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叶蛾类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90页(2623字)

害虫钻入叶子的表皮下,潜伏其中取食叶肉的称为潜叶为害害虫。为害苹果的这类主要有:金纹细蛾、旋纹潜叶蛾和银纹潜叶蛾三种,其主要区别如表1-5:

表1-5 金纹细蛾、旋纹潜叶蛾和银纹潜叶蛾区别表

1.金纹细蛾 金纹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主要为害苹果,其次为害海棠、梨、李等果树,分布广泛,近年来发生量大增,成虫为苹果生产中的重要害虫。

【形态特征】:

成虫:体较小,全身金黄色。头部银白色,顶端有两丛金色鳞毛。前翅上有3条白色和褐色相间的放射状条纹。

卵:扁椭圆形,长径为0.3毫米,乳白色,半透明,有光泽。

幼虫:呈细纺锤形,体稍扁,黄色。胸足较腹足发达,腹足不发达,第4对退化。

蛹:梭形,黄褐色,前端色深。翅、触角、第三对足先端裸露(图1-16)。

图1-16 金纹细蛾

1.成虫 2.幼虫 3.蛹 4.被害状

成虫:为很小的蛾子,头、胸、足及翅均为银白色,前翅后半部为橙黄色,边缘有7条短斜纹,后缘具黑色孔雀斑,翅端有三束黑色缘毛,翅的缘毛很长。后翅灰色,狭长,缘毛甚长。触角约等于体长。

幼虫:乳白色,扁圆筒形。头淡褐色,胸部第三节及腹部第一、二节两侧各有圆形棍棒状小突起。

卵:扁平,椭圆形,初产时为绿白色,近孵化时,卵内出现紫褐色斑点。

蛹:体稍扁,纺锤形,黑褐色。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4~5代。以蛹在被害的落叶内过冬。第二年4月苹果发芽开绽期为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成虫喜欢在早晨或傍晚围绕树干附近飞舞,进行交配、产卵活动。其产卵部位多集中在发芽早的苹果品种上。卵多产在幼嫩叶片背面绒毛下,卵单粒散产,卵期7~10天,多则11~13天。幼虫孵化后从卵底直接钻入叶片中,潜食叶肉,致使叶背被害部位仅剩下表皮,叶背面表皮鼓起皱缩,外观呈泡囊状,泡囊约有黄豆粒大小,幼虫潜伏其中,被害部内有黑色粪便。老熟后,就在虫斑内化蛹。成虫羽化时,蛹壳一半露在表皮之外,极易识别。8月是全年中为害最严重的时期,如果一片叶有10~12个虫斑时,此叶不久必落。

各代成虫发生盛期如下:越冬代4月中下旬;第一代6月上中旬;第二代7月中旬;第三代8月中旬;第四代9月下旬。

金纹细蛾的发生与品种和树体小气候密切相关。在较普遍栽培的8个品种中,有4个品种对金纹细蛾表现出高抗,它们是短枝金冠、红星、青香蕉和金冠,而新红星、富士和国光表现为高感,秦冠居高感和高抗之间。在空间分布上,内膛明显高于外围,树冠北高于树冠南。

旋纹卷叶蛾以蛹在茧中越冬。越冬茧多在主、侧枝及主干等大枝粗皮处及缝隙中。一年发生3~5代。辽宁3代,山东4代,河南南部可发生5代,辽宁各代成虫发生期大致如下:越冬代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第一代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第二代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越冬代发生期长达1个月,第一和第二代发生世代重叠。成虫产卵喜欢在老叶的叶背面,幼虫孵化后直接潜叶为害,食害叶肉,因此,在每个被害处的叶背中央可找到1粒卵。被害处从叶正面看到圆形的圆斑。严重时一叶片上有虫斑10余块,当一叶片上有4、5个虫斑时即会造成落叶。幼虫在叶内作螺旋状取食。老熟后从被害虫斑中脱出,在叶上吐丝做茧化蛹,茧白色,梭形,茧外有“工”字形丝幕。

【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 晚秋及早春清除园内落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蛹;由于其第一代成虫多集中产卵于树下萌蘖上,在第一代幼虫化蛹前,彻底剪除萌蘖并加以处理,可减少此虫上树为害。

(2)生物防治 改善果园生态条件,减少广谱性药剂的使用。试验结果表明:生草园金纹细蛾发生率仅为清耕园的1/3。

(3)药剂防治

①防治时间 越冬代、第一代及第二代成虫羽化盛末期(因发生不整齐,实际上也是一代幼虫初孵期),喷药杀成虫、卵及初孵幼虫。

②药剂种类及浓度

生物农药:青虫菌6号300倍液、25%除虫脲3号、灭幼脲3号、25%伏虫脲1000~2000倍液。

化学农药:可采用25%的溴氰菊酯3000倍液、20%速灭杀丁3000倍液和20%灭扫利3000倍液。

2.旋纹潜叶蛾 旋纹潜叶蛾属鳞翅目潜叶蛾科,主要为害苹果、梨等,幼虫潜叶为害,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影响树体的生长发育和果树产量。

(1)人工防治 旋纹潜叶蛾应采取刀刮翘皮、刷子刷粗皮消灭在枝干上越冬的蛹。轻度发生时,人工摘除虫叶,减轻为害,消灭虫源。

(2)药剂防治

①防治时间 幼虫脱出做茧期至成虫羽化期喷药防治。在生长季节,该虫有在叶片上做茧的习性,茧在叶上极易着药,另外茧有吸湿性,农药容易被吸进去。实践证明茧中的幼虫和蛹抗药性差,成虫抗药力也很弱,因此应在叶背面茧多而无幼虫时及时喷药。

②药剂种类和浓度 同金纹细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