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584页(2780字)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概述】本品又名粉草、甜草、美草、蜜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根及根茎。主产于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药性】味甘,性平。归脾、胃、肺、心经。
【功效】益气补中,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应用】
1.用于脾胃气虚,不能运化,纳谷不香,大便稀溏,倦怠乏力,可以蜜炙甘草配党参、白术、茯苓等同用,方如四君子汤;若脾虚日久,中气下陷,腹泻不止,或胃下垂,肛门脱出,则须与炙黄芪、升麻、柴胡等同用,方如补中益气汤。
2.用于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心慌、心悸),可重用炙甘草,并配人参、生地、桂枝、阿胶同用,方如炙甘草汤;若属心气(血)不足,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可配人参、龙眼肉、酸枣仁、石菖蒲等同用;若妇女心虚肝郁而发脏躁,则配生姜、大枣同用,方如甘麦大枣汤。
3.用于咳嗽气喘,无论外感内伤、有痰无痰、寒热虚实,均可随证配伍应用。
4.用于热毒疮疡,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热淋涩痛,药食中毒。治热毒疮疡,用生甘草煎汤浸洗或熬膏内服,如配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可增加疗效;治咽喉肿痛,单用生甘草泡水服,或配桔梗、板蓝根、牛蒡子等同用;若心火上炎,口舌生疮,小便淋沥涩痛,常与生地、木通、竹叶配伍;解药物、食物中毒,甘草是中药中首选的解毒药,可取大量生品单味或配黑大豆、绿豆浓煎饮服。
5.用于脘腹、四肢挛急疼痛。治脾虚肝旺的脘腹挛急疼痛或阴血不足之四肢挛急疼痛,常与白芍药同用,方如芍药甘草汤。现临床常用该方基础,随证配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肝炎、血管或肌肉痉挛等原因引起的胃痛、腹痛、胁痛、头痛、小腿痛等。
6.调和药性。甘草在许多方剂中出现,除其本身的主治功用外,还因为它具有调和药性的作用,能降低方剂中一些药物的毒烈之性以及对胃肠的刺激反应,并能借其甘甜之味,矫正药物异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9g;或入丸、散。生甘草性微寒,长于清热解毒,宜用于疮痈肿毒、咳喘、药食中毒;蜜炙甘草性微温,长于补中益气和润肺止咳,宜用于心脾气虚、咳喘。
【使用注意】反甘遂、芫花、大戟、海藻。湿邪内盛而致胸腹胀满、呕吐、水肿者忌服;不宜大剂量久服,以免引起浮肿。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甘草主含甘草酸(三萜皂苷),甘草酸水解后可产生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还含黄酮类化合物甘草苷、甘草苷元、异甘草苷、异甘草苷元,以及甘草利酮、芒柄黄花素、甘草素、异甘草素、树脂等。
2.药理作用 甘草具有非特异性的免疫增强和类似盐皮质激素去氧皮质酮作用;有抗溃疡作用,能抑制胃酸分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并能镇痛;具有祛痰、镇咳、平喘作用;还有抗心律失常、保肝、降血脂、抗菌、抗病毒、抗过敏等作用。
3.临床报道 ① 室性早搏:用生甘草、炙甘草、泽泻各30g,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分服。共治疗23例,均获良效。[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2):24]② 慢性咽炎:取生甘草10g,开水泡服,轻症服药1~2个月,重症服药3~5个月。共治疗38例,结果治愈34例,好转4例。[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3,(1):20]③ 乙型肝炎:每日用强力宁注射液80~100ml(含甘草甜素160~200mg),加入5% 葡萄糖500ml中静滴,第1个月每日1次,第2个月隔日1次,第4~5个月每周2次,第6个月每周1次。共治疗乙型慢性活动肝炎27例,结果降ALT有效率为67% ,降SB蛋白有效率为98% ,升清蛋白有效率为67% ,降球蛋白有效率为50% ,HbeAg阴转率为 61% ~73% 。[中华传染病杂志,1988,(2):78]④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口服甘草煎剂,每日用量12~20g,早晚分服。共治疗22例,结果显效8例,良效8例,进步2例,无效4例。[浙江中医杂志,1988,(2):78]⑤ 低血压:用甘草20g,肉桂15g,水煎2次服,每日1剂,15剂为1个疗程。治疗41例,服药5剂后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一般上升2.66/1.33kPa(20/10mmHg),服药10剂后血压均上升到16~12.33/10.66~8kPa(120~100/80~60mmHg)之间。[中国乡村医生,1991,(11):27]⑥ 手部脱屑发痒症:用生甘草、白蒺藜各100g,浸于75% 乙醇300ml内7天,过滤外用,每日2~3次。共治疗40例,治愈39例,半年后随访30例,仅1例复发。[湖南中医杂志,1992,(11):10]⑦ 荨麻疹:取生甘草30g,开水500ml冲泡,热服、凉服均可,每日代水饮,30天为1个疗程。治疗36例,34例治愈,1例好转,1例未愈。[河南中医,2003,23(9):56]⑧ 静脉炎:取红花、干草各半,研细粉,加50% ~70% 酒精适量,调匀外敷患处,纱布包扎,每日更换1次。治疗68例,痊愈53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89% 。[中医外治杂志,2001,10(6):32]⑨ 蕈中毒幻视:用绿豆100~300g,生甘草10~20g,加水1000ml,浸泡30分钟后,煎煮30分钟,取汁600ml,代茶频饮,每次100ml,每日1~2剂。治疗88例,显效68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73% 。[新中医,1999,3(3):37]
附药:炙甘草 Zhigancao 本品为甘草的蜜炙炮制加工品。本品药性、功效同“甘草”,功效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用法用量同“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