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诊断鱼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常见鱼病防治手册》第14页(2860字)
为了达到积极治疗鱼病的目的,就必须对鱼病迅速作出正确的诊断。为便于掌握诊断知识,这里先介绍鱼病的种类,再介绍鱼发病有什么共同特征,最后再谈谈怎样诊断。
(一)鱼病的种类
从鱼的发病部位来看,不论是鱼种阶段,还是成鱼阶段,都有皮肤病、鳃病、肠道病、其他器官病以及病害、敌害。若从病原体划分则又分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藻类引起的疾病、寄生虫性疾病和非寄生性病害、敌害等。现分别列表于后。
(二)鱼发病的共同特征
各种鱼病都有其特殊性,但是鱼生了病还有其共同特征,这主要表现在行动和体色上。一般来说,比较普遍的症状是:在早晨巡塘时,可以发现病鱼离群在塘边浮在水面缓慢独游;亦有的病鱼在塘中拥挤成团,或浮在水面游动显得不安的样子,或间断狂游。病鱼体色一般都发黑;亦有的病鱼体色发白,或部分体表发白等。
(三)诊断方法
目前一般采用肉眼诊断和显微镜诊断两种方法。
1.肉眼诊断:所谓肉眼诊断就是用眼晴直接观察,对于大型寄生虫病等的诊断,都可采用此法。当前常见的病毒病和细菌性疾病,一般亦是依据症状肉眼诊断。
另外,在没有显微镜的情况下,有些鱼病在肉眼不能马上作出正确诊断时,尚可根据鱼类的外表及活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而作出诊断。
按鱼病发病部位划分表
按鱼病病原体划分表
现将上述情况概括为三个方面来介绍:
(1)首先确定鱼生病部位,根据明显的症状和病原作出诊断:先用肉眼观察是皮肤有病,还是鳃、肠道有病。有很多病在皮肤、鳃、肠道上,用肉眼就可以看到明显的症状或寄生虫,当即可以作出诊断。如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则为赤皮病;尾部发白为白皮病;嘴圈发白为白头白嘴病;当年草鱼种肌肉出血则为传染性出血病;体色发黑,鳃丝腐烂发白,尖端软骨外露,鳃上污泥、粘液多为细菌性烂鳃;体表布满白色小点状囊泡为白点病;体表有许多形状、大小都不规则的隆起胞囊则为粘孢子虫病;肉眼在体表看到锚头鱼蚤寄生则为锚头鱼蚤病;肉眼在鳃丝上看到挂着象蝇蛆一样的小虫时为中华鱼蚤病;肉眼在鱼体表看到丛生着很多象旧的棉絮状的丝状体则为水霉病等等(肉眼诊断参考附录一)。
(2)根据症状、鱼体大小、不同季节、本地区鱼病流行情况作出诊断:在夏花鱼种阶段若鱼种发生死亡,也没有发现明显症状,仅病鱼离群缓慢独游,体色发黑,鳃丝粘液增多,颜色与正常鳃丝有所不同,有的呈鲜红色,有的呈淡红色,基本上就可以诊断为原生动物鳃病,这样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或单泼硫酸铜就能治愈,因为夏花鱼种特别是在5、6月份最易患原生动物鳃病,而原生动物鳃病和草鱼细菌性烂鳃病明显不同的是鳃丝不腐烂,而且象指环虫鳃病和细菌性烂鳃病的流行季节要靠后一些。
关于鳃霉病,在两广地区可以根据症状、季节、水质、鱼的种类、鱼体大小进行诊断。
另外鱼种在初冬到春末,水温在15-25℃的情况下,可以生白点病,每年7、8月份草鱼种经常发传染性出血病,这就可以作为进一步诊断白点病和出血病的根据。
(3)根据中间宿主、寄生虫的来源作出诊断:如复口吸虫病和钩介幼虫病的诊断,可以根据鱼塘中有没有椎实螺,有没有河蚌,再结合症状进行诊断。若鱼塘椎实螺多,没有河蚌,鱼眼充血或突出,或掉一只眼,一般是复口吸虫病,若发现眼晴浑浊就更加无疑了;若病鱼头部充血,鱼塘河蚌多,没有椎实螺,仔细观察又发现鱼的嘴、鳍或鳃上有米色小点,就是钩介幼虫病。
2.显微镜诊断(简称镜检):显微镜诊断目前常用于原生动物等小型寄生虫疾病的确诊和其他疾病的辅助诊断。一般用3-5尾病鱼或刚死尚未腐烂变质的病鱼作检查对象。镜检部位按下列次序进行。
(1)体表:寄生在体表的小型寄生虫种类很多,有车轮虫、斜管虫、口丝虫、钩介幼虫等,用显微镜直接观察体表,或刮下体表粘液放在载玻片上镜检可以看到。若将生白点病的鱼体体表上的白点进行镜检可看到小瓜虫,粘孢子虫胞囊内可看到粘孢子虫。
(2)鳃:寄生在鳃部的小型寄生虫有车轮虫、隐鞭虫、斜管虫、口丝虫、舌杯虫、指环虫、钩介幼虫等,用镊子取一小部分鳃丝与粘液放载玻片上可看到。
(3)肠道:青鱼是否生了球虫病,用镊子取一点前肠肠壁粘液放在载玻片上检查,若找到艾美虫即可作出诊断。
(4)眼:将整个眼球或水晶体压在载玻片上镜检,若在水晶体或玻璃体内找到复口吸虫囊蚴,则为复口吸虫病。
(5)脑等:若鱼患疯狂病,打开脑腔,通过镜检,在脑、拟淋巴液、脊髓、脑神经处可找到营养体,将胞囊压碎可看到孢子。这样就可以确诊。
这里应该指出,镜检要在肉眼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可以从重点检查、必须检查的部位开始,遇到疑难情况时,再按体表、鳃、肠、眼等部位顺序进行镜检。
鱼生病经常是几种病并发,若发现几种病并发时,应找出主次矛盾,顺次进行治疗。
鱼死亡有时不是病引起,可能是农药或污水中毒,这就需要根据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最后确诊。
近几年我国病毒性鱼病研究有很大进展,特别是草鱼出血病病原鱼呼肠孤病毒(FRV)的分离,必然会促进病毒病诊断方法的建立,我国陆续建立的草鱼出血病病毒敏感细胞株(系),就为我国草鱼出血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手段。
关于鱼类微生物疾病的诊断,应该在肉眼检查的基础上,同时进行病原的分离和血清学试验,病毒病还可以细胞学检验作为辅助诊断。今后还应该向标准诊断试剂——单克隆抗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