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耳解剖学手册

解剖描述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耳解剖学手册》第107页(9646字)

描述的重点只在于厚约1mm的致密骨壳。骨膜骨除了骨迷路的鼓室面外,均一并与岩骨一题叙述。

骨迷路可划分为:①后迷路:前庭、半规管、前庭导水管;②前迷路:耳蜗、耳蜗导水管。

各部组成均在描述迷路和岩骨直接关系中一并提及。

一、后迷路

(一)前庭

前庭属迷路中央部分,隐居在内听道和鼓室之间。

形状:不规则的卵圆形,高比宽更大些,其各壁隐藏半规管孔、前庭导水管和耳蜗通道、卵圆窗和圆窗(图7-1,7-2)。

图 7-1 位置及形状

图 7-2 耳包囊结构

有供听神经细纤维贯穿的小孔、聚集的筛斑。

为进行比较,把它描写成一直角的平行吸管,角度很大,垂直于岩轴。

体积:长6~7mm,高5~6mm,宽2~3mm。

可看出其6个面。

1 .外壁(图7-3)

图 7-3 骨前庭:外壁

首先是手术壁:

(1)内壁具有3个孔并轻度凸出。

卵圆窗,位于前下方,接近鼓室底。呈窑嘴形的凹陷上缘,在下缘呈直角线或凸形。长3mm,高1 .5mm。开口向外,到鼓室后上部;向内,到前庭阶。由镫骨底板堵塞,借环状韧带使底板与卵圆窗连接。

外半规管之2孔:

前壶腹孔,呈椭圆形,具大水平轴:向上,接于上半规管壶腹孔,借一骨嵴即壶腹嵴与之分开。向下,距卵圆窗1mm。

后管,无壶腹,环形:向上,连接垂直半规管总管孔;向下,距后半规管壶腹孔2mm。

(2)与中耳相关的位置,可分为两部分。

①前部或鼓室部,在鼓室内壁。

面神经管第2部分在此面上好像是位于外半规管壶腹和卵圆窗间的一条管道,并由此遮盖该窗上端。

②后部或乳突鼓室部,为距中耳以远的部分。

2.内壁(图7-4)

图 7-4 骨前庭:内、后、下壁

(1)有4个隐窝和一个嵴。

椭圆隐窝或前庭窝,在上前方,有一筛斑穿过许多椭圆囊神经细纤维。

球状窝,前下有一筛斑为球囊神经细纤维穿入。

前庭嵴隔开二隐窝,向后界于半圆形隐窝。此嵴向前增大并增厚,形成前庭锥体。

耳蜗隐窝,在后下方,占据于前庭底板上并接受耳蜗管的前庭端。

沟状沟,位于后上方,垂直,向上通往前庭导水管的前庭孔。

(2)岩骨后颅内面的关系位置。

前半部只为一薄板所分隔,该板又是内听道底后半部的隔板。后者为镰状嵴呈水平地阻挡,与前庭嵴同高度。

内听道和前庭的椭圆囊隐窝与球状囊隐窝相对应。

后半部与小脑皮壳有一距离。

3 .下壁或底(图7-5)

图 7-5 骨前庭:内和后壁

此壁藏于其各端,向后界于后半规管壶腹孔;向前界于耳蜗前庭阶的开口。在两口之间,是螺旋板的始端,且不抵达前庭外壁。

鼓室前庭缝有一开口,在下方,朝向前庭下腔。

前庭下腔乃耳蜗非盘旋部的鼓阶延长段,通向圆窗。

圆窗或蜗窗位于鼓岬后方,偏向外方,其直径为2~3mm;在活体上为鼓室的第2鼓膜所封闭,此乃一弹性平坦膜;外为鼓室黏膜被盖,内为内皮型上皮被盖。

4.上壁或顶

狭窄,在其两端均有孔。在前方:壶腹孔,椭圆形,上半规管孔;在后方:垂直半规管的总管循环孔。

与岩骨骨壳有一定距离。由整个上半规管高度将其隔开。

5 .前壁(图7-6)

