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褐斑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手册》第185页(899字)

【释文】:

褐斑病又称叶枯病,是茼蒿的主要病害。分布广,露地、棚室都有发生。一般发病率20%~40%,影响产量和品质。严重的棚室,病株率100%,失去商品价值。

1.症状识别 病害只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湿度大时,病斑正面及背面产生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病斑连合成片,叶片枯死。严重时全株叶片发病,后期植株枯死。

2.病原菌及传播途径 病害是由半知菌亚门菊尾孢真菌侵染而引起。子座暗褐色,分生孢子梗丛生,淡榄色至无色,略弯曲,有2~5个分隔。分生孢子线状、针状或弯针状,少数直立棍棒状,无色,有6~33个隔膜(图2-26)。病菌以子座或菌丝在病叶上越冬。第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或农事作业传播蔓延。病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

图2-26 茼蒿叶枯病

1.分生孢子 2.分生孢子梗

3.发病条件 病菌喜温暖潮湿的条件。温度25~30℃适于病菌生长,15~20℃适于分生孢子形成,28℃左右适于孢子萌发。孢子形成和萌发都必须有足够的湿度。棚室温暖潮湿,植株茂密,容易发病。

4.防治方法

(1)栽培防治 与非菊科蔬菜轮作。发病期注意通风降湿,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减少菌源。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1∶1∶200倍波尔多液,或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40%多硫胶悬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也可用5%百菌清粉尘剂喷粉,每隔7天喷1次,连续防治3~4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