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漂液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常用非木材纤维碱法制浆实用手册》第412页(1410字)

1.次氯酸钠漂液

次氯酸钠〔NaOCl〕,是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而制成的,其化学反应如下:

2NaOH+C12→NaOCl+NaCl+H2O+106kJ

这时反应的温度增高较剧烈,要注意冷却或搅拌散热,控制反应温度低于40℃以下为宜以免有效氯分解,防止无益的副产品(NaCl)增加。

次氯酸钠制备容易,无漂渣。

反应就注意通氯速度,通氯过量会产生“过氯化”反应,使次氯酸钠失效,为此,反应终点应控制其残碱量,要有0.1~1%的氢氧化钠过量,pH值8~9。

次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主要用于低灰分纸浆的漂白。多次溶液形式应用。

2.次氯酸钠制备方法

(1)化学法

先将30%NaOH液碱在反应槽内加水稀释配制成15%的溶液。(反应槽应装有冷却水或冷冻水装置)然后通氯,控制反应温度在40℃以下为佳。

待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含量大于10.5%,过量碱(NaOH)含量≈1%,应立即停止通氯,将次氯酸钠泵入贮槽,备用。

精制稳定的次氯酸钠:

将上面制备的次氯酸钠终点含有0.5~1%(Wt)过量氢氧化钠的漂液,加入CO2气(固态或气体)使漂液pH值降到9.3~9.5。重金属离子,以碳酸盐形式沉淀分离。再将漂液通过加入烧碱使pH值保持在11.3~11.8左右,反应温度20~45℃。达到精制和稳定次氯酸钠漂液的目的。

(2)连续法(又称降膜法)

降膜器用钛材制的降膜管外有碳钢壳。将15%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氯气在管壁内以膜式逆流反应。管外用冷却水(夏天用冷冻盐水、冷却),连续制成次氯酸钠漂液。

单台生产能力:4~8t/h;

生产效率:140~280kg/m2·h;

气氯吸收率:90%;

反应器(钛材)传热面积:28m2

传热系数:6280~8374kJ/m2·h·℃。

次氯酸钠制备也可在次氯酸钙溶液内加入纯碱溶液,使钠(Na)与钙(Ca)产生置换反应。

1kg氯理论消耗烧碱1.13kg,而实耗1.3kg。

1kg氯理论需耗纯碱3kg,而实耗3.5kg。

表5-12-4 生产1t次氯酸钠的氯、碱消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