图 7-6 骨前庭:前、后壁

很窄,与耳蜗第一转的最后1/4部分和耳蜗前庭间峡道相邻。

附有面神经管第一部分、第一膝和第二部分起始。

6.后壁

由总管口垂直地向后半规管壶腹孔伸展而成。

此壁有一小凸起见于螺旋板处,称第二螺旋板(Mourie-Kuhn)。该凸起延伸到外壁上面,在卵圆窗下方并止于耳蜗入口处。

(二)半规管

形成3个弯管,呈不完全的耳环形,直径7~8mm;借助其两端开口于前庭。

长短:最短者为外半规管,15mm;最长者为后半规管,20mm。

直径:半规管切面呈卵圆形,在壶腹部有一直径0.5~1 .5mm的变异。

1.方向

方向有很重要的生理意义。其模式见图7-7。

图 7-7 三半规管空间方向

(1)外半规管面,根据习惯参考面的关系,最典型的是“Francfort面”(1882年),通过:外耳道上极和眶下缘,斜向下后方,与此面呈- 30°角。

按Girard(1901年)和Fenart(1)描记,把迷路做为参考的解剖标志和确定头水平方位面,因为这里通过外半规管,很有实际意义。

(2)上半规管面,垂直管,由内向外和由前向后定向;与矢状切面呈45°角,开口向后,几乎与岩轴相平行(图7-8)。

图 7-8 垂直半规管方向

一侧上半规管与另侧后半规管处于同一平面。三条半规管大约是相互垂直的。

应有位量更正:个体变异很大。上半规管面近矢状面并有时斜向上外方。

(3)后半规管接近额面。

2.描述(图7-9)

图 7-9 三半规管描述范围

(1)上半规管被描写为插入前庭顶的小弓管。

开孔的位置:壶腹部分在前庭底的前部。无壶腹部在总管里。

骨性环极近岩骨的大脑皮质,借非常薄的骨板与之隔开。与弓状隆起不相符,因其仅为单纯的骨性凸起,借一大脑沟可确定。

(2)后半规管形成一几乎完整的骨环,深藏于岩骨里。

各孔的位置:壶腹位于前庭的下、后及外壁,毗邻鼓室的后上角,在鼓室窦处,距圆窗2mm。无壶腹:在总脚里。

见Fenart“哺乳类耳听骨链的前庭商榷”,学位论文,Lille,1982年。

骨性环管粗糙地平行于岩骨小脑面,增大到稍远处。有时产生一突起(Girard),可使二者保持10mm或多些的距离。

(3)总管是由上、后二半规管结合在一起组成,高2~3mm,开口于前庭基底的后部。

(4)外半规管描绘成前庭外壁的一不平骨环。

管口位置:

壶腹:位于卵圆窗下,前庭外侧壁的上前角处。

无壶腹:在同壁的后上角处,在壶腹孔的下、后和内方,上方在总管孔;下内方在后半规管壶腹孔之间。

骨性环管组成很清楚的手术标志,是因为它:①在乳突鼓窦的上、后方。②在下、前方:于鼓室内壁与面神经管关系密切,借此混入其下方形成椭圆窗的过梁。在外半规管和面神经管间的标志线常不十分清楚。③在外方:上鼓室的后部分。其下缘可见砧骨短脚。④在后方:它消失在鼓窦内壁的骨质中。

(三)前庭水管(图7-10)

图 7-10 耳蜗及前庭水管:三半规管与岩部关系

这是一条微细管道,把前庭连接到颅内;包括:①内淋巴管;②一条伴行静脉。长度有6~12mm(Girard)的变异,与岩骨气化作用相关。

起始:在前庭内沟状裂的上端,在总管孔前缘的下方(Girard)。

走行:先下降,然后升入总管内壁,在此呈半高走开。继而行向下、后、外方到横窦。

终止:穿过岩骨皮壳,以一小孔开口于岩骨的后上面:以向下、前方的斜口形状;位于指甲状窝或内淋巴隐窝的上内面。此窝位置多变,最常位于岩骨的小脑面中部,在横窦和内听道中间(约居内听道后方的10mm处)。附于内淋巴囊处。

二、前迷路

(一)耳蜗耳蜗是以其蜗壳形而得名。

1 .组成(图7-11,7-12)

图7-11 耳蜗之组成

图7-12 基底膜螺旋板(仿BAST和ANSON)

为了详细描述,一般是考虑把骨耳蜗解离后迷路并假设其垂直居于基底上的耳蜗其三个成分:

