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实用补液手册》第333页(1551字)
【概念】
肝包虫病又称肝棘球虫蚴病,是大绦虫(棘球绦虫)的囊状蚴虫(棘球虫蚴)寄生在肝脏所致的一种寄生虫病。肝包虫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细粒棘球虫蚴引起的单房性包虫病(肝包虫囊肿);另一种是由多房性或泡状棘球虫蚴感染所致的泡状棘球虫蚴病(滤泡型肝包虫病)。临床上以单房性包虫病多见。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和性别,以20~40岁最多见。多见于我国西北和西南牧区。
【诊断要点】
1.临床特点①病程缓慢,常自幼感染,潜伏寄生,早期无自觉症状,就诊年龄以20~40岁多见;②肝区隐痛,坠胀不适,上腹饱满,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贫血,少数还可出现恶病质;③在发病过程中常有过敏反应史,如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咳嗽、紫绀、呕吐和腹痛等;④查体可见肝肿大,肋缘下可扪及坚硬的肿块,表面不平滑,酷似肝癌。
2.辅助检查
(1)X线平片检查:肝囊肿部位膈肌抬高,呈波状或半球形隆起。X线钡剂造影可见胃肠道被推向左侧或胃小弯有弧形压迹。
(2)B超检查:对肝包虫囊肿的诊断有很大意义。囊肿部位表现为液性暗区,边缘光滑,界限清晰,外囊壁肥厚钙化时呈弧形强回声伴声影。
(3)CT检查:肝包虫囊肿病变处有一边缘光滑锐利的圆形低密度影,囊壁表现为一薄层密度略高的环形阴影,少数外壁有致密钙化。
3.实验室检查①包虫囊液皮内试验:阳性率可达90%~93%;②补体结合试验:阳性率为80%~90%;③间接血凝试验:阳性率为81%左右,摘除囊肿1年后常转为阴性,可借此确定手术效果及有无复发;④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通常在4%~12%之间,有时可高达30%以上。
【治疗原则】
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病情及有无并发症选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手术原则是彻底清除内囊,防止囊液外溢,滴灭外囊残腔和预防感染。
(1)无并发症者做内囊摘除术。
(2)对并发感染的囊肿可做闭式引流或袋形缝合术。
(3)局限于肝的一叶的可做肝叶切除术。
【补液及治疗】
(1)10% GS500ml,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0.6g,静脉滴注,每日1次。
(2)甲硝唑25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
(3)10% GS500ml,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3g(头孢唑啉3g),静脉滴注,每日2次。
(4)0.9% NS500ml,维生素C2g,维生素B60.1g,10%氯化钾15ml,静脉滴注,每日2次。
【注意事项】
(1)术前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mg。
(2)本病术后补液3~5d,能进食后可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