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实用补液手册》第331页(1527字)

【概念】

肝受感染后,因未及时处理或正确处理而形成脓肿。常见的肝脓肿有细菌性和阿米巴性两种。在临床上都有发热、肝区疼痛和肝肿大,但二者在病因、病程、临床表现及治疗上均各有特点。阿米巴性肝脓肿主要在《内科学》中讲授,本节仅对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加以讨论。

【诊断要点】

1.临床特点 发病较急,右肋缘下或剑突下疼痛,呈持续性并向右肩胛区放射,寒战,呈弛张型高热,伴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多伴有黄疸。右肋缘下有压痛,肝脏略肿大,如肝脓肿位于肝表面,其相应部位可有皮肤红肿。有的患者可有右肺底呼吸音减低,啰音和叩诊呈浊音。

2.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常有右侧膈肌抬高,胸腔积液或肺不张。

(2)B超检查:肝脏可见圆形或椭圆球形液性暗区,其中并存有粗细不规则的点状、成团状或条块状回声。B型超声能分辨肝内2cm的肝脓肿病灶。

(3)CT检查:因病变大小、数目和脓腔内容物厚薄而不同,可能类似囊肿或实质性肿瘤而有不同低密度影。

3.实验室检查①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总数在(10~20)×109/L,中性粒细胞在90%以上,有核左移现象或中毒颗粒;②血沉加快;③血清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升高。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对急性期但尚未局限的肝脓肿和多发性小脓肝,宜采用非手术治疗,即在治疗原发病灶的同时,使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和全身支持疗法,以控制炎症,促使脓肿吸收自愈。

(2)手术治疗:①脓肿切开引流术:对于较大的脓肿,估计有穿破可能,或已有穿破并发腹膜炎、脓胸及胆原性肝脓肿或慢性肝脓肿,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应积极行脓肿切开引流术;②肝叶切除术:对于慢性厚壁肝脓肿和肝脓肿切开引流后脓腔不塌陷,留有死腔或窦道长期流脓不愈者,以及肝内胆管结石并发左叶多发性肝脓肿,且该肝叶已严重破坏,失去正常功能者,可行肝叶切除术;③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对单个脓肿效果较好,且可避免手术的痛苦。

【补液及治疗】

(1)10% GS500ml,10%氯化钾10ml,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3g(头孢唑啉3g),静脉滴注,每日2次。

(2)甲硝唑(灭滴灵)25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

(3)0.9% NS500ml,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0.6g,静脉滴注,每日1次。

(4)0.9% NS500ml,维生素C2g,维生素B60.1g,10%氯化钾1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注意事项】

此病患者中毒症状严重,全身情况较差,应积极补液,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给予维生素B、C、K,必要时可反复多次输入小剂量新鲜血液和血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