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防治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淡水养殖实用技术手册》第206页(2124字)

1.已发现的疾病 在10多年的研究与生产推广中,已发现的疾病有白头白嘴病、白尾病、打印病、溃疡病、出血病、烂尾病、烂鳃病、肠炎病、斜管虫病、绦虫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杯体虫病、盘钩虫病、锚头鳋病、鲺病、锥体虫病、气泡病、萎瘪病、肝脂肪性肿大等20余种。但从总体上说大口鲇的抗病能力比较强,常见的或危害严重的疾病只有几种,如苗种阶段易患白头白嘴或白尾病、出血病和小瓜虫病,成阶段易患肠炎或鲺病,亲鱼易患打印病、烂尾病等。大口鲇的敌害有水蜈蚣(虱幼虫)、水网藻、水鸟、蛙、等。

2.发病原因

(1)鱼池未经清塘消毒或消毒处理不彻底,或所用的消毒药物已严重失效。

(2)苗种的放养密度过大或水质变坏,降低了鱼体的抗病能力。

(3)投喂的水蚤、水蚯蚓等活饵料未经消毒处理,带进了病原体;或是投喂的饲料(包括冰鲜鱼块等)腐败变质;或因投饲不匀或施肥不当引发疾病。

(4)鱼的体质较差,或在运输过程中受伤,病原体乘虚而入;也可能苗种本身已带病。

(5)水源不良,或是病死鱼的交叉重复感染。

3.防治方法

(1)白头白嘴或白尾病 由细菌引起。症状是头部、嘴圈或肛后之尾部皮肤发白,与体色显着不同,这在水中看得更清楚。全长2~5厘米的苗种易生此病。防治方法有:每立方米水体用0.3克强氯精对水全池遍洒,连用3天;或用2.5%的食盐加少许醋浸洗病鱼;漂白粉(含有效氯30%)全池泼洒,使池水成1克/米3的浓度。

(2)出血病 初步研究系由细菌引起。症状是体表局部或大部充血发炎,鳍基和腹部常呈红色,有时头顶有明显的红斑。5~8月的大小鱼种易患此病。防治方法:该病来势猛、死亡率高,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经试验,大黄氨水浸出液对该病有一定的疗效。

(3)小瓜虫等原生动物引起的寄生虫病 当小瓜虫大量寄生在鱼的体表、鳍条和鳃上时,肉眼可见有许多小白点(故俗称白点病),虫子必须在解剖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其他原生动物如黏孢子虫、斜管虫、杯体虫等也只有通过镜检才能确诊。小瓜虫病的危害最大,常引发大批苗种死亡。对小瓜虫病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一般将患小瓜虫病的病鱼捞出另池饲养。原池用福尔林液消毒,杀死其孢囊;斜管虫和车轮虫并发症可用0.4毫克/升的硫酸铜全池遍洒防治,黏孢子虫能在鱼体各个部位寄生,形成奶黄色或乳白色大小不一的孢囊,防治方法是先是用1毫克/升的晶体敌百虫液浸浴,再用0.2毫克/升的晶体敌百虫遍洒。

(4)肠炎病 病鱼初期仅见臀鳍基发炎充血,接着肛门红肿,离群独游,随之死亡。死鱼肠道发炎、充血、溃烂。往往先死个大的鱼。防治方法:不喂霉变腐烂的饲料,定期给饲料添加0.05%~0.1%的鲜大蒜汁,结合水体泼洒0.3毫克/升的强氯精或25~40毫克/升的生石灰水;或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庆大霉素针剂2支,每天早晚各喂1次,连喂3天;或在每100千克饲料中加入土霉素饲料粉剂50~100克,连喂5~7天。

(5)烂鳃病 早期可见病鱼有少量鳃丝腐烂、体色变黑,不吃食,常到水面吞咽空气。接着有死鱼出现,死鱼的鳃丝有很多黏液和污泥,且多半鳃丝已腐烂。防治方法:定期泼洒0.3毫克/升的强氯精或25~40毫克/升的生石灰水。

(6)锚头鳋或鲺病 病原体锚头鳋和鱼鲺的个体均较大,肉眼能看得很清楚。用0.4毫克/升的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连用2~3天(每天1次)防治效果很好。

(7)气泡病 水中气体如二氧化碳、氧气、氮气等达到过饱和时易使水花鱼苗患此病。精养鱼苗池遮阳防晒,粗养池不施用未充分腐熟的粪肥,若使用地下深井水为水源时则需充分曝气后再引入鱼苗池,这些措施有助于预防气泡病的发生。一旦鱼苗患了气泡病,只有向鱼池大量冲注新水,才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病情较轻的鱼,可排出气泡恢复正常。

在生产实践中,鱼病的暴发往往是以并发症的形式出现,对并发症的治疗,难度就更大。因此,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才能掌握防治鱼病的主动权。此外,大口鲇是无鳞鱼,对各种治病药物比有鳞鱼更敏感,故用药浓度和药浴时间更要从严掌握,药量一般均应低于常规用量,药浴时间必须视水温高低与鱼体大小灵活掌握。并在施药4小时内必须派专人监视鱼情,3小时后即向鱼池大量冲水,以防造成急、慢性药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