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种放养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淡水养殖实用技术手册》第361页(1485字)
刚离开母体的稚虾,一般体长只有0.8厘米,此时虾苗放养的成活率较低,故一般放养体长2厘米以上的苗种,成活率较高。虾苗放养前的准备工作是成虾养殖的关键环节,虾苗入池前准备工作要充分,以便虾苗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饲料。
(一)养殖池的准备 在放虾之前,要认真进行池塘清整,去除淤泥和平整池底,使池底和池壁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尽可能减少水的渗漏。池堤要有一定的坡度,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池底的中部挖1条水沟或在池塘坡底四周开挖1条沟,主要有利于早期虾苗的培育管理和捕获时操作方便。
(二)清塘 清塘工作是红螯螯虾养成前必须要做的准备工作。清塘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虾的成活率和养殖产量。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生石灰清塘,既能改变池水中的pH,也可杀死病菌、野杂鱼及各种水生动物如泥鳅等。生石灰清塘有干法和带水清塘两种。干法清塘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60~ 80千克,全池泼洒,再经3~5天晒塘后,灌入新水;带水清塘每667平方米以1米水深计算,用新鲜生石灰125~150千克,要把新鲜生石灰放在水中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漂白粉清塘,将漂白粉溶化后,全池泼洒,用量为每667平方米7千克,漂白精用量减半。晶体敌白虫及敌杀死清塘,每667平方米水面用晶体敌百虫500克再加敌杀死50克。总之,不论用哪种方法,都应选择在天气晴朗时进行,这样药效快,杀菌力强,而且毒力消失也快,比较安全。
(三)进水和施肥 一般清塘7~10天后,就要进水,注入新水时,要认真做好过滤工作,以防止野杂鱼及鱼卵随水入池。自放虾苗之日起,就要培育虾苗的活饵料。因此,在放苗前一周就要进行肥水,使水中含有丰富的浮游生物,成为虾的直接饵料。常用有机肥料量为每667平方米75~100千克,使水色有一定的肥度。此时水位较浅,随着水的加深,要逐步增加施肥量。具体要视水色而定。
(四)种植水草 水草是虾的主要饲料之一,由于红螯螯虾的食性杂,尽管偏食动物性饲料,但在动物性饲料不足的情况下,则主要吃水草,如苦草、轮叶黑藻、凤眼莲、水浮莲和喜旱莲子草(水花生)等;水草同时是虾隐蔽、栖息的理想场所,也是虾蜕壳的良好场所。在水草多的池塘养虾,成活率高;水草再一作用是能净化水质,减低水体的肥度,沉淀悬浮物质,使水质清新,提高透明度。
(五)放养密度 虾苗放养之前要经过试水,试水时,用桶装水放入几只虾苗,经半小时观察,虾苗活动状况正常后,证实池水毒性消失,方可将虾苗放入池塘。精养虾池一般每667平方米放养600~1000尾,也有的虾场667平方米放2000尾虾苗,成活率达80%左右。因此,作为池塘养虾要根据池塘条件(水深、底质和面积等)、管理水平等情况,再结合产量来决定放养密度。密度过小,不能发挥池塘生产潜力;密度过大,长势差,收获时个体也小,得不到好的产量。故放养量要从计划产量、预计成活率,同时要估计成虾个体大小、平均重量来决定。根据实践经验,一般放养量可采用下面公式来推算:
例如:计划产量每667平方米200千克,预计当年养成虾每只在75克左右,成活率在75%,如果养殖面积为0.2公顷,那么总放养量为10000尾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