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水产养殖手册

围拦养殖的经营方式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水产养殖手册》第519页(1424字)

大水域类型各异,发展围拦养必须因水制宜,根据经济实力、鱼种来源、技术力量确定养殖方式和规模。主要应根据水域类型来确定经营方式。

一、小型湖荡

多属一个乡镇所辖,跨界权益矛盾不大,荡口小,往来船只少,大部分养鱼基础较好,拥有一定面积的鱼种基地和管理经验。这些水域可发展拦港式围拦养殖,即将所有的进出水口建筑拦箔,全荡实行以小带大,以精带粗,精粗结合的养殖方式。整个湖荡中设若干个网围精养区(占20%左右)和网围鱼种培育区(占15—20%),主要进行大规模鱼种培育、优质商品鱼和特种水产品养殖,并可做为草鱼、青鱼、鳊、鲤、鲫等人工繁殖亲鱼的饲养区。其余大水面为粗养区,以放养鲢、鳙和杂食性鱼类为主。这些水域都可实行渔牧结合,综合经营。管理好的湖荡平均亩产可达100—150kg。江苏金湖、漕湖、麻漾荡等是这种养殖方式的典型代表。

二、大中型湖库

这些水域多为几个乡、镇、县的跨界水面,权益之争突出,管、养、捕矛盾尖锐复杂。一般可在湖管会或联管会的统一组织下,成立多个大型网围养殖场,实行双重经营管理体制,发展大规模生产。通常一个围养场经营300—1000亩,采用联片、小块、精养、高产的复合式围拦养殖模式,即在这种大型围拦区内再分隔成10—30块各自独立的、由承包户管理的小型、高产精养区。生产中一些共同性的工作,如鱼种、饲料、围拦材料的购买,运输、投放和集中捕捞,汛期联防、贷款等事宜均由场部统一计划进行;日常管理如刈草、耥螺、投饵、查网等则由承包户各自负责;经济上独立核算。一般每个承包户管理30—50亩,其中用5亩左右专门培育2龄鱼种,平均亩产可达250—500kg。这种规划设计的特点是不仅能够全面提高水体开发效益,还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抗拒自然灾害及防逃防偷能力。

不能有效地组织起大型经济实体的湖区,可在湖管部门的统一安排下,由渔(农)民分散地从事个体经营。分散式多数一面进行捕捞作业,一面进行小规模的围拦养殖生产。一般每户可经营3—5亩或10—30亩。其特点是责任性强,精养水平高亩产可达500—2000kg。但是,劳动强度大,如果经营不善或遭遇流冰、台风侵袭会造成重大损失。一些水位落差3m以上的大中型过水性湖库,在目前围拦养殖技术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可以在水利部门统一规划下,采用低坝高拦、打格子的工程技术措施。即在远离行洪道,水流较缓的湖湾港汊筑建低头坝(又称滚水坝),其高度必须低于汛期平均水位1m左右。这样既不会影响这些湖泊行洪、调蓄、灌溉、航运等主要功能,又可开发利用部分水体从事养鱼生产,提高水体利用效益。

三、河沟、河道分段拦养

水网圩区,河道纵横交错,窄的8—10m,宽的30—50m,多数水质肥硕,水流通畅,其主要功能是排灌、运输,也是发展围拦养鱼的良好水体。只要避开主航道,没有污染,水深1.5m以上,水位稳定,河床平坦的河道,略加治理,网箔分段拦截,即可养鱼,成本低、效益高、潜力大。

(编者:王玉纲、刘寿梅 审者:李德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