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头鲂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淡水养殖实用技术手册》第13页(1832字)

(图1-11)又名团头鳊。属鲤形目、鲤科、鳊亚科、鲂属。1955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第一次在湖北省梁子湖发现并逐渐成为我国主要养殖对象之一,1999年全国产量达48万吨,居淡水养殖类的第六位。经后来的调查,除梁子湖外,湖北东湖、花湖,江西的鄱阳湖等都有生长。经移养试验,证明团头鲂是一种优良的养殖鱼类,系草食性,生长比鳊鱼(长春鳊)快,且容易捕捞,在池塘中也能产卵繁殖;其次,团头鲂肉味腴美,脂肪丰富(5.2%),体形好,头小,可食部分占的比例大(77.6%)。目前,团头鲂已推广到全国饲养。团头鲂原是静水湖泊生活类型,现经移养,证明也适宜池塘、河道饲养,水库因水草较少,不宜多养。

图1-11 团头鲂

团头鲂体长3.1~3.5厘米的幼鱼以食浮游动物为主,包括轮虫、枝角类及其他小型甲壳动物幼体。体长3.4~3.7厘米的幼鱼,开始食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嫩叶,以后逐步以水草为主,其中包括苦草、马来眼子菜、菹草、丝状绿藻、大茨藻等,也喜食人工投喂的旱草碎屑。团头鲂的肠管为体长的3.5倍。在自然条件下,3月起(水温16℃以上)开始大量摄食,一直到11月,都保持摄食状态,其中6~10月摄食强度最大,肠管充塞度常达80%,冬季摄食很少。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也喜食米糠、麸皮、饼类和糟类等精饲料。

团头鲂进行成鱼养殖时,可以为主养鱼也可为配养鱼。为主养鱼时,水深1.5~2米,667米2放9.9~13.2厘米的鱼种600~700尾,搭养鲢鱼种250尾,鳙鱼种50尾。年终,团头鲂可长到300克以上,鲢、鳙可达0.5~1千克,667米2总产350千克左右。作为配养鱼时,667米2放9.9~13.2厘米的鱼种100~300尾,年终可净产团头鲂25~50千克。若每667米2配养30~50尾13.2厘米的鱼种,则年底每尾可长到0.3~0.5千克,食料充足时,可长到0.5千克以上。由于团头鲂生长与草鱼、鲢、鳙比较,相对较慢,因此一般不宜作主养鱼。其次,团头鲂在3龄以前生长较快,3龄后逐渐减慢,因此饲养团头鲂不宜超过3龄。

为了对团头鲂品种进行改良,上海水产大学等单位经过多年的研究,研制出团头鲂浦江1号这一水产优良品种。

团头鲂浦江1号是2000年农业部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农业部审核,公布为适宜推广的水产优良品种(农业部公告2000年第134号)。是我国鱼类遗传改良历时最长(15年)、居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团头鲂浦江1号研制单位为上海水产大学,中试和推广单位有上海市南汇水产养殖场、上海市望新水产良种场、松江水产良种场以及江苏滆湖团头鲂良种场。

由于团头鲂被驯养以来,各地养殖群体先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退化现象,表现为生长速度减慢、性成熟提早、体形变长变薄等。生产发展急需良种,团头鲂选育研制开始于1985年。目前是采用系统选育和生物技术结合的方法,培育出生长速度比淤泥湖原种提高30%、体长、体高比保持在2.1~2.2的体形优美的良种。主要特点如下:

1.生长速度快 在同一饲养环境里,浦江1号的日增重率(克/天)显着高于原种:当年原种为0.3克/天,2龄原种为2.3克/天;浦江1号当年鱼苗为0.5克/天,2龄鱼种为3.0克/天。在江、浙一带池塘养鱼环境中(团头鲂、鲢、鳙、鲫等混养,667米2产500~750千克,使用青饲料和颗粒料),浦江1号团头鲂当年鱼种经100天(7~10月)饲养,体重可达50~60克。2龄鱼种经200天(5~10月)饲养,体重可达500~600克。在江苏滆湖网围养鱼环境中(单养团头鲂),年底至年初投放50克鱼种,国庆节前就达到500克以上,具有绿色食品的特色和提早上市的季节优势。

2.体形较高,肉质肥厚 体长、体高比为2.1~2.2。

3.遗传性状稳定 核型同原种一致;群体遗传变异小,种质较纯;具特有的浦江1号团头鲂分子遗传标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