①一个中枢核心:蜗轴。呈无盖的圆锥状,高3mm;部分是空虚的,特别矮。

②一个骨管:螺旋板或耳蜗螺旋管,长30mm。绕基底自下而上旋转,每个螺旋均有一弧射,且其直径逐渐减少(基底部为2mm,顶部为1mm)。特别是螺旋板自行套成平均2圈,头两圈绕蜗轴,第3圈不全,止于蜗顶;基底部螺旋直径为9~10mm。

③骨片或骨螺旋板使之周旋到整个全程。一个骨管的粘连绕在蜗轴上。另一绕行是游离的,止于蜗管的中间部并供基底膜插入,后者使之完全分开。因此,在同一螺旋板中包括两个空间:上边的,或前庭阶;下边的,或鼓阶。

事实上,耳蜗仅仅是一条骨性封闭管道。

其外周部,凹陷,是由一致密骨薄片形成;中枢核心部,由有孔骨组成。

同样,只有一致密均匀骨片组成的隔板,在一个螺旋顶和相继的螺旋底板之间,此即为螺旋板。

骨管的两端提供特殊部分(图7-13):

①蜗顶由第3螺旋形成,将蜗顶与此螺旋的全高隔开。蜗顶由螺旋隔的终末部分维持着。螺旋板的终末部分离开全部骨性附着而变成完全的游离缘并有一小钩在螺旋的1/4上。此小钩位于蜗顶,叫做顶突。基底膜终止于由顶突的小尖嘴到蜗顶去的凸缘上。蜗顶是一小孔,如大头针孔,借顶突游离缘和基底膜游离缘以及螺顶附属组织部分而确定。两个耳蜗阶相互间穿过蜗顶小孔联通。

图7-13 假设耳蜗垂直图

②耳蜗非盘旋部分延伸到盘旋管下端。此处有前庭底和前庭下腔。

耳蜗神经之支行程藏于蜗轴中:

①蜗轴掘成的基底是一处随同双重螺旋线形成的无数小孔(蜗轴小孔)穿梭部分,与骨螺旋线相平行。总合在一起形成螺旋筛。腔的中央孔较大(Scyphus de vieussens),肉眼可看出。

②在这些小孔中形成微管的延续部并开口于蜗轴中的管道,占螺旋板基底全长:此即螺旋神经节(Corti器)所在的蜗轴螺旋管。

自小管出发穿入螺旋板并在蜗管里的板游离缘,全长均有神经小孔开口。

2.方位

实际上蜗圆锥倒向一侧。看上去蜗顶向前并稍向下外方。蜗轴垂直于岩轴。螺旋板盘旋由基底部开始,呈反时针方向向右,顺时针向左。

骨管中可能有一扭曲在盘旋和非盘旋部分间的轴上出现。螺旋板在前庭部呈水平,到基底时展直并变垂直。

3 .位置

耳蜗的非盘旋部伸向前方和前庭下端内,在内听道下方。蜗圆锥位于下方的颈动脉管背部、前鼓室和前方的锤骨肌管、面神经第1膝和上外方膝状神经节窝之间。耳蜗基底显示向后和向内,包括内听道的前下部。鼓室内壁之鼓岬不在蜗顶的对应位置上,其在咽鼓管处更向内方。

在一层厚1mm的致密骨下,鼓岬覆盖耳蜗的前庭下部、匙突下面的第2螺旋的外侧面。

(二)蜗水管

这是一条比前庭水管更细的骨管,长10~12mm。

起端:在耳蜗非盘旋部的鼓阶处,圆窗的稍前方。

行程:行向后、内、下方,在岩骨骨质中,与内听道相平行。

终点:在小脑窝,岩骨的下缘,内听道下5mm处,通向一在锥体小隐窝部放大的小孔。

此管使耳蜗外淋巴间隙同小脑窝蛛网膜下间隙发生关系。但此管在所有个体上均非透过性者。非透过性管数随年龄递增(Wlodyka)。

三、总体关系(图7-14)

图7-14 共同关系

骨迷路位于中耳和内听道之间,完全在骨体内。

(一)中耳和内听道

此二部与迷路关系很密切。

鼓室内壁距内听道底间的距离约8mm。

内听道底之小脑窝延续部有变异,含有脑膜鞘而在桥-小脑角池处形成一憩室。由前方的蜗轴基底和后方的前庭深壁组成。

中耳内壁可看成是迷路壳的一大组成部分,壳的外凸显而易见:①鼓岬在鼓室内;②外半规管在鼓上隐窝中。

鼓室内壁的其余成分与岩骨填充的骨组织和骨膜的来源直接相关。前迷路周气房系统由此出发:

