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细菌性缘枯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手册》第57页(783字)

【释文】:

细菌性缘枯病是棚室黄瓜上的重要病害。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在辽宁省大连、沈阳棚室黄瓜上发生,以后相继在鞍山、丹东、本溪等地发病。北方各地棚室黄瓜上也时有发生。严重发病时,病株率达100%,甚至毁棚无收。细菌性缘枯病除为害黄瓜外,还为害南瓜。

1.症状识别 病害主要为害叶、茎、瓜条等。叶部发病,最初在水孔附近产生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大成淡褐色不规则形病斑,并沿叶脉向叶片中间扩大呈V字形病斑,似开水烫过。叶柄、茎、卷须上的病斑也为水渍状,褐色。瓜条被害,先在果柄上形成水渍状病斑,后呈褐色,瓜条从尖端开始软化。湿度大时,病部溢出大量乳白色菌脓,聚积成堆。严重时整条瓜全部软化,落地后成一摊泥状。

2.病原菌及传播途径 病害是由边缘假单胞菌边缘假单胞致病型细菌侵染而致病。细菌短杆状,极生1~6根鞭毛,无芽孢,革兰氏阴性。病菌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来源。病菌从叶缘水孔等自然孔侵入。在棚室靠气流、灌水等田间作业传播和重复侵染。

3.发病条件 病害发生需要高湿,降雨、叶面结露对发病有较大的影响。北方春夏两季大棚相对湿度高,夜间气温下降,湿度上升到70%以上,直至饱和,时间长达7~8小时,棚内的水蒸气遇露点温度,使黄瓜叶面结露,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水渍状病斑出现多。黄瓜叶缘吐水也有利于病菌活动、侵入。棚室管理粗放,黄瓜生长势弱,病害发生重。辽宁省植保站调查,连阴雨天,春棚浇水后,湿度大,平均气温15.6℃,温度范围7~23℃,病株率达100%。

4.防治方法 参见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