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金沙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278页(1013字)

【药物出处】:《嘉祐本草》

【概述】本品又名左转藤灰。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的成熟孢子。主产于广东、浙江,江苏、江西、湖北、广西、四川、福建、陕西亦产。秋季孢子未脱落时割取藤叶,晒干,搓揉或打下孢子,筛去藤叶。

【药性】味甘、淡,性寒。归膀胱、小肠经。

【功效】清热利湿,通淋止痛。

【应用】

1.用于淋证,尤宜于湿热下注所致的热淋,小便淋沥涩痛,常配石韦、萹蓄、滑石、木通、黄柏、栀子等;如治血淋,常配生地、小蓟、生蒲黄等;治沙、石淋,配金钱草、石韦、琥珀等;治膏淋、白浊,配萆薢、土茯苓、滑石等。

2.用于湿热泻痢,带下,水肿。治湿热泄泻,痢疾,可配黄连、齿苋等同用;治湿热带下,多配苍术、黄柏、知母等同用;治水湿肿满,可配牵子、甘遂等同用,方如海金沙散。

此外,可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及外伤出血,多配其他清热凉血止血药同用;如配地肤子、白鲜皮、土茯苓,可治皮肤湿疹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布包;或研末服。外用:适量,煎水洗。

【使用注意】肾阴亏虚者慎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孢子含脂肪油,还含赤霉素A73的甲酯。

2.临床报道 ① 泌尿系结石:用海金沙50g,金钱草10g,内金10g,水煎服。共治疗542例,383例先后排石,总有效率72% 。[湖南中医杂志,1986,2(6):22]② 带状疱疹:将海金沙用麻油调成糊状,敷于患处约0.3cm 厚并包扎,每日1次,同时口服病毒灵片0.4g,每次3次。共治疗5例,均在5天内痛止,其中4例7天内结痂、脱痂、症状消失;1例10天内结痂、脱痂、症状消失。[浙江临床医学,2002,4(4):26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