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雾剂的定义与分类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塑料橡胶助剂手册》第613页(736字)

【释文】:

防雾剂又称流滴剂,是为防止上述雾害而使用的一类助剂。它们是一些带有亲水基的表面活性剂,可在塑料表面取向,疏水基向内,亲水基向外,从而使水易于湿润塑料表面,凝结的细小水滴能迅速扩散形成极薄的水膜或结成大水珠顺薄膜流下,这样就可避免小水珠的光散射所造成的雾化。

(1)按照防雾剂加入塑料中的方式,可将防雾剂分为内加型和外涂型两类。内加型防雾剂是在配料时加入到树脂中,其特点是不易损失,效能持久。但对于结晶性较高的聚合物难以获得良好的防雾性。外涂型防雾剂是溶于有机溶剂或水中后,涂布于塑料制品表面,其使用简便,成本较低,但耐久性差,易被洗除或擦掉。因此应用有限,只是在内加型防雾剂无效的场合或不要求持久性的应用中使用。

(2)防雾剂的效能可分为初期防雾性、持久防雾性、低温防雾性和高温防雾性四种。一种防雾剂很难兼具四种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根据制品对防雾效果的要求选择几种防雾剂配合使用。一般,包装生鲜食品的薄膜多要求低温防雾性和初期防雾性,农用薄膜多要求持久防雾性。

防雾剂的化学组成多数是脂肪酸与多元醇的部分酯化物,常用的多元醇是甘油、山梨糖醇及其酐,常用的脂肪酸是C11~C22的饱和酸或不饱和酸,C数为24以上的脂肪酸也可使用。一般,中链脂肪酸的酯初期防雾效果好,长链脂肪酸的酯持久防雾效果好,实际的防雾剂往往是多种酸的混合酯。此外,许多多元醇的脂肪酸酯其H.L.B.值(亲水憎水平衡值)低,缺乏亲水性,通过环氧乙烷加成可提高亲水性,增大初期防雾性和低温防雾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