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毒或毒性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简明家庭中医药便览》第3页(1304字)
毒,按照通常的理解,专指能够危害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性质。
我国北方民间,毒与毒性通用,作形容词用,一物有没有毒性,即称是否有毒。而作为名词、动词,则常与药通用。作为名词,毒与毒药、药相通,这里的药并不意味着有任何治疗作用的物质,而是有害生命的物质。药与毒意义相通,可能还是古义。文史书籍中所说:“仰药而死”,其实就是服毒自杀,“牵机药”就是指服后身体抽搐痉挛如织布机动作的毒物,药在这里也没有任何治疗的意思。北方方言所说:“耗子药”是指毒杀老鼠的物质;“药耗子”,药是动词,即毒杀老鼠。“蟑螂药”,“蝇子药”也都是这类意思。古代文献中其实也有同类说法,例如“青虫药”就是指防治菜上青虫的毒药,或毒杀菜虫的物质。
可见,无论从古义还是现代方言,毒和药的意义有时是相通的。
这一点,恰好与中医的认识一致。中医认为:药有一偏,药性即偏性,偏性用于治疗就是药性,不用于治疗,即毒性。因此,“无药不毒”,“无毒不药”。所有的药都具有一定的毒性。所有的药,用之得当,都可以治疗,用之不当,都会危害正常生理,甚至危及生命。这一点,对于每一个用药的人都是重要的。说:“中药无毒”,其实,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中医药理论。
有人举过一个近于偏颇,而实含至理的例子,其实就连米、面之类的食物,食非其时,食用过量,也可以伤食、败胃,有害机体,所以,食物也不能说绝对无毒。
因此,药物是否有毒,一般来讲,都是相对的。剂量是关键,用法是关键。
能引起中毒的药物剂量称为中毒剂量。习惯上,一种药中毒剂量越小,就认为毒性越大,反之,中毒剂量越大,则认为毒性越小。大、小都是相对比较而言。医药学中,一种药的剂量由小而大,先是会发生某些疗效,可以发生某些疗效的最小剂量,称为最低有效量,或简称有效剂量。随着剂量的增加,疗效也会增加,但疗效的增加有一定限度,达到一定疗效后,就不会再增加。最大疗效的剂量,称为最大有效剂量。当药物的剂量逐渐加大时,药物的毒性逐渐显现,而且,随剂量加大而毒性增多、增强。可以引起某些中毒反应的最小剂量称为最低(小)中毒剂量,或简称为中毒剂量;能引起死亡的剂量,称作致死量。一般来讲,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的差距越大越安全,越不容易引起中毒。习惯上,这个差距越大,认为毒性越小;差距越小,认为毒性越大,或毒性越剧烈。但毒性剧烈,也指某些毒物引起的中毒反应强烈,痛苦大,或极易致死。
“无药不毒,无毒非药”提示:不可以无病服药。无论中药、西药都是这样。但是,药毒并不可怕,药毒并不是不可想象、不可掌握。遵循前人用药的经验、用药的理论用药,就不会中毒。能达到预期的疗效而尽可能不出现中毒反应或尽可能减少中毒反应,这是一切医药学追求的目标。