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孢子虫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常见病防治手册》第44页(2494字)

粘孢子病由粘孢子虫寄生引起。寄生于我国淡水鱼类的粘孢子虫有一百多种。

症状:皮肤粘孢子虫病的症状是在鱼体表面肉眼可见灰白色点状或瘤状胞囊,镜检胞囊内的浓样物可见大量孢子虫,东北银鲫粘孢子虫病除体表有白色胞囊外,特别的是在头后背脊两侧有较大的瘤状胞囊,胞囊长度可达到20多毫米;鳃粘孢子虫病在鳃部有时能看到胞囊,有时并不能看到明显胞囊,但通过压片镜检可发现孢子虫;寄生草鱼种肠道内的粘孢子虫在肠壁形成胞囊,严重者肠道组织失去粘液,积水硬化。鱼体寄生粘孢子虫后,鱼体消瘦,一般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或焦燥不安狂游。

流行情况:此虫能寄生于鲤、鲫、银鲫、草、青、鲢、鳙等很多种鱼体上。寄生部位亦广,能寄生于鱼体各个器官。根据各地情况来看,这类孢子虫在每年的5-7月和10-2月对鱼种危害较大,不仅影响鱼种生长,而且会发生大批死亡。常见的有这类孢子虫引起的皮肤病、鳃病和肠道病。在浙江寄生于东北银鲫皮肤的粘孢子虫据王淑霞和吴宝华鉴定是鲫碘泡虫(Myxobolus carassii)。据报告广东九江公社上沙生产队池养的东北银鲫发生的孢子虫病属鲫单极虫(Thelohanellus fuhrmanni),寄生于皮肤和鳃丝上。寄生于草鱼肠道的主要是饼形碘泡虫(M.artus)。野鲤碘泡虫(M.koi)常寄生于鲤、鲫、鲮等皮肤上,亦寄生于鳃上,广东和广西地区鲮鱼苗发生的“埋坎病”,野鲤碘泡虫就是主要病原体之一。

防治方法:

1.放养鱼种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2。发现病鱼应捕起深埋土中,以免传染。

3.饼形碘泡虫引起的草鱼肠道病,在广东主要出现在育苗后15天内,能使鱼苗大批死亡,在成鱼中不再发现这种孢子虫。因此,廖翔华等采用生态的方法,即将成鱼塘和育苗塘轮换使用,即用成鱼塘培育鱼苗,预防这种病,收到很好的效果。

4.广东南海水产养殖场采用人用抗疟疾药盐酸圜氯胍防治鱼种孢子病取得较好效果。

预防方法:鱼花下塘第三天开始投药,连续用药7天,每天每万尾鱼花用药0.2克,将药先溶于少量水,然后拌入饵料中投喂。鱼苗长到七朝(约30厘米)后,最好再进行一次预防,此时每天每万尾用药0.3-0.4克。越冬期的鲮鱼苗在分塘时同上法进行一次预防性给药。

治疗方法:七、八朝(3-3.7厘米)的鱼苗,依病情轻重,每万尾用药1.5-2克,连续用药7-8天,可见效。

治疗东北银鲫的孢子虫,先以90%晶体敌百虫按每亩每米水深0.75公斤作塘水消毒后,再用盐酸圜氯胍拌饲投喂,第一天2克,第二至第四天每天1克,据介绍效果显着。

5.湛江水产专科学校采用敌百虫高浓度浸洗和低浓度遍洒相结合的办法治疗二例亦取得效果。

治疗实例1:1975年6月18日,顺德县安利农场鱼塘(1.57亩,水深1.2米,水温27℃)放养6朝半到7朝半鲮鱼种1.3万尾,感染率为30%。用1/1,000的90%晶体敌百虫放入桶内,分三批浸洗,每批约3-10分钟,洗完的水也倒入池中,同时按每立方米水用0.2克的敌百虫全池泼洒。6月20日感染率下降为15%,6月27日感染率下降到3.5%。

治疗实例2:1976年6月15日在惠州市西湖鱼苗场15号塘(2.5亩,水深0.96米,水温29.5-32.5℃)除放养鳙、草外,有8朝到8朝半的鲮鱼种1.6万尾,鲮鱼感染率为25.7%,同样用上法处理,6月18日感染率下降为16.6%,6月22日下降到4.9%,6月26日下降到0.3%。

6.山东省王如山和孙明霞报告(1982),1681年4月中旬,山东省福山县一个12.2亩鱼种池的草鱼种(规格8-16厘米,约2万尾),体表患严重的肤孢虫病,感染率高达96%。症状是整个鱼体由头部至尾柄处布满肤孢虫的孢囊,轻者亦有2-5处孢囊。他们采用下述治疗方法收到明显效果。

(1)一周内连续泼洒两次90%晶体敌百虫,第一次每立方米水用0.15克,第二次每立方米水用0.38克。

(2)辅以生石灰泼洒,每次用量为40-50公斤(水面为12.2亩),共泼两次,以改良水质条件。

(3)治疗过程中,在投喂的麸皮中每百公斤鱼拌入磺胺噻唑10克,连续投喂8天(于第二周内进行)。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灌注新水三次,每次注新水10厘米。

以上仅是治愈草鱼肤孢虫一例。有类似病例建议研究试用。

7.网箱养鱼大量粘孢子虫侵袭鳃瓣时,用2%食盐水在箱内浸洗30分钟,每天一次,连续两次。

粘孢子虫病种类很多,总的来说防治方法还未完全解决,尚需进一步研究。

图12 粘孢子虫病

1.感染粘孢子虫的病鱼 2.野鲤碘泡虫壳面观 3.野鲤碘泡虫缝面观 4.鲫单极虫壳面观 5.鲫单极虫缝面观 6.饼形碘泡虫壳面观 7.饼形碘泡虫缝面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