,上面再盖上湿毛巾或软草等,加盖后(注意要通风)即可起运。也可把活鱼直接放在铺好湿草等物的箱或筐中,上面盖上湿草等物。运输途中要经常淋水保持湿润。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短途快速运输。

运输前的准备和途中管理工作,可参考鱼苗和鱼种运输的有关部分。

(编者:刘焕亮 审者:谭玉钧、李德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