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常用非木材纤维碱法制浆实用手册》第415页(2177字)
1.二氧化氯漂剂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新型高效漂液,漂白适应较强,可漂85~88%高白度纸浆,浆得率高,ClO2任何浓度对纤维强度没有影响,浆的强度高,对纤维内部色素进行破坏,而具有白度稳定性好的纸浆。
2.二氧化氯制备
二氧化氯运输不安全,为此大都采用自行制造。制备方法有10多种,但都以氯酸钠为原料,在强酸介质中,用还原剂将氯酸钠还原成气体ClO2。
注意氯酸钠是一种血液毒物,服入大量可引起急性中毒,致人死亡的极限8~10g,皮肤接触会发生溃疡。因此,应特别注意安全。
其使用的还原剂有盐酸,二氧化硫、甲醇、氯化钠等。
强酸除盐酸外,还要加硫酸以促进还原反应。也有在制备过程中加入催化剂,如SO2法加硫酸铬;HCl法加氧化银、氧化锰、氧化五矾等,进一步促进还原作用。
(1)二氧化硫法
此法又称马希逊法(Matnieson process)是由氯酸钠与二氧化硫和硫酸作用制成。其反应式:
制得ClO2浓度6~8g/L,二氧化氯得率88~90%。
其优点:最早采用方法,设备简单,投资省,操作简便。
不足的是技术落后,有废液排出,此法已被淘汰。
(2)R2法(R1~R8系列法)
这是加拿大欧柯(ERCO)公司顾问(W·H·Rapson)发现的R系列二氧化氯制备法。
R2法是由氯酸钠与食盐和硫酸反应而制成,其反应式:
优点:设备简单,投资省,操作简便、得率高、适中小型厂,易控制,产量调节范围广。
缺点:有废液排出,硫酸用量大,成本高,污染环境。
生成ClO2溶液浓度6~8g/L,生成Cl2溶液浓度1.6g/L,C1O2得率95%。
附:R3法又称SVP法(Sirngil·Vessl Process),是将发生器——蒸发器——结晶器,三位一体,同时在SVP反应器中进行。解决C1O2废液的排放问题。
优点:是ClO2得率高,生产成本比R2法低,硫酸用量少,硫酸钠纯度高,没废液排放,污染少。并可与R2法或SO2法联用。
其余R4~R8法等都是大同小异,在SVP设备基础上,根据所用还原剂不同而略有差别。
(3)盐酸法又称凯斯汀法(Kesting)
是用氯酸钠与盐酸作用而制成ClO2。
优缺点:NaClO3可由电解中取得,因此,ClO2生产费用低,没有废液排出,设备投资大,操作复杂。
图5-12-8 连续法制备过氧化物漂液流程
3.二氧化氯防爆
二氧化氯是不稳定气体,易受外界影响而爆炸,爆炸时反应停止。爆炸不间断,会损坏设备和管路。
操作时应特别注意温度、原料纯度、光线、油料等引爆因素。
防爆措施:
①温度是造成爆炸的主因。如SO2法控制32~38℃,R2法控制在33~55℃。
②原料纯度与爆炸关系密切,应严格控制NaClO3来源不要经常变动,不要把沉淀物代入流程。H2SO4运输的黑色沉淀物。铁锈等杂质都不能进入药品,设备管路应用不锈钢材料,溶液使用前过滤去除杂质。
③二氧化氯制备,各容器、管路、设备等都应当密闭而不透光。
④防止油脂等有机物进入,各部系统管路应有浓度控制仪。并将SO2进入切断,排空停止反应。
⑤反应器盖要选择活盖,靠盖自重和弹簧使活盖可以上下活动。减、缓、爆炸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