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手册》第237页(1990字)

【释文】:

小菜蛾又称方块蛾、小青虫、两头尖,属鳞翅目,菜蛾科,全国各省市均有分布。小菜蛾是我国南方十字花科蔬菜上最普遍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北方有的年份也发生严重。近年来,由于棚室蔬菜栽培迅速发展。甘蓝、菜花、紫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周年种植,小菜蛾逐渐发展为棚室的主要害虫,防治不力,蔬菜严重减产,甚至毁种。

1.寄主与为害 寄主主要是十字花科蔬菜和野生十字花科植物。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大白菜、紫甘蓝、芥蓝、绿菜花和各种青菜等。初龄幼虫仅能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透明斑,农民称为“开天窗”,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期常集中为害心叶,影响包心。在留种菜上为害嫩茎、幼荚和籽粒,影响结实。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7毫米,翅展12~16毫米,前后翅细长,缘毛很长,前后翅缘呈黄白色三度曲折的波浪纹,两翅合拢时呈三个连接的菱形斑。前翅缘毛长,并翘起如尾。触角丝状,褐色,有白纹,静止时向前伸。雌蛾较雄蛾肥大,腹部末端圆筒状,雄蛾腹末圆锥形,抱握器张开。

卵为椭圆形,稍扁平,长约0.5毫米,宽约0.3毫米。初产时淡黄色,具光泽,卵壳表面光滑。

初孵幼虫深褐色,后变为绿色。末龄幼虫体长10~12毫米,纺锤形,体上生稀疏的长而黑的刚毛。头部黄褐色,前胸背板上有由淡褐色无毛的小点组成的两个“U”字形纹。臀足向后伸,超过腹部末端,腹足趾钩单序缺环。

蛹长5~8毫米。初化蛹时为绿色,渐变淡黄绿色,最后为灰褐色。近羽化时,复眼变深,背面出现褐色纵纹,第二至第七腹节背面两侧各有1个小突起,腹部肛门附近有3对钩刺。茧呈纺锤形,灰白色,质薄如网,可透见蛹体。

3.生活习性 小菜蛾发生的代数因地而异。长江流域9~14代,海南可发生22代。华北5~6代,黑江2~3代。发生情况各地不同。北方于4~6月及8~9月,呈两个发生高峰,以春季为害重。在南方于4~6月和8~11月出现两次为害盛期,秋季重于春季。凡十字花科蔬菜连作的菜区,小菜蛾常猖獗成灾。成虫昼伏夜出。白天隐蔽于植株荫蔽处,日落后开始取食、交尾、产卵。蛹羽化多在晚上,羽化后成虫当天即可交尾。交尾后1~2天产卵。成虫对甘蓝、花椰菜、大白莱有较强的产卵趋性。卵多产于寄主叶背靠近叶脉凹陷处。一般散产,偶尔有几粒或几十粒聚集在一起的。产卵历期6~10天。幼虫活跃,遇惊时扭动后退或吐丝下垂。小菜蛾发育适温为20~26℃,幼虫期12~27天,老熟幼虫在叶脉附近结薄茧化蛹。蛹期约9天。小菜蛾抗逆性强,对农药易产生抗性,造成防治上的困难。

4.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合理安排茬口,避免十字花科蔬菜连作。蔬菜收获后,清除田间残枝落叶,随即翻耕,消灭越夏越冬虫口,铲除棚室边周等处的杂草,减少成虫产卵场所和幼虫食料。

(2)生物防治 喷洒100亿/克活芽孢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近年来,在华南等少数地区小菜蛾对苏云金杆菌也产生了抗药性,这些地区可将苏云金杆菌与其他化学农药混用或轮用。

(3)化学防治 小菜蛾是我国目前抗药性特别严重的一种害虫。它对菊酯类、有机磷类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等均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近年来,在广东、福建等少数地区对苏云金杆菌(Bt)也产生了抗药性。但各地抗药性发展并不平衡,这与各地用药历史、用药种类、频率、强度等密切相关。因此,对某种(类)药剂抗药性严重的地区,应暂时停止使用该种(类)药剂,改用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药剂。

应用药剂防治应掌握在卵孵化盛期至幼虫2龄期用5%卡死克乳油,或5%抑太保乳油,或5%农梦特乳油均用1000~2000倍液;在幼虫2~3龄期可用5%锐劲特(氟虫腈)悬浮剂,或10%除尽(虫螨腈)悬浮剂1500~3000倍液,或用50%宝路(杀螨隆)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用20%丙溴磷乳油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齐螨素)2000倍液喷雾;也可选用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由于小菜蛾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应注意轮换用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