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椒疮痂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手册》第126页(1172字)

【释文】:

甜椒疮痂病又叫细菌性斑点病。为害较重,常造成早期大量落叶、落花、落果。甜椒疮痂病有时也为害番茄。

1.症状识别 病害发生在幼苗、叶片、茎和果实等部位,尤其在叶片上发生普遍。幼苗发病,子叶上生银白色小斑点,呈水渍状,逐渐变为淡黑色凹陷的病斑。成株期病叶上初期呈水渍状,黄绿色小斑点,以后扩大变成不规则形,边缘暗褐色,且稍隆起,中部颜色较淡,稍凹陷,表面粗糙像疮痂,常几个病斑连在一起成大病斑,直径可达6毫米。受害重的病叶,叶缘、叶尖常变黄干枯,破裂,最后脱落。如病斑沿叶脉处发生时,常使叶片变成畸形。茎或果柄上发病,开始产生水渍状不规则的条斑,以后变成暗褐色,隆起,纵裂,呈疮痂状。果实被害,初生黑色或暗褐色隆起的小点,或呈泡疹状,有狭窄的水渍状边缘,逐渐直径扩大为1~3毫米,稍隆起,病斑呈圆形或长圆形,黑褐色,疮痂状,病斑边缘有裂口,并有水浸状晕环。潮湿时疮痂中间溢出菌液。

2.病原菌及传播途径 病害由黄单胞杆菌属的细菌侵染引起。细菌为短杆状。病原细菌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成为来年发病的初侵染源。病菌也可随病残株留在土壤里越冬,来年靠灌溉水、农事作业等传到茎、叶、果实上,从气孔或伤口侵入。植株发病后,病部溢出菌脓,重复传播感染。带病的种子可远距离传病。

3.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是诱发甜椒疮痂病的主要条件。病菌发育的最低温度为5℃,适温为27~30℃,致死温度为56℃,10分钟。高温高湿条件下,叶部病斑迅速扩展。27℃时,叶片上病菌潜育期3~6天,果实上为5~6天,温度下降时,潜育期延长。植株生长不良,容易得病。

4.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 采用无病种子或种子消毒。用55℃温水浸10分钟,取出用冷水冷却后催芽播种,或用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水洗净后催芽,或用0.1%高锰酸钾浸种15分钟,洗净后催芽。

(2)轮作 与甜(辣)椒、番茄以外的寄主轮作2~3年。

(3)加强管理 定植后注意松土,追肥,促进根系发育。棚室通风,降温、降湿,防止温、湿度过高。

(4)药剂防治 可选用1∶1∶200倍波尔多液、链霉素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60%琥乙磷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视病情发展情况,连续喷2~3次。

上一篇:甜椒疫病 下一篇:番茄圆纹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