到前迷路上或上前迷路:鼓室上隐窝内壁。①Ramadier命名。②Girad命名。

到前耳蜗或颈内动脉-耳蜗间:鼓室前部近鼓口处。

到迷路下或鼓岬下方,面神经前。

在后方,迷路位于乳突腔的深处,此即气房系统的出发点,形成后迷路周气房系统:

①横贯迷路的:鼓窦内壁,在外半规管的上方。

②后迷路上或上后迷路的:乳突腔的后上角,在横窦第1膝的上方和内方。由嵴发出的气房常与本组深陷。

③后迷路下或下后迷路:位于鼓窦下区,面神经管后。

(二)岩锥

岩锥包绕迷路,其壳面是致密骨。

在迷路和壳之间的间隙充满着海绵骨质和含气骨性气房,组成纯粹的迷路周气房系统。

大量这种填满的骨组织常随个体变异并影响岩骨的形态和大小。模式图可区分为3型:

①窄岩锥型,这里的皮壳紧贴迷路囊,后者位于一致密骨中。

②气化很好的岩锥型,这里的骨壳由于全部气房而显隆起状。

③中间型,这里的填充组织是海绵状的。

面对的关系将是岩壳和迷路周气房系统。

1 .岩骨壳

(1)岩骨前壁上或大脑皮质壁:几近水平,略斜向下、前、外方。

停止于迷路的两个支点上:①在后方为上半规管;②在前方为耳蜗前上面、岩大神经孔处。

上迷路前间隙界于大脑皮质和迷路之间。

在耳蜗前方,于下方的颈动脉管和上方的岩大神经管口间为耳蜗前间隙。

(2)岩骨后上壁或小脑皮质壁:几近垂直,稍斜向下、后方。通过内听道底孔、前庭导水管、耳蜗导水管组成迷路腔。

在骨迷路除外下列两个区域的差别:内听道底,考虑为岩骨此面的一腔道;后半规管,有些表浅,其凹部含有内淋巴小隐窝的气室,与骨迷路有距离。

在后半规管和岩骨此面之间为迷路间隙,由前庭导水管分成两层。

(3)颈动脉-颈内静脉壁或下壁:除了上述两区域外,骨迷路还有:

颈动脉管,在耳蜗下升入,占满岩骨体,在其拐转前浅的分叉,特别是该管插在咽鼓管骨段和耳蜗之间。

颈静脉窝,隐居颈静脉球和颈静脉球体,在其上部由于后迷路关系有些狭窄,或留有距离,或紧挨后半规管壶腹和前庭下面。

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在下皮壳处相毗邻,仅借一嵴,此为咽鼓管开口处,隔开两管。

再高处,两管分开,颈内动脉向前,而颈内静脉向后走行。

颈内动脉管、颈内静脉窝以及耳蜗下部也有迷路下间隙。

2.迷路周气房系统(图7-15)

图7-15 岩内关系:迷路周气房群

常仅仅为致密骨组成的锥体壳和迷路壳;骨性罩有面神经、颈内动脉、颈静脉球等。

填充的骨质可能密实而成为感染的屏障。海绵状或气房性骨质可使中耳骨炎蔓延到岩部。这里可认出6组主要气房群形成的三大分布途径:

(1)后下途径:沿迷路下群分布,依颈静脉球高度有其重要性。此群经岩尖通到内听道下方。

(2)前下途径:沿耳蜗前群分布至内听道前方,,其全长都与颈动脉管相关。

(3)后途径:仍有4群,即①上迷路前群,位于同名间隙中;②横穿迷路群,越过上半规管环弓;③嵴群,在总管(半规管)上方,易变;④上迷路后群,在前庭导水管上方。

所有这些气房群在迷路内相互连通以贯穿岩尖到内听道上方。

迷路周气房群的分类可按:①随同气房群与内听道的关系,在其上、前下;②随同其耳部起始点,前或后而进行之。

上一篇:胚胎学 下一篇:耳解剖学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