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蒂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345页(964字)
【药物出处】:《本草拾遗》
【概述】本品又名柿钱、柿丁、柿子把、柿萼。为柿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Thunb.的宿存花萼。全国各地均有,主产于山东、河南等地。秋、冬季收集成熟柿子的果蒂(带宿存花萼),去柄,晒干。
【药性】味苦、涩,性平。归胃经。
【功效】降逆下气,凉血消肿。
【应用】
1.用于呃逆不止,多配代赭石、刀豆等同用;如呃逆属胃寒者,常配半夏、生姜等同用;属胃热者,配黄连、竹茹等同用;属胃寒脾弱者,配人参、丁香同用;因食滞痰阻而致呃逆者,配苍术、厚朴、陈皮、半夏等同用。
2.用于血淋,中耳炎。前者可将柿蒂烧存性研为末,米汤调服;后者配明矾、冰片等研末吹入耳内,或配制成滴耳油滴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制成滴耳油。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柿蒂含齐墩果酸、白桦脂酸、熊果酸和19α-羟基熊果酸、硬脂酸、棕榈酸、琥珀酸、丁香酸、香草酸、没食子酸、β谷甾醇、金丝桃苷等。
2.药理作用 柿蒂提取物小鼠腹腔注射可使小鼠自发活动明显减少,增强催眠作用,延长睡眠时间;有一定的抗生育作用;提取物能对抗乌头碱、氯化钡所致的大鼠心律失常。
3.临床报道 ① 新生儿肺炎:取柿蒂10g,微火焙干,研成细粉,外敷脐部,用无菌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治疗35例,全部治愈。[山西中医,1997,13(5):50]② 中枢性呃逆:取柿蒂4个,用适量水煮沸5~10分钟,放置温凉后频服。共治35例,呃逆3小时后消失21例,5小时后消失9例,12小时后消失4例,无效1例,治愈率97.1% 。[护理研究,2003,